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軾:念奴娇(赤壁怀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2835
颗粒名称: 苏軾:念奴娇(赤壁怀古)
分类号: I207.2
摘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关键词: 诗词欣赏 诗词评论

内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1036—1101),别号东坡,北宋眉山(现属四川省)人。苏轼是创作的多面手,诗、词、文几方面的成就都达到了高峰。他的词笔力雄健,内容广阔,风格多变,一扫晚唐、五代以来委靡不振的词风。他的“明月几时有”和“大江东去”都是宋词中有数之作,为词坛所罕见。
  这首《念奴娇》是苏轼被降职到黄州(现湖北省黄岗县)闲居期间,在四十岁那年(1082)游赤壁时写的。主要反映他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精神苦闷。词的上阕写赤壁雄奇的景色,从景色衬托出三国时火烧赤壁的英雄人物。他落笔就气势不凡。“大江东去,浪淘尽、干古风流人物。”千百年来所有杰出的英雄人物,终然烜赫一时,也被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洗淡,逐步褪色,成为历史的陈迹了。接着,用“人道是”一句交待“故垒西边”就是人说三国周郎火烧赤壁大破曹军的地方。作者被穿空入云的峭壁、冲打裂岸的骇浪和卷起雪堆似的惊涛的奇景所吸引,发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叹。从景色想到那个风靡一时的俊杰,不能不引起人们怀古的幽情。于是,引出作者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发。
  词的下阕,着意写周瑜的战功,用来反衬自己事业上没有什么成就,因而产生“人间如梦"的消极思想。开头是“遥想公瑾当年”,由赤壁而想到周郎。接着冒岀“小乔初嫁了”这一险绝而传神的一笔。险绝,是因为小乔(周瑜的妻子)是个次要人物,赤壁之战还有多少英玄不写,却偏写她;传神,是指由此却活画了当年风流俊雅而又“雄姿英发”的年轻统帅的神采。作者进一步用“羽扇纶巾"一句刻画周瑜的风度闲雅,不费吹灰之力,在“谈笑间”,消灭了强大的敌军。从“故国神游”转入对个人身世的感概。作者被三国英雄故事的吸引,自己的灵魂好象到远古游历了一翻。继而堪笑自己的自作多情,难免早生华发;又由自己功业不成,产生"人间如梦”的虚无主义想法,用“一尊还酹江月”结束全词。因为,“风流人物”不过“浪淘尽”,人生也不过“如梦”,还是向天上的明月敬奉一杯酒算了。在豪放中又夹带着消极思想,正是作者的阶级局限。
  苏轼这首《念奴娇》以其创作实践,把词从酒边花间解放出来,开拓了词的疆域,不愧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大丰碑。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吕德康
责任者
苏轼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