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产到户好不好 社员群众最知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4033
颗粒名称: 包产到户好不好 社员群众最知道
分类号: F321.41
摘要: 中央关于对那些“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的地方,政策要放宽,索性实行包产到户之类的办法”的意见下达后,受到边疆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但也有少数机关干部和基层工作的同志对此设想岀种种问题,存在着种种顾虑。
关键词: 包产到户 责任制 农业生产

内容

中央关于对那些“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的地方,政策要放宽,索性实行包产到户之类的办法”的意见下达后,受到边疆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但也有少数机关干部和基层工作的同志对此设想岀种种问题,存在着种种顾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于5月初,来到江城县国庆公社田房大队。
  到田房时,已近黄昏,但田里却到处有人抢栽抢种,只见一条条菁沟拦起了一道道小坝,每一滴水每一股水都被堵到了田里,有的人索性用盆戽水,灌一丘,栽一丘,保证在最好节令栽秧。一片片水田整得田平泥化,田埂糊得光光滑滑,许多田块小秧已经发绿。田边上到处盖起了田房,社员们吃在田里,住在田里,边管田、边看牛、边积肥,到处人欢牛叫,生气勃勃。
  据大队干部介绍,田房大队有13个生产队,五月初已有8个队搞了包产到户。实行这种生产责任制后,社员岀勤高了,过去11、2点才岀工现在7、8点钟就到田里了;过去下午3、4点钟就收工,现在不到天黑不休息;过去蹲在家里撬杆也撬不动的人,现在已到田里成为主要劳力。生产进度更快了,往年有水也不栽秧,现在社员主动堵水栽秧。农活质量更高了,过去3犁3耙还坚持不了,现在都做到4犁4耙,有的做到5犁5耙;荒埂铲光了,田里的石头搬出来了,田埂上的一个个小黄蟮洞都塞严了,水稻的品种搭配也比较好。总的看来,今年象个吃饱饭的年头了。
  在田房大队逗留的日子里,干部社员们用生动的事实,回答了我们的一系列问题一一有人问,实行包产到户之类办法,会不会因争田、争牛、争水而闹得不可开交?田房大队的干部社员认为,经过共产党30年的教育,大多数社员是讲风格、讲团结的。包产到户是在生产队统一领导下搞的,只要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实行统一搭配,认真加强领导,不让放任自流,绝大多数人是不会争这争那的。水利设施的利用,群众都有一些传统的合理办法。即使出现少数人争田、争牛、争水等现象,也不完全是坏事,它比过去那种对田、对牛、对水漠不关心的现象好,比以往争回销粮、争救济款好。从已包产到户的八个队看,除了两个队的个别户出现争强牛和想多分田外,绝大多数户都顾全大局,而且心情愉快。
  有人说,实行包产到户后,社队企业搞不起来了。田房大队的干部社员认为,那些办得好、收入高的企业,如放牛场等,无论采取轮流看管或包产到户,群众都乐于支持;那些暂时收益不大,但有发展前途的,如茶场等,也可以包到队、包到户,零星茶地干脆包到户,仍然可以巩固发展;那些图虚名而无实效的花架子,不如不搞。田房大队包产到户的生产队,虽然目前集体副业没有增加,可是社员收入肯定会有提高,因为社员现在干农活工效高了,剩余劳动力多了,于是种菜、养鸡、猪、鹅、鸭的多了,搞解板、箍甑子、箍桶的人多了,有时间和精力去增加经济收入了。
  有人问,实行包产到户后,农田基本建设怎么办?田房大队的同志说,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挖掘政策潜力和生产方针的潜力,提高粮食产量,尽快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不能再搞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效益不大的工程。实践结果,全大队农田基本建设不是不搞了,而是搞得更好了。柏木山生产队有一块河水冲积的三角地,过去只是乱石窝中长茅草,实行包产到户后,有一户社员把它开成两亩多水田,栽下的小秧长得很好。到5月初,全大队仅田边地角扩大的水田就有5亩多。
  有人认为,实行包产到户后,自然灾害难抗御,科学种田难搞了。田房大队的实践证明,由于土地分散,条件复杂,包产到户后,更可以做到因地制宜,对自然灾害采取预防为主,使每个社员都积极起来与灾害作斗争。事实正是这样,许多社员刚栽下秧,就在筹备买除草剂、化肥和农药了。
  还有人耽心,实行包产到户后,工干家属困难了,学校的学生要流动了。田房大队的情况说明,事实不一定如此。他们认为,任何时候都会有人遇到困难,问题在于是多数人困难还是少数人困难,只要摆脱了吃大锅饭时的大家困难,剩下少数人的困难就好办。在解决工干家属困难方面,田房大队是有办法的,例如组织合心组,太平下队22户人家,包产到户时就有10户结成5个合心组。此外,群众中大量采取换工互助的方法,群众反映说,过去搞平均主义,想叫谁家拨给10分工分办不到;现在讲互助大家心甘情愿,而且做活进度快、质量高。全大队有259户,其中工干家属38户,占总农户14%,没有发生因包产到户而拖干部后腿的情况。至于学生流动的问题,群众说这个问题最突出的还是饿饭的时候;只要温饱问题解决了,群众是很愿意送子女入学的。
  离开田房大队时,我们心里非常踏实,十分欣慰,深深感到中央关于允许一些地方包产到户的指示,完全符合边疆的实际,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心愿。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