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肥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的一个好办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3430
颗粒名称: 发展绿肥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的一个好办法
分类号: S141
摘要: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种地必须先养地。”这是我国农民生产实践的总结。可是,现在不少地方只用地,不注意养地,造成地力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农作物产量长期徘徊不前甚至下降。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有机肥料

内容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种地必须先养地。”这是我国农民生产实践的总结。可是,现在不少地方只用地,不注意养地,造成地力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农作物产量长期徘徊不前甚至下降。据有关部门调查,约占我国现有耕地三分之一的低产田,平均有机质含量只有农业先进国家的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土壤肥力的这种状况,同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需要极不适应。为此,农业部门和土壤学家纷纷呼吁,各地在抓好科学施用化肥的同时,应广辟有机肥源,大力提倡发展绿肥,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发展绿肥的好处很多。增施绿肥后,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氮素和有机质含量,加速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形成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蓄水、保肥、保温、通气的性能。据测定:以每亩绿肥产鲜草二千五百斤计算,即相当于六十二斤氮肥、十二斤磷肥、二十斤钾肥,并有三、四百斤有机质。多数地方说明,绿肥沤青后,一般每亩耕地可增产粮食一、二百斤或皮棉二、三十斤,肥效可持续两到三季。在盐碱地种田青,在干旱、风沙地区种草木犀等,既能改良土质,又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有关科学家算了一笔账:在几年时间内,如果全国绿肥种植面积能发展到五亿亩,全国就可增产粮食七百五十亿斤到一千亿斤。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