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人工降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3785
颗粒名称: 谈谈人工降雨
分类号: S423
摘要: 人们常常说的人工引雨实质上就是人为地催化“老天爷”下雨,具体一点就是用人为的办法促使飘浮在云层里的水滴(冰晶)不断增大,最后增大到空气托不住而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关键词: 人工降雨 人工降水

内容

人们常常说的人工引雨实质上就是人为地催化“老天爷”下雨,具体一点就是用人为的办法促使飘浮在云层里的水滴(冰晶)不断增大,最后增大到空气托不住而下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那么,怎样才能促使云中水滴增大呢?这里不妨先从云讲起。我们说,云有暧云和冷云之分:暖云的云体完全是由液态的水滴组成,温度在0℃以上;冷云的云体除液态的过冷水滴外,还有固态的冰晶、雪晶存在,温度低于0°C。
  知道了这些,我们在云层里人工引雨,就应该象医生看病必须对症下药一样,对不同的云必须用不同的方法去进行。目前来讲,在暖云中进行人工引雨一般是在云中撒食盐来催化云中水滴的增大,这是因为食盐是一种吸湿性很强的凝结核,进入云层后周围过饱和水汽很快就会依附在盐粒上,容易形成较大的水滴。而在冷云中人工引雨一般是播撒碘化银。由于碘化银是一种很好的凝结核和凝华核,只要云层温度达到4-5℃ ,过冷水滴和冰晶就能以它为核心凝结与凝华成更多更大的冰晶,这又叫做引晶过程。引晶还可使云层中过冷水滴冰晶化而放出大量潜热,促使云层加速对流。从这里不难看出,人工引雨不论使用何种物质,其先决条件是要有云,而且要有理想的云块存在,不然是不能达到予期效果的。我区人工引雨的有利云块在四、五月间多是浓积云,这种云体型状宛如花菜,一般是不会下雨的,因其云体都是些微小的过冷水滴和冰晶,半径还不到0.02毫米,很难往下降落,就即使降落也只在半空中就蒸发掉了。不过,这种云体容水量相当丰富,如果有一块浓积云,直径大约3--4公里,厚度四百米左右,云中含水量平均每立方米以1.8克计算,那么这块云块就含水五万吨以上,要是降落到地而那已是相当可观。浓积云在我区其底部多在五千米以下,主体都在五千米以上,属冷云。对于这种云体,人工引雨的一种办法是采用高炮,把碘化银装入炮弹内对准云块送入五千米以上的高空,爆炸后使药粉撒入云中,促使冰晶增多增大,最后形成降雨。
  去年春夏季我区在景谷、普洱、澜沧等地进行多次人工引雨试验,就获得了一定效果。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陆中林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