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地县委党校为四化建设培训干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3807
颗粒名称: 办好地县委党校为四化建设培训干部
分类号: D630.3
摘要: 地委五月初召开了党校工作座谈会。会议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传达贯彻了全国全省党校工作座谈会精神,交流了经过十年动乱党校恢复以来的办校经验,研究和制订了轮训干部的规划。
关键词: 干部培训 四化建设

内容

地委五月初召开了党校工作座谈会。会议认真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传达贯彻了全国全省党校工作座谈会精神,交流了经过十年动乱党校恢复以来的办校经验,研究和制订了轮训干部的规划。
  中央《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下达后,我区地、县十所党校相继恢复,在人员少、设备差的困难条件下,培训了各族干部四千八百多名,通过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学习三中全会以来党的重要文件,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澄清了许多理论是非,解放了思想,在宣传、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恢复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发展我区大好形势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次是我区第一次以党校工作为主题的会议。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五中全会精神,从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的要求;从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一支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的要求,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拨乱反正的要求出发,联系我区干部构成和党员思想组织状况,进一步认识了办好党校、干校,重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业务知识武装干部的迫切性、重要性。大家谈到,五十年代开辟边疆工作,六十年代进行三年调整,都是首先抓了干部培训,从而使党的路线顺利贯彻,打开了局面,开展了工作。现在我们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任务,由于林彪、四人帮十年浩劫,我们的干部队伍无论在领导思想、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和身体年龄方面,都不能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我们的党员中,百分之五十三是文化革命中入党的,缺乏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和严格的组织生活锻炼,即使是文化革命前入党的党员,由于林彪、四人帮多年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破坏、党的观念也淡薄了。我们的干部队伍,存在着一高(年龄高)、两低(文化科学和管理水平低)、三少(少数民族干部青年干部和精通业务的干部少)的情况。这说明,比起五十、六十年代,我们培训干部的任务是更加紧迫了。同志们深感责任重大,决心努力办好党校、干校,为四化建设培训干部。
  会议研究了按照党的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干部轮训和党员教育的问题。要把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作为党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党章》(修改草案)、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作为必读课;地、县党校都要为各级党组织培训一批党课教员,要在三年内把地、县委管的干部轮训一遍,围绕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和党的重要文件为主,同时学习一些经营管理和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地委党校从第六期起,按系统轮训干部,以利于培养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会议强调要特别重视培训少数民族干部和选择年青有为的干部到党校学习。地委正在筹建民族干校(和地委党校办在一起),各县委党校也要办民族班,以学文化为主,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文化、政治、科学管理水平。
  会议还研究了加强党委领导和办好党校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含秀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