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建设的有心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2550
颗粒名称: 四化建设的有心人
其他题名: 记建设工程兵某部战士叶发长
分类号: E15
摘要: 叶发长是基建工程兵某部六中队的材料员。他入伍几年来,立足本职,胸怀全局,一心一意干四化。去年荣立了三等功。在开发和建设边疆的战斗中,作出了贡献,被所在部队干部、战士誉为“四化建设的有心人。”
关键词: 叶发长 战士

内容

叶发长是基建工程兵某部六中队的材料员。他入伍几年来,立足本职,胸怀全局,一心一意干四化。去年荣立了三等功。在开发和建设边疆的战斗中,作出了贡献,被所在部队干部、战士誉为“四化建设的有心人。”
  三只“聚宝箱”
  一走进六中队的机场,便可以看到三只大木箱。这是叶发长的三只“聚宝箱”,说起这几只木箱,还有个来历呢! 部队常年在野外作业,流动性大。过去,每搬迁机场一次,要耗费几十斤铁丝、几斤铁钉,终一个钻孔,地面上就丢下不计其数的废铁丝、铁钉。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小叶却看在眼里,心里琢磨开了:我国国民经济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还在恢复和发展,我们应该处处注意节省,为四化积累更多的财富。若将这些东西检起来,变废为宝,一点一滴用在施工生产上,岂不是更好吗! ?于是,他利用休息时间,找了一些机场用不上的木板,钉了三只大木箱。发现有废铁丝、铁钉、废零件,就一件一件收进木箱里。每当拆卸机场,木板里往往有许多铁钉,他就用老虎钳一颗一颗地拔出来,又一颗一颗地将弯钉锤直,以备下次再用。
  日积月累,三只木箱装得满满的。在施工中,有时突然缺一件什么东西,就在里面找,往往不落空,真用到节骨眼上了。时间一长,干部战士对它产生了感情,也注意收旧利废,三只木箱成了大家喜爱的“聚宝箱”。
   “扁担材料员” 部队常年在山区作业,交通不便。小叶为了把材料及时送到机场,自制了一根扁担,经常挑着材料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无论是在炎热的盛夏,还是霜雪的严冬,他从不歇肩。同志们都热情地称呼他是“扁担材料员”。
  今年五月,滇西南地区久旱无雨,施工用水供不应求,无法正常开钻。中队决定从附近一条小河里用汽油机抽水,正在节骨眼上,汽油快用光了。同志们心急如火,小叶知道后,二话没说,拿起扁担就去油库领油。小叶来到油库,领了三十公斤汽油,可是只有一个塑料桶,怎么担回去呢?他又找遍了整个油库,也没有多余的油桶。他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主意:在山坡上拔来一根野藤,捆上一块条石。这样一头油桶,一头石头,便挑着上路了。一路上又是饥饿又是疲劳,越走又觉得担子越沉,这时,他想起了自卫还击战的英雄们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情景,仿佛肩上不是汽油和石头,而是扛着炸药包,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他暗暗命令自己:只可前进,不可后退,冲上前去,消灭敌人!回到了机场。有个战士当即编了一段顺口溜:“叶发长不简单,汽油石头肩上担,胸怀四化大目标,不愧扁担材料员!” 劈波斩浪抢油桶
  小叶不但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而且一有空就跟班劳动或者替生病的同志上班。在工作中,总是闲不住,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常说:为了四化,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辞。
  去年夏季的一天深夜下了场暴雨,施工机场旁边的一条小河,顿时成了汪洋大海。第二天凌晨,十几只空油桶被洪水卷走了!巳经持续发烧
  三十九度多的小叶昕到这个消息,心里如刀绞地难受,他再也躺不住了!一骨碌翻起身,衣服一披就往外冲!班长一把拉住他:“你这几天身体不好,又发烧,不能去!” “班长我的身体没关系,抢救油桶要紧!”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在雨雾中。
  小叶来到河边,只见洪水如脱缰的野马,顺着山谷直泻而来。油桶在洪水里时隐时现,旋转着顺流而去。人若下去,随时都有被恶浪吞噬的危险!小叶全然不顾,纵身跳入了滚滚的洪流中,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抢救国家财产!劈涛斩浪,向前游去,几天来疾病折磨,使他浑身无力;冰凉的河水使他浑身直打冷战。他顾不得这些,只觉得毛主席的教导在耳边回响:“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他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所屈服。他把牙关一咬,以惊人的毅力,和战友们一起,把油桶一个又一个地从水里打捞起来。这时叶发长却昏倒在路旁。当他醒来第一句就问:“油桶都捞上来了吗?”战友们告诉他:“一个也不少,你放心吧!”他微微地笑了。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清河
责任者
张蔚地
责任者
叶发长
相关人物
林彪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