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宝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4021
颗粒名称: 绿色宝庫
分类号: S567
摘要: 我们抗癌药物普查队一行,从无量山麓到阿佤山寨,对思普区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药材作了一番考查。早晨的雾,封了路,盖了树。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爬到了山顶,满目是林立的青松。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考查工作

内容

我们抗癌药物普查队一行,从无量山麓到阿佤山寨,对思普区不同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植物药材作了一番考查。
  早晨的雾,封了路,盖了树。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爬到了山顶,满目是林立的青松。它那挺拔的身躯是上好的木材;乳白的松脂是国防、医药、轻化工业的原料;在微风中翩翩起午的三叶松针和松尖,是治疗跌打扭伤的药材;滚园带麟的松球和松花能止咳化痰;血红的松节能治疗妇科白带病;就连松皮也是消肿定痛的外伤良药。呵,松树,你为人类毫无保留地贡献出一切,不禁使我想起了陶铸同志脍炙人口的名著《松树的风格》。
  一山翻过一山拦,踏着猎人的脚印,我们步入原始森林。在密林深处,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大片三对节。这种药材老百姓称为“常山”,能治疗疟疾。解放前,思普区疟疾流行,穷苦百姓用不起贵昂的西药,“三对节”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常山加草果,撵得摆子无处躲........” “白医生,快!”小李惊喜地呼叫起来,原来他挖到了许多虫娄。虫娄是一种草本植物,翠绿的披针叶在每珠茎的顶端轮生七叶,上面又有一束黄褐色的冠绥,人们叫她“七叶一枝花”。我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称虫娄为“疮家圣药”。民间传有“是疮不是疮,先用虫娄解毒汤”的歌谣。盛誉中外的云南百药里,虫娄就是主要成分。
  人说我们这里一屁股坐倒三棵药。这话说的一点不过份。这片虫娄前有棵老贯藤,像是一条棕黑色的蟒蛇紧紧缠在大树上。“砍掉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小周愤愤地说,小汪却在藤下欢呼起来。原来,藤的根部寄生着我们所要寻找的抗癌药材——地芦苞。地芦苞含有多糖成份,能増强免疫力,通过动物试验有较好的抗癌作用。我们正努力探讨着它的奥秘,期望它能对人类作出贡献。
  顺着叮冬作响的泉水我们来到了箐底,一根纤细的藤子上坠着个几斤乃至几十斤重的、形似乌龟的根块,人称“山乌龟”。近年来,科学工作者从中提出一种生物硷,具有解痉止痛作用,人们常用的颅痛定针水和片剂就是从“山乌龟”里提制的。
  箐两旁是郁郁葱葱的“鱼子兰”。“鱼子兰”由于它芬芳的花穗形像鱼子而得名。这是一种接骨的良药,有诗为证:“只怕不识鱼子兰,不怕骨头砸成瓤。”鱼子兰还有抗菌消炎作用,治疗胃溃疡和恶性肿瘤也有较好的疗效。我们沿着箐沟走下去,花红叶绿的草药,目不暇接。看,这是茴心草、石菖莆,那是岩参、盘龙七…… 晚霞的余辉把我们引进了哈尼山寨,久闻这里有座当归山,真想亲眼看看。第二天一早,赤脚医生阿扎带领我们沿着羊肠小道爬上了山顶,阿扎指着重崖迭嶂的石壁说:“崖缝石壁上就有当归。”小汪用老鸦花藤系在腰间说了声:“我下去” 。只见他在山崖间腾跃,像只矫健的山鹰。
  不知过了多久,小汪把一束草药捧到我面前,我把根基折断,断面呈黄色菊花心,发出一股浓烈的当归味。我仔细辨认了一番告诉阿扎:“这不是当归,是另一种药材黑稿本。”“那怎么会有当归味呢?”阿扎问道。我说:“当归和黑稿本都是伞形科植物。所以形态近似,气味近似,但作用各异。当归活血补血,稿本祛风止痛。”阿扎笑道:“唉呀,我们祖祖辈辈都把稿本当当归了。” 夜幕笼罩群山,篝火旁阿扎拿着白天采集的中草药要我再给他讲讲中草药知识。啊,祖国绿色的宝库,你有多少宝贵药材等着我们去采撷,有多少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啊。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