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拣谷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4378
颗粒名称: 斑鸠拣谷子
分类号: G03
摘要: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村村寨寨,无论赶街、走路、劳动、聚会,还是男女青年寻婚求爱,都会见到芦笙,听到芦笙曲调,看见人们在跳拉祜族的芦笙午。“斑鸠拣谷子”就是在拉祜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七十二套芦笙午中的一套,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和独特的民族色彩。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民族舞蹈

内容

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村村寨寨,无论赶街、走路、劳动、聚会,还是男女青年寻婚求爱,都会见到芦笙,听到芦笙曲调,看见人们在跳拉祜族的芦笙午。
  “斑鸠拣谷子”就是在拉祜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七十二套芦笙午中的一套,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和独特的民族色彩。
  这是一种寓言式的午蹈,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拉祜山寨有句谚语说:“丰收的年成斑鸠多”,午蹈以斑鸠来比喻人,大意是,斑鸠来到了拉祜山,看到了遍山坡金灿灿的谷子,满地籽实饱满的稻穗,何等的高兴,它们欢呼,雀跃,然后梳理羽毛,勤脚快手地拣谷子,开始动作比较舒缓,丰收的景象逗乐了它们,接着便开始嘻戏,表现出劳动的自豪和光荣;拣不完的谷子又使它们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为有这样的丰收年景而沉浸在无穷的快乐之中。
  最近,澜沧县的文艺工作者对这一传统午蹈进行了加工提炼,改编成一个老斑鸠领着两个小斑鸠劳动的场景,赋予它“团结和睦”的主题,使午蹈内容更加凝炼,动作更加洒脱,感情更加逼真,不愧为一朵拉祜族民间艺苑中重放的鲜花。
  “斑鸠拣谷子”为群午、三人午,也可独午。以芦笙午为主,其余为伴午。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