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战斗在支农第一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2680
颗粒名称: 他们战斗在支农第一线
分类号: F306.2
摘要: 三月,正是山区小麦收割的季节,南雅公社南雅拉祜生产队的柴油机烧坏了。把柴油机从南雅抬到县城农机厂,往返有二十多公里的山路,既花费劳力又得影响小麦收打进度。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业机械

内容

三月,正是山区小麦收割的季节,南雅公社南雅拉祜生产队的柴油机烧坏了。把柴油机从南雅抬到县城农机厂,往返有二十多公里的山路,既花费劳力又得影响小麦收打进度。孟连县农机厂修理车间的工人师傅得知后,立即派出师傅,来到拉祜山区就地修好了柴油机。从这以后,这个修理车间把等机修理改为上门修理,组织了农村巡回修理组,经常身背修理工具和材料配件,跋山涉水,巡回在边寨山村,为各族群众修理拖拉机、柴油机、安装碾米机、打谷机、烘干机等。今年四月,修理小组巡回到勐马公社勐马大队,发现有台丰收35型拖拉机,因曲轴齿轮上的螺丝掉进油箱里,把大小齿轮都打烂了,一年多机器发动不起来,又没人会修理,就这样拖拉机变成了废物一堆。修理组的同志接受了修理这台拖拉机的任务。他们拆开机认真检修,很快就把打坏的齿轮修好了,但是原掉落的螺丝巳装在另一台机器上了,市场上一般又买不到这样的螺丝。于是,工人师傅李晋文、鲍忠云、白玉文三同志,想办法,利用当地钢材用锉刀自制螺丝,使爬窝一年多的拖拉机又重新奔驰在田野里。公信公社班边二队有台拖拉机,只用了两个小时就烂了,队上曾找人修理,用去了一百多元钱,未能修好。修理组的同志只用了五元钱就修好了。一年多来,他们共上门修理和在厂修理各种农业机械 六百九十四台(件),装配吧米机、烘干机六十多台。
  修理组在巡回修理过程中,深深感到,农村太缺乏过得硬、能使用、会修理的拖拉机手和农机手,便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培训农村农机技术人员。他们派出专门的师傅对训练班的人员进行现场检修技术指导。一年多来,他们先后配合县、公社有关部门办了五期训练班,培养出了一批既会使用机械又会修理机械的农机人员。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