政府工作报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勐海年鉴1991-1995》 图书
唯一号: 260620020230000006
颗粒名称: 政府工作报告
分类号: D630.1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八五”期间,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县人民政府紧密团结、依靠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始终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八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46000万元,比1990年增长21987万元,年平均递增9.56%。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九五”和二十一世纪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政府工作 工作报告

内容

1996年1月18日在勐海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摘要)
  代理县长岩比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八五”的回顾
  “八五”期间,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县人民政府紧密团结、依靠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始终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八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达46000万元,比1990年增长21987万元,年平均递增9.56%。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为“九五”和二十一世纪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对外开放打开新的局面“八五”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全面发展的动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结合勣海实际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和促进了各项改革的顺利开展。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得到巩固和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经营体制和服务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逐步健全,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三结合一体化”的农村经济体制迈出了新步伐。“四荒”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在勐宋和打洛等地逐步推开。企业以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各项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流通企业逐步放开,机制更活,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内部的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日益深入,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管理不断加强,技术素质、产品质量、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自主权得到落实。对小型企业“改、转、租、包、卖、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已迈出步伐,矿产品、林产品加工工业,能源工业有了新的突破,个体、私营企业有了迅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金融、房地产、用工、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财税、金融计划、投资体制改革运行正常,宏观调控明显增强。在完成机构改革的基础上,顺利推行了公务员制度。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推开,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在进行。科技、教育体制、工资、城镇住房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进展。
  随着我县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知名度的提高,我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注目,对外贸易日益繁荣,旅游人数逐渐增多。基本形成了以内地为依托,以打洛口岸为中心,以巴达、布朗山通道为两翼的对外开放格局和以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和跨国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环境。1995年全县已有20个企业参与对外贸易,边境经济贸易总额实现27605.44万元,小额贸易实现18283.86万元,比1990年的804万元增长23倍,边民互市实现8614.58万元,帮助缅甸第四特区以茶代罂及种粮、种蔗等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曾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劳动合作从无到有,边境经济技术合作项目6项投资额为707万元。1994年还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打洛“边交会”,1995年到勣海县旅游观光者达60万人次,其中出境旅游的达32万人次,创收入8000万元。使我县从开放的末端变成前沿,充分发挥了我县的区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二、农业基础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八五”期间,县政府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努力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稳定、发展的能力。按照“民办公助、受益出资”的原则,五年中,全县共投入支农资金1887.2万元,建成各类水利设施87件,水利化程度由31%提高到41.7%,新增灌溉面积7万多亩,完成中低改9.35万亩,造林1.45万亩,为农业生产增产提供了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初见成效,粮食、甘蔗、茶叶等支柱产业和畜牧、桑蚕、乡镇企业等得到了巩固和发展。1995年,地方粮食总产达到12041.39万千克,创历史最高记录,比1990年增长3.1%。茶叶生产虽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但仍趋平衡发展。茶叶面积已达17.75万亩,地方茶叶总产量达5083.8吨,茶叶收购量达3160.2吨,生产精制茶4320吨。基本茶园管理和改造得到加强,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逐步形成。甘蔗种植面积、产量逐年扩大和提高,1995年甘蔗种植面积达13.8万亩,比1990年增加5.5万亩,预计1995/1996年度榨季甘蔗总产量达54万吨,比1990年增加近25万吨。特别是蔗农选用高产高糖良种意识增强,良种推广面积增加,实用技术逐步普及,茶叶、甘蔗产业“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三结合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得到巩固和发展。绿色产业有了新的突破,成功地开发了桑蚕产业,1995年总面积达4680亩,鲜茧达13.44吨,群众售茧收入达10多万元。橡胶、柑桔、板栗、核桃、咖啡、香荚兰等经济作物的开发已有新的进展。肉、禽、蛋、水产品、水果、蔬菜的产量也有较大增长,不仅能满足我县市场需求,还能调供外地市场。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新项目的建设,现有企业的管理和改造、联产与私营企业都取得明显成效,一批林产品、矿产品加工和种植加工企业及乡办电站相继建成投产,并取得较好效益,乡镇企业呈现出全面增长和健康发展的态势,营业收入达1.5亿元(现价),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1990年的2107万元增长7.3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3元,比1990年增加361元,增幅为61%。
  三、重点建设成绩显著,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明显改观
  “八五”期间,我县在资金紧张、建设项目多、配套任务重的情况下,切实釆取措施,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另一方面努力增收节支,按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加强领导,严格管理,集中有限的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从而有力地改善了我县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在交通上投资5000万元,解决了打洛油路和过境路、县乡公路及城区道路建设。投入7000多万元新建纳达勐水库和配套电站。通讯建设继1994年县城开通程控电话后,至今已有7个乡镇实现了电话国内国际直拨。投资5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打洛口岸的“四通一平”,使口岸形成了一定规模,极大地改善了我县的投资环境,通道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县城新区建设,景管路、气象路和市政公用设施的改善,使城区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投资1358.9万元完成了勣海茶厂技改。景真糖厂二期扩建工程已经结束,完成投资4800万元,生产能力由日榨1650吨提高到3000吨,跃居我省蔗糖业一流企业之列。纳达勐电站累计完成投资3281.7万元,占总投资4660万元的70%,工程正在抓紧扫尾,今年四月份将正式发电。同时,这三个“减补创亿”的项目完成,将使我县财政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第一期滇西南农业综合开发的完成和第二期及巴达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的顺利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我县农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交通不便、通信不畅、电力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已有明显改变,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四、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城乡市场的繁荣
  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载体。为此,县政府一直把市场体系建设列为一项重要工作,重点抓了发展商品市场,积极培育生产要素市场,流通渠道进一步拓宽和疏通,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群众参与市场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商品流通意识明显增强。在完善农贸市场的同时,又引导农民在县城建成了城乡物资交易中心,总建设面积4100平方米,摊位1500多个。我们不仅狠抓了以县城为中心的商品市场,还注重抓了城乡集贸市场、边贸市场、边民互市市场。并不失时机地加强要素市场建设,开展了土地自发交易市场、石油市场的清理整顿工作。通过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和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和市场繁荣。在抓紧市场建设的同时,强化市场管理,理顺流通秩序,千方百计保证城乡人民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积极做好农副产品购销工作。“八五”期末的199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7223.1万元,比1990年增长34%。
  五、财政、金融情况明显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八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积极培植地方财源,加强和改善财税管理,努力挖掘增收潜力。坚持在规模经营和提高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尽一切力量提高农林产品的商品率和增值率.稳妥地推进企业各项改革和技术改造,在巩固和发展了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了边贸、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大大增强农村综合经济实力,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认真贯彻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严格控制财政支出。认真执行《预算法》,加强预算约束,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认真贯彻税收政策,实行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的同时,严厉打击偷税、逃税、欠税等各种税收中的违法犯罪活动,确保了全县的税收任务和财政收入预算的圆满完成。1995年末,全县财政收入达646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163万元,比1990年增收2384万元,增长134%。地方财政支岀为8864万元,比1990年增长121.8%„金融事业在改革中快速发展,1995年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21956万元,比1990年增长282%,镇职工人均月生活费收入349元,比1990年增长181.5%„农民家庭经营人均月现金收入达76.71元,比1990年增长74.58%。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确保了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六、科教兴县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八五”期间,县、乡两级政府进一步提高对科教兴县的认识,始终把科教兴县摆在发展战略的首位,牢固树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改革科技体制,优化科研结构,充实科技队伍,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努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科技培训和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通过开展县、乡(镇)科技“创先”活动,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充分体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促进了我县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1995年,我县创科技工作先进县正式通过省、州检査验收。
  科技进步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八五”以来,县人民政府把基础教育放到了突岀地位,狠抓了分级办学和分级管理,改善了办学条件,加快了“普六”、“普九”步伐。发展了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了扫盲教育和勤工俭学,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待遇、合同教师以工代教等得到了明显改变,适龄儿童入学有所增加,初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得到提高。
  文化卫生等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通过“扫黄”促进了文化市场建设,城乡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更加活跃,全县的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中医院正在规划筹建,边远山区缺医少药、看病难的状况逐步好转。广播、电视覆盖面日益扩大,舆论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农村和流动人口为重点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0年的15.51%降到7.1%。地震监测、预报、图书、档案、史志编修、环境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八五”以来,县人民政府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开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为重点的理论学习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釆取多种形式,深入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爱家乡和民族宗教政策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孔繁森、徐洪刚等英雄人物的活动,干部群众热爱本职、敢为人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明显增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普遍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军、警、民文明共建活动,多形式、深层次的文明创建格局基本形成。坚持不懈地开展 “扫黄”、“打非”,各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明显提高。
  县政府坚持贯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严格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各项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人民政协行使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按规定及时向县人大报告政府工作,主动接受人民代表对政府工作的检査和视察,积极办好人民代表的批评、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的提案。五年中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443件,政协提案547件。
  在“一五”普法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二五”普法,建立健全政府法制机构,强化了行政执法监督。坚持严打与严防相结合的方针,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震摄了邪恶,伸张了正义,维护了稳定。
  各级政府和部门积极开展了“勤政、廉洁”为主要内容的自身建设,有效地遏制行政部门经商办企业、无偿占用企业钱物及“三乱”等行业不正之风,査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惩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受到了全县人民群众的拥护。团结奋进,务实求真,清正廉洁的作风逐步树立,从而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
  “八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县各族人民艰苦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其主要经验:一是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我县改革开放步伐;二是抓好农业和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度改善投资环境;三是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注重培养和使用人才;四是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商品流通;五是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旅游业;六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持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县经济总体水平还低于其他县(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脆弱,山坝区发展极不平衡,还有3.29万人没有脱贫;企业亏损面大,人才缺乏,结构调整缓慢;基础设施薄弱;财政困难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力度不够,投资环境有待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科教有待增加投入;全县文盲率仍很髙,人民整体素质差,急需大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社会治安仍然存在不安定因素,需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反腐败斗争任务还很艰巨。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存在,有其客观原因,但从主观上讲,主要是我们认识不髙,经验不足,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加以改进和解决。
  “九五”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我县“九五”计划,是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省六次党代会精神,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研究和认真讨论形成的。“九五”计划侧重对“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领域提出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这一时期,要从根本上解决3.29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山区脱贫,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目标,并向第三步发展战略迈进。要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县委七届五次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突破口,以改革为动力,以效益为核心,以富民兴县为目的,发挥自然优势,打好基础,优化结构,建立支柱,利用内外两个市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保证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根据我县客观实际,“九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222332”,即:打好两个基础(农业和基础设施),发挥两大优势(资源、区位),实现两大战略(科教兴县,扩大开放),强化三个薄弱环节(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增强三大产业发展力度(绿色产业、加工工业、边贸旅游),开拓两个市场(国内、境外),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草案》提出了“九五”期间我县的奋斗目标是:“九五”期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664亿元,年均递增13.5%;农业总产值达3.9亿元,年均递增6.9%;工业总产值达4.3亿元,年均递增20%;地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00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达6600万元,使全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到2010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年均递增14.5%。改革的目标是:2000年前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要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加快发展。特别是要抓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进效益的企业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省六次党代会及县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结合初海县实际,“九五”期间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以下基本方针和原则:
  第一条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条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第三条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第四条坚持教育为本,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第五条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
  第六条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第七条继续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第八条坚持发展县域经济和实施扶贫攻坚相结合的原则。
  第九条坚持保护耕地,保护生态,控制人口的方针。
  第十条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经过“九五”的努力,实现所确定的目标以后,我县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髙,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使3.29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山坝区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基本进入小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进入崭新的阶段。

知识出处

勐海年鉴1991-1995

《勐海年鉴1991-1995》

出版者:思茅地址印刷厂

本年鉴设有特载、大事记、概况、政治、军事、法制、农林水电、乡镇企业、邮政电信、经济管理、社会、驻县单位等类目,记载了1991-1995年勐海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