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无止耕更上一层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2721
颗粒名称: 征途无止耕更上一层楼
分类号: D412.64
摘要: 马福昌奋发图强,埋头苦干,争分夺秒,决心为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当好先行。他时刻牢记四个“一”字,即:多拉一吨货、多跑一公里、少耗一滴油、节约一分钱。三年来,马福昌同志在利载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主动登门寻找利载货物,不肯轻易让车子放空。
关键词: 生产工作 运输生产

内容

马福昌奋发图强,埋头苦干,争分夺秒,决心为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当好先行。他时刻牢记四个“一”字,即:多拉一吨货、多跑一公里、少耗一滴油、节约一分钱。三年来,马福昌同志在利载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主动登门寻找利载货物,不肯轻易让车子放空。近些年来,全站平均实载率只能达百分之七十至七十五,但马福昌的实载率却平均达百分之九十点
  九。一个是他有货就拉,不挑肥拣瘦,另一个就是服从调度,任劳任怨不怨其烦,几十公里的短途稍运,他也不随便轻弃。人们曾经打听马福昌高产的诀窍,马福昌说:“哪里有什么诀窍,干社会主义就是增产、节约;想点办法多拉一吨货、多跑一公里,少耗一滴油,节约一分钱,说了要干,不要说空话,吨公里是用轮胎转岀来的嘛!” 马福昌不怕苦和累,就怕车子不动,他不分白天黑夜、不管春夏秋冬,总是寒来暑往,马不仃蹄从城市到边疆,又从边疆到城市,真是做到一天不仃的抓紧时间跑,认真负责的跑,跑出了吨公里的省最高纪录。一九七八年一月份,八车队的老驾驶员汪绍成和马福昌携手竞赛,结成对子,他们跑在一起,吃在一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开门红的第一个月,两个分别都夺得月产"双万吨”、突破了月产八万吨公里的高产指标,经过一年的共同战斗,汪绍成以年产五十四万吨公里,油耗每百吨公里七公升的优异成绩,进入全局优秀驾驶员的行列,被光荣评为一九七八年云南省交通局的劳动模范。
  马福昌的所在小组,在比学赶帮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人人以马福昌和汪绍成为榜样,团结战斗,相互鼓励,五个同志都是全队的高产闯将,节约能手,他们行车小组连续两年评为全站行车先进班组。今年一至六月,全组成员都基本接近和完成了全年的任务,油耗平均为六点七公升。现在全组同志越干越猛,奋力追赶马福昌同志。
  马福昌同志个人上半年已经突破三十万吨公里大关,实现三十一万二千另一十九吨公里,油料消耗为六点三六公升,与去年相比,又下降了零点七一公升,成本仅为九十三元,比一九七八年下降四十四点零六元,比一九七七年下降六十二元,上缴利润已达一万八千七百三十八元。今年的任务已经提前七个月另十天,跨进一九八O年。
  马福昌把自己取得的新成绩,看做是万里长征的新起点,他经常给别人说:“大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的事,一个人或几个人搞不成什么事业!”他除了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别人,还经常找小组的同志或其他的同行谈心,鼓励大家一起干四化,一起夺高产。他从来不满足自己刷新的纪录,人们认为小马在云南高原公路上创造了年产五十七万吨公里水平,已经到“顶”了,再跑也不会“上去”了,小马说还没有到“顶”,还有汗力可挖,他今年一至六月突破了三十万吨公里,他有决心要闯过年产六十万吨公里大关,创造营运半山区运输的高纪录,为四化建设贡献自已的全部力量。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马福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云南省交通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