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灌建设是西盟山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2541
颗粒名称: 喷灌建设是西盟山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分类号: S275.3
摘要: 到过西盟阿佤山区的人,就知道西盟是一个山多、箐深、坡陡的地方。全县十五万亩耕地,旱地占了百分之八十二。多年来这里抗灾夺粮能力薄弱,尤其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全县有几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群众生活困难,农业生产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关键词: 西盟县 喷灌建设

内容

到过西盟阿佤山区的人,就知道西盟是一个山多、箐深、坡陡的地方。全县十五万亩耕地,旱地占了百分之八十二。多年来这里抗灾夺粮能力薄弱,尤其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全县有几年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群众生活困难,农业生产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粉砕“四人帮”,使我们对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建设,加速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逐步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决心少说空话,多办好事,再也不让过去那种局面继续下去了。这样,如何使全县农业生产在短期内有一个新的突破,就成了我们新时期的一个严肃任务。
  从分析长期以来粮食产量起伏不稳的现实着眼,我们看到,西盟山区年降水量虽多(每年达二千七百毫米),但干湿季节分明,冬春季节干旱少雨,对旱地作物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很明显,不解决旱地喷灌问题,粮食产量是不可能迅速增长的。多年来我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开了一些水沟,兴建了一些小水库小坝塘,修建了“七站九机”,使水田面积成倍增加,又因为山高坡陡,耕地分散,加上一些工程花工大、投资多,仅有的水利工程仍未能发挥效益。后来,我们抓了以改土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开舍地一万三千三百五十亩,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条件,但旱地水浇仍然是一个主要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水是改变西盟目前生产条件的焦点,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不容置疑的。结合学习外地山区搞小型水利加喷灌的经验,我们从本地实际出发,看到了旱地喷灌的作用和意义,从一九七七年起,就开始把旱地喷灌建设作为农田基本建设的一个主攻方向。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旱地喷灌符合西盟山区的特点,是西盟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西盟佤族自治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