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民教育工作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3861
颗粒名称: 开展农民教育工作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分类号: D420
摘要: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曲水公社地处边境,与越、老毗邻。解放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现有一所初中,十所完小,二十所初小,在校学生一千多人。
关键词: 农民教育 教育工作 科学文化

内容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曲水公社地处边境,与越、老毗邻。解放前,这里仅办过两所小学,而且只是初小,在校学生不到二十人。解放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现有一所初中,十所完小,二十所初小,在校学生一千多人。三十年来,各级学校为国家、集体培养了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小学毕业生八百七十五人,初中毕业生三百七十六人,考取高中十三人,大学一人。近百名毕业生参加了工作。从实际生活中,这个公社的干部群众体会到了文化的重要性,十分重视和关心教育工作。为了解决更多人识字的问题,大力开办了以扫盲为主的农民夜校,曾经取得一定成绩。
  由于林彪、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这个公社的农民夜校也受到了冲击。结果十年浩劫,中、小学教育质量普遍下降,农村文盲回升。
  粉碎四人帮,人民喜洋洋,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全公社干部和各族社员,奋发图强,一心一意搞四化,千方百计想把农业生产迅速搞上去。现实生活又使大家越来越更深刻的认识到,没有文化,怎样学科学知识,又怎能搞四化。在全国农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鼓午下,这个公社的干部和群众决心从恢复农民夜校,重新抓好扫盲和业余教育,为建设四化扫除文盲这一障碍。全公社五十二个自然村寨都恢复了农民夜校,入学青壮年扫盲的一千二百三十一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已识字一百多个。另外,各大队还为回乡知青办了十四个补习班,帮助他们补习高初中课程,使之真正具备高初中毕业水平,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这个公社在开展农民教育,办好农民夜校中,主要的经验是:
  一、充分发挥全日制学校教师的骨干作用,运用他们与农民朝夕相处,生息相关的有利条件,实行分片包干,定点定位,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的办法,广泛宣传文化与科学,科学与四化的关系和重要性,启发提高农民学习文化,进而掌握科学知识,发展农业生产的自觉性,深入发动群众,根据就地取材,能者为师的原则,选出农民夜校教师,同时办好回乡知青补习班,逐步扩大农民夜校的骨干力量。
  在宣传发动过程中,这个公社的全日制教师,有的走村串寨,不辞辛苦,定点组织,定期检查,做大量的思想发动工作。坝伞小学副教导主任马志高还运用大地生产队保健员由于文化低,对针水性能、用途、剂量认识不清,以至错用针水造成事故的教训,启发农民认识文化的重要性,群众深受教育,在他所负责的村寨,很快就办起了夜校,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以自然村寨为单位,因陋就简,办好农民夜校。凡有公办学校的村寨,就借用学校教室创办,没有学校的村寨,就利用生产队的开会处或腾出一间仓房做教室。发动参加学习的人自制桌凳或者自带。只要群众发动起来,真正有了学习文化的要求,群众就会积极支持,帮助解决。
  为了搞好夜校教学,各大队还举办了夜校教师培训班,组织全日制教师进行辅导和示范教学,帮助搞好识字教学。
  为了稳定夜校教师,调动其积极性,这个公社还根据本公社的经济收入情况,给夜校教师适当补贴,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课时和课程,注意处理好生产、教学和家务的关系。在课时安排上,采取农闲多学,晴天多学的原则,时间一般在晚上八至十时左右,为了照顾成年人的家务劳动,有的夜校还采取男、女分班轮流教学的办法。
  在教材上,统一使用农民识字课本一、二册进行教学,有的还根据实际情况选学汉语拚音,以及生产、生活上用汉语拚音拚成的单词,借以加深学习印象和兴趣。有的夜校还增设了数学、音乐和政治课。一个群众性学文化的热潮正在这个公社村村寨寨逐渐兴起。
  群众性学文化的热潮还促进了全日制学校的巩固提高,过去流动出校学生已回收一百三十六人。有的小学还增办了幼儿班,解决部份学龄前儿童的教学。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应松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