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然优势发展大牲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3964
颗粒名称: 利用自然优势发展大牲畜
分类号: F307.3
摘要: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朗公社唐胜大队哈布巴生产队地处海拔一千四百米地带,气温适宜、草场宽阔,发展大牲畜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历史上这个队的拉祜族农民也有养牛习惯。据调查,解放初期的一九四九年,这个寨七户农民,三十三人,有牛八头,人均零点二四头,粮食总产一万零一百一十四斤,人均三百零六斤;一九五四年,人口增到四十二人,有牛二十八头,人均零点六七头,粮食总产二万零三百九十二斤,人均四百八十六斤;一九五七年,人口增到五十人,有牛五十六头,人均一点一头,粮食总产二万七千四百三十八斤,人均五百三十八斤;一九六一年,人口增到五十三人,有牛三十八头,人均零点二头,粮食总产。
关键词: 畜牧业 牧场

内容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朗公社唐胜大队哈布巴生产队地处海拔一千四百米地带,气温适宜、草场宽阔,发展大牲畜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历史上这个队的拉祜族农民也有养牛习惯。据调查,解放初期的一九四九年,这个寨七户农民,三十三人,有牛八头,人均零点二四头,粮食总产一万零一百一十四斤,人均三百零六斤;一九五四年,人口增到四十二人,有牛二十八头,人均零点六七头,粮食总产二万零三百九十二斤,人均四百八十六斤;一九五七年,人口增到五十人,有牛五十六头,人均一点一头,粮食总产二万七千四百三十八斤,人均五百三十八斤;一九六一年,人口增到五十三人,有牛三十八头,人均零点二头,粮食总产。
  一万八千四百四十四斤,人均三百四十八斤;一九六五年,人口增到六十人,有牛六十八买,人均一点一三头,粮食总产四万九千五百六十斤,人均八百二十六斤;一九七六年,人口增到一百三十四人,有牛四十七头,人均零点三五头,粮食总产六万三千九百八十六斤,人均四百七十九斤。
  以上调查数字可以看出:
  一、政策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大牲畜的发展。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七年之间,政策比较稳定,顺民意、合民心,八年增加大牲畜四十八头,年递增百分之二十七点五,人均增长零点八六头。一九五八年,生产关系突变,“一步登天”,加之平调和瞎指挥,生产力遭到破坏,到一九六一年,年递减百分之九点二,人均减少零点三八头。一九六二年通过贯彻“八字”方针,规定了一系列适合边疆民族地区的政策,生产力又回升、发展,到一九六五年,年递增百分之二点四头,人均增加零点零三头。随之,“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四人帮”捣乱破坏,生产力再次遭到严重破坏,又年递减百分之二点四,人均减少零点七八头。
  二、农、牧业之间促进,但凡大牲畜发展的时期,粮食产量增加,反之则减少。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七年人均粮食净增二百三十二斤;一九六一年比一九五七年,人均粮食净减一百九十斤;一九六五年比一九六一年,人均粮食净增二百八十八斤;一九七六年比一九六五年,人均粮食净减三百四十七斤。
  现在,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得到落实,各族人民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日益高涨,利用自然优势发展大牲畜,促进农业生产的更快发展,应该引起各级领导重视,建议统一规划,加强领导,稳定政策,调动集体、社员积极性,共同努力,我们地区的畜牧业是一定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的。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学孔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