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阔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2814
颗粒名称: 思茅阔云
分类号: I106.6
摘要: 汽车进了思茅坝。树枝拂着车窗,一片芭蕉林迎面扑来;多子的木瓜树,肩上挂着一堆奶瓶似的果子,站在路旁。好象在对我们说:“旅客们,辛苦了,渴了吗?到我这里苗条的凤尾竹,舒着长袖,扭着腰肢,低声吟唱着欢迎曲。记得那是解放后的一年,我到了思茅,住在马店里。四棵歇在柱脚石上,有两棵悬空着。鸡鸣疏村寂,吠狗如断魂。蚂蝗糊踝腿,新坟枕旧坟。二十八年过去了,今天我又来到了思茅。我去寻访以前住过的马店的主人老刘,他已是饮食服务公司的老工人,退休已三年了。
关键词: 思茅阔云 散文

内容

汽车进了思茅坝。树枝拂着车窗,一片芭蕉林迎面扑来;多子的木瓜树,肩上挂着一堆奶瓶似的果子,站在路旁。好象在对我们说:“旅客们,辛苦了,渴了吗?到我这里苗条的凤尾竹,舒着长袖,扭着腰肢,低声吟唱着欢迎曲。
  思茅啊,思茅!二十八年不见,你改变了容貌。宽阔的大街,雄伟的客运站,壮丽的服务大楼,还不是你的全貌。
  熙熙攘攘的人流是你循环着的血液;一排排明亮的街灯,是你多情的眼睛。你深情地望着我,我多么想把你拥抱! 记得那是解放后的一年,我到了思茅,住在马店里。马店主入老刘是个健谈的人,见我独自一人,黄昏才进马店,就絮絮叼叼地说:“同志哟,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你真是初到思茅不怕虎咧!你可知道思茅有两怕?一怕城边游荡的老虎,二怕山上飘浮的烟云。老辈人说那山边的烟云会使人得'瘴气病'呢!”主人见我疲惫的身子就笑着说,“好,改天再款。早点休息了!” 他走了,我睡在床上,一下子又睡不着。四周的秋虫齐鸣,象河水涨般,声音越来越大。屋上破了一溜瓦,淡淡的月光照到床前。我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房子,六棵柱子,只有 四棵歇在柱脚石上,有两棵悬空着。
  由断垣破壁处看岀去,屋外的蒿草有房檐高。“丛密藏雉兔,莽森虎狼窝”。我想起了明末诗人于讦《荒村》中的两句诗来:“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确是最好的写照。
  于是,我用手电筒照着,在日记本上写了几句进思茅的所见:舒眼十里望,荒村不见人,棘草没古道,何处觅初田?鸡鸣疏村寂,吠狗如断魂。
  蚂蝗糊踝腿,新坟枕旧坟。
  写完,我睡在床上。心想:思茅什么时候才能变样呢?何时才能由荒凉变成繁华。……
  二十八年过去了,今天我又来到了思茅。思茅医好了满身疮痍,变得年轻了。
  我去寻访以前住过的马店的主人老刘,他已是饮食服务公司的老工人,退休已三年了。“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来到老刘的会客兼卧室”他一边让坐,一边倒茶。我刚在一张土制沙发上坐定,抬头看到墙上一幅“日出虎归山"的轴画。
  我笑着说:“现在你还是很喜欢老虎吧! " “我们第一次见面谈的是老虎。
  过去的思茅入在虎口下生活,如令太阳出来了,老虎归山了,人民的生活好了。”老刘情不自禁地又讲起他的经历来。“我在思茅巳经三十九年了。解放前的十年真是跛脚下陡岩,一步更比一步险啊!开初我到思茅做生意亏了本,住在马店里,马店的主人是老两口和一个姑娘,他们既是老板又是服务人员。见我身无分文,就留我在马店里招呼。后来老汉得了病。有一天把我叫到床前,说:“我是没有几天的人了,你在这里住了两年,我们巳成了一家人,也用不着什么三媒六证了,我把姑娘许配给你。
  现在她妈又病着,趁我没有断气之前你们就成婚,以后好好维持这个马店过日子。”过了三天,我们没有请客就圆了房。不到十天岳父死了。接着岳母又病重起来。去请在思茅传教的洋人医生,一次出诊要大洋二十元,看了两次病,钱用完了,岳母也死了。
  唉,人财两空,背朝雪霜脸朝风刀。
  “我和妻子生了一男一女。大男娃不到五岁就病死了,小女娃才两岁又病死了,老婆又气又病,不到三十岁的人又下了九泉。那时候缺医少药,头年霍乱,二年鼠疫,三年痢疾;年年都有疟疾。去找洋人医生看病,一针奎宁要大洋十元,哪个请得起。本地的中草医,死的死了,不死的也搬走了。人病了只得眼睁睁的等着死。
  唉!老万啊,你到我马店来住的时候不是光我一个人吗,如果迟解放两年,我恐怕也不在世上了。” “爸爸,你又讲过去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干什么?”房间里一个姑娘的声音。
  “不讲过去的苦,怎么知道今日的甜,孩子啊,你知道什么是旧社会吗?” “你讲过怕有一百遍了。”又是姑娘的声音。
  “莫说一百遍,我还要讲一千遍一万遍呢!"姑娘不出声了,老刘又接着说:“你到我马店住的第二年,人民政府来扶助发展工商业,我因为没有人手,將马店作价卖给了政府,我也在那时参加了工作,就在那年结了婚。现在我的男娃子是个建筑工人,工作七年了,思茅的楼房上都有他的汗水,去年成了婚。媳妇也是建筑工人,今天他们加班浇灌混凝土还没回家。姑娘高中毕业,正准备功课考大学……" “唉,你这个人,人闲咀不闲,客人来了也不让人家耳朵休息休息。”
  一个老妇人抬着饭菜进来,说:“不想让咀闲着就吃饭吧!” “你看我这个老伴多会说话。” 老刘笑着站起来收拾桌子摆饭菜。
  “我退休了还得服侍你”,老妇人精神充沛脸上堆着笑容说:“如果我不为要领孙子,我才不退休服侍你咧。”大家一边吃饭,一边谈思茅的建设和生活情况。
  吃了饭,老刘约我到新大街走走。
  "这里是地区医院,”他说:“里去是一块菜地,再上面是鼠疫流行时的乱坟坝。这是防疫站,它的地基下,以前埋葬了多少被虐疾吞噬了生命的尸体。” 我们顺着宽阔的大厅,走到热闹的电影院。电影正在开映,门前还有黑压的一片人群等着看第二场。灯光球场上,青年们正在打球。
  文工团在戏院里引唱高歌。他大有感慨地说:“现在的青年人哪里知道:解放前的思茅是,相逢皆病鬼,往来无壮丁',中年人这个时候正睡在家里抽大烟呢!那时,去哪里找现在这些生龙活虎的青年人?唉!真是两种社会两重天呐!” 我们走到一棵大青树下。粗大的树枝飘着气根向四方伸展,他把青树看了又看说:“现在的思茅就象这棵青树一样生机勃勃,刚解放时思茅只有两千人,现在巳经有几万人了。你看看这些工厂,机关,一天比一天多,就象树枝一样发展得很快。” 我们顺着环城公路踏着月色,回到了各自的住处。
  思茅的变化,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第二天清早,我独自到了老亍后面。孔庙前的古柏依然挺立在那里,孔庙的大门还保持着原来的规模。不过已是旧物新妆了。红柱飞檐,龙梁凤標,悬雕画柱,整旧如新.,绿窗上明晃晃的玻功照着树影厂左右前后是一幢幢新房。兔穴狐巢,神座圣位都没有了。枯树昏鸦绝迹了。
  传米的是朗朗书声,这里早巳成了有一千多学生的中学校。
  忽然,一架民航机掠过上空。
  白云千朵遏不住轰鸣的声浪。响声伴着地上的欢唱,谱出思茅城沸腾的音乐。
  去哪里寻找历史的旧迹呢?我到了洗马河。我狂轻地喊道:“洗马河呵,洗马河!在你水库一页页的波纹里,可曾录下了昔日的悲声?在你清亮的眸子里,可曾遗留着往昔的泪痕?波浪哗哗地笑着,波光里闪着千万双活泼的眼睛,好像是在嘲笑我这个追恋过去,自寻烦恼的蠢人。
  一个少年,,坐在水坝上写生。
  我走过去站在他的背后。过了一会,他发现了我,就问:“伯伯,你会画画吗?” “唔,知道一点。”我回答。
  “要怎样画水波上面飘动的水云?该怎样画山脚下的云烟?茶园里的歌声,该怎样收入我的画面?”他同得那样恳切、天真。
  “不,我不会画画”,我只会看画••••••!我结结吧吧地回答少年见我的窘样,他笑了,笑得那样甜!低下头又集精会神地画他的画。
  少年啊,你画吧,新建设的壮丽图景够你画一辈子!你再邀几十个朋友,也画不完思茅在新长征中的动人场面。
  烟云啊烟云.,你在思茅飘了几千年!过去的人们将你当做毒烟瘴雾,见了你就把鼻子掩。现在的青少年把你当做美景,要收入他们的; 画卷。该怎样解释啊,这是多大的变质?思茅啊,正是青年!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