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认识 在“包”字上下功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4034
颗粒名称: 统一认识 在“包”字上下功夫
分类号: F321.41
摘要: 思茅区广大农村,经过贯彻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文件以后,结合实际,总结农业合作化时期和暂时困难恢复时期的经验,相继建立了“包”字之类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促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发展。
关键词: 农业生产 责任制

内容

我区广大农村,经过贯彻中央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文件以后,结合实际,总结农业合作化时期和暂时困难恢复时期的经验,相继建立了“包”字之类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促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发展。本报5月30日一版刊登的镇沅县娘娘庙生产队小春大增产的调查,7月11日发表在二版上的景谷县半坡生产队三年实行“三包一奖"生产责任制的调查,以及今天见报的景谷县农村见闻,江城县田房大队见闻等,就很能说明这一问题。难怪有的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发自肺腑的话说:“吃饱饭的政策又回来了”。还有的干部、社员干脆利索的说:“包到那里,那里积极性就高涨,那里就增产,那里就过得富裕。” 记者认为在“包”字上下功夫,这已被历史经验和现实生产实际所证实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这个办法,它既符合我们当前生产力的发展,以队为基础;也符合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要求;同时也符合现时农村的管理水平,现在却未被所有干部所认识。当然,在这些同志中,有的“谈虎变色”,听到“包”字就产生“畏惧心理”,有的“被蛇咬着”,见了绳索就害怕,见到包字畏三分;还有的一听到包字就认为“倒退”、“资本主义";其中也有的同志主要是缺乏这方面的经验、知识,不懂得怎样搞。这就很有必要重新学习,重新统一认识。
  什么是包产责任制?记者的认识是:只要坚持以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坚持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队对作业组(最好做到专业化)或社员户实行包工分,包生产成本,包产量(或产值),年终统一核算,或包交提留到户,都应该是包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广大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
  如何搞好包产之类的生产责任制呢?记者认为,首先要加强领导,不能放任自流;其次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第三是做出样子,拿出经验,手把手地交给群众干部。象镇沅县委那样,“说给听,还要做给看”。县委书记亲自动手,总结经验,12名常委,除负责财贸、武装部工作的几个同志外,有8人亲自帮助生产,9个公社党委书记具体帮助21个生产队、100个大队支部书记具体帮助278个生产队建立生产责任制;第四,要继续肃清极左路线的流毒影响。
  怎样在“包”字上下功夫?记者认为必须因地制宜,因地而异,趋利避害,不能一刀切。诸如:田地有肥、瘦,远近,难易之分,地区有山、坝、半山半坡之别,在进行当中包的工分要合理,必要时要经过测试,不要过高过低;所包产量要留有余地,避免畸轻畸重,经过努力能够超过一点。怎样为好,要从各地实际岀发,做到既简便易行,又使群众乐于接受,希望各级干部下番功夫。
  至于包到组还是包到户,更需要从实际出发,这里记者认为,领导较强,具有一定管理水平,原来基础较好的生产队,特别是一些坝区生产队,可以继续加强领导,搞好经营管理,包工可以到人,生产成本和产量(产值)包到组为好;边沿一线居住分散的山区,管理水平较差,各方面基础较差的生产队,即使只包提留,其余归己也是可以的。各地可根据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结合自己的实际建立健全起来。允许搞多种经营管理办法,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哪种生产责任制切实可行就搞哪种生产责任制。总之,那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大锅饭”“二锅饭” “平均主义” “假共产主义”的东西,再也不能搞了。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