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干部在亲属问题上都要坚持党的立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3944
颗粒名称: 一切干部在亲属问题上都要坚持党的立场
分类号: F618.1
摘要: 周恩来同志致淮安县人委的三封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作为共产党员和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亲属。一九五六年,周恩来同志的婶母病重,江苏省淮安县人委把她送到县人民医院治疗。周恩来同志得知后,复信表示感谢,并寄去二百元作为治疗和料理后事的费用。淮安县人委考虑到超支不多,就没有告知。周恩来同志补寄了安葬费尾欠垫款二十五元,并说明,弟媳陶华的生活费用“均由我这儿接济,请当地政府勿再予照顾。,后来,淮安县人委准备修理周恩来同志的旧居后。周恩来同志得知后,亲笔写信给淮安县人委,坚决制止。各级党委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要敢于坚持原则,同一切徇私舞弊的不良现象作坚决斗争。
关键词: 信函 周恩来

内容

周恩来同志致淮安县人委的三封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范:作为共产党员和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应当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亲属。
  一九五六年,周恩来同志的婶母病重,江苏省淮安县人委把她送到县人民医院治疗。周恩来同志得知后,复信表示感谢,并寄去二百元作为治疗和料理后事的费用。后来周恩来同志的婶母去世,恰巧周恩来同志公出,邓颖超同志写信给淮安县人委,再次表示;“前寄用费,如有不足,请告知,当由我们寄还。”淮安县人委考虑到超支不多,就没有告知。可是周恩来同志不放过此事,一九五七年三月十三日要办公室写信给淮安县人委:“总理婶母去年逝世后的善后费用,请你们将费用单据邮寄我室呈总理。总理说由他工薪扣除汇寄你们。”于是淮安县人委把实际开支情况告诉了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补寄了安葬费尾欠垫款二十五元,并说明,弟媳陶华的生活费用“均由我这儿接济,请当地政府勿再予照顾。,后来,淮安县人委准备修理周恩来同志的旧居后。周恩来同志得知后,亲笔写信给淮安县人委,坚决制止。
  在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上,周恩来同志对自己的要求一向是非常严格的。建国后,周恩来同志对干部多次讲“过五关”问题,即过好思想关、政治关、亲属关、社会关和生活关。他自己是始终以党的立场来对待亲属的。他给淮安县人委的三封信,就是其中的一例。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周恩来同志身为总理,日理万机,昼夜为党和国家的大事操劳,但他们不忽视这些所谓生活琐事,坚持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职务很高,权利很大,对党和人民贡献很多。人民对他非常尊敬。但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把自己放在普通劳动者的地位,作为和群众平等的一员,对下级组织是这样尊重,对群众是这样谦虚,在亲属问题上是这样严格,公私界限是这样分明。周恩来同志不愧是全党的模范。
  如何对待亲属问题,这是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后面临的一个新的考验。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优秀分子,抱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现阶段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除了人民的利益外,决不谋求自己的特殊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6页)。
  这就是党的立场,每个党员干部应有的立场。周恩来同志和我们党的许多领导干部,在亲属问题上公私分明,遵守制度,不谋特权,正是坚持了这种工人阶级的立场。
  但是,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并没有过好“亲属关。”有的人“官”做大了,手中有了权,当亲属向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不合理要求时,他们不但不教育制止,反而放弃原则,破坏制度,用不正当的手段解决亲属的升学、转学、留学、入党、提干、就业、升级、出国、留城、回城等问题。当亲属犯了错误或触犯刑律时,他们想方设法加以隐瞒、袒护,甚至以势压人,使纪律不能执行,国法不能实施。总之,他们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谋取私利的特权,丧失了党的立场。
  他们在“亲属关”上打了败仗。
  这些同志的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一,从内部腐蚀干部队伍,损害了党和国家政权的肌体,削弱了党的战斗力;二,使得广大群众侧目而视,损害了党和群众的关系,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三,也害了亲属,使亲属有所依恃而不求上进,甚至骄横跋扈,腐化堕落,走上毁灭的道路。
  应当说,文化大革命前,在亲属问题上丧失立场的干部不能说没有,但比现在少得多。后来,十年动乱,剥削阶级思想大泛滥,一些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就公然违反政策和制度,把亲属关系放在革命利益之上,搞“裙带风”。特别是林彪讲的“有权就有一切”,把这种行为“理论化”了。于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为非作歹的东西,居然在有些干部中通行无阻,有些人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粉碎“四人帮”三年多以来,这方面虽有了颇大的进步,然而十年熏染,不但使有些新党员新干部对这种事习以为常,即便有些老党员老干部,过去长期对自己较严的,现在在这方面也不大合格了。
  鉴于这种情况,《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明确规定:“要坚决克服一部分领导干部中为自己和家属谋求特殊待遇的恶劣倾向”,“禁止利用职权为家属亲友在升学、转学、晋级、就业、出国等方面谋求特殊照顾。”这对于纠正不正之风,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改善党的领导,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坚决贯彻执行。
  要使一切干部在亲属问题上坚持党的立场,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我们的国家,封建制度虽然早就推翻了,但是封建思想的影响还是很深很广,很多干部在处理亲属问题上,表现得很明显。要肃清剥削阶级、特别是封建阶级的思想影响,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荣辱观。应该看到,在亲属问题上搞特殊化,是一个革命者政治上蜕变的表现。有些领导干部大权在握,轻轻动一下嘴或笔,就把亲属照顾或袒护了。甚至不动笔不动嘴,也会有人主动迎合。殊不知正是这些“小事”,表明了他们的世界观,刻划了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人民群众正是从这些“小事”着眼,来观察和评价我们的干部,来描绘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形象的。当然,我们并不是说革命干部要对亲属冷酷无情,而是说亲属关系必须服从革命利益,对亲属的爱,要爱之得体,符合原则。
  在亲属问题上,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向党的很多克己奉公的领导同志学习。要通过教育和学习,形成一种强大的持久的舆论监督力量,使得那种违反党的立场照顾亲属的现象,不但无人顺从迎合,而且有人挺身而出,敢于批评揭发,阻拦制止。
  要使一切干部在亲属问题上坚持党的立场,还要严肃法纪。要切实贯彻执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凡是违法乱纪的,轻则批评教育,重则绳之以党纪国法,而不管他的官有多大。在这个问题上,要使我们的党规党法和国家法律,在任何地方,在任何人身上,都能显示出权威性。各级党委和纪律检查委员会,要敢于坚持原则,同一切徇私舞弊的不良现象作坚决斗争。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陶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