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糠见米、狠抓肥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4153
颗粒名称: 吹糠见米、狠抓肥料
分类号: S14
摘要: 为尽快发展我区农业,在技术上需要采取的适应性措施很多,如增施肥料、培肥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等。究竟怎样抓?先抓什么?后抓什么?突出什么?这是值得研究的。
关键词: 肥料 肥料学

内容

为尽快发展我区农业,在技术上需要采取的适应性措施很多,如增施肥料、培肥土壤、兴修水利、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等。究竟怎样抓?先抓什么?后抓什么?突出什么?这是值得研究的。
  采取任何一项措施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规律,对症下药。长期以来我们对我区农业的看法是穷、瘦二字。穷是指群众的温饱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瘦是指我区的土壤瘦。根据思茅地区农科所文化革命前对景东、镇沅、景谷、普洱、墨江、澜沧等县的土壤肥力指标分析: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占分析土壤样品的13%,含量低的土壤占87%;全氮含量高的土壤占分析土壤样品的17%,含量低的土壤占83%。按全氮含量低的土壤氮素利用率计,每亩可供作物吸收的有效氮肥只有4斤,若栽白水秧只能亩产稻谷200斤左右,若种白籽地只能亩产玉米150斤左右。稻谷若要得到“纲要”水平,仅以氮肥来讲,每亩还需要增施碳铵200至300斤或猪粪尿5000斤。当前很难得到这一施肥水平,普遍的问题是肥料不足。以一九七八年为例,全区平均每亩施用农肥1300斤,化肥12.7斤,还有不少的田、地栽白水秧,种白籽地。所以,必须抓增施肥料。
  据分析,目前每施一吨氮磷钾化肥,可增产十吨粮食。按价值计,每施一份价值的化肥,可得到三份价值的增产效果。这是工业发达国家重视生产、施用化肥的根本原因。我们的农业生产实践也再三证明,施肥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捷径。大寨一九五三年每亩施肥27担,粮食每亩产量256斤,一九六二年每亩施肥70担,粮食产量774斤,十年单产提高518斤。普洱县南屏公社红旗大队粮食生产出现马鞍形的事实,也只以说明肥料在增加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红旗大队一九六五年施用农肥12,000,000斤,粮食产量比一九六四年增加290000斤;一九六九年施用农肥3000000斤,粮食产量比一九六八年减少320000斤,一九七二年施用农肥12800000斤,粮食比一九七一年增加570000斤。此例充分说明肥料是粮食生产升降的温度表。在农业生产中群众用“春看肥堆,秋看粮堆”等生动而形象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所以,增施肥料是当前最经济、最有效,而且是切实可行的适应性措施。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