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谈谈土壤中的水分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2020
颗粒名称: (六 )谈谈土壤中的水分状况
分类号: S152.7
摘要: 土壤能够贮存大量的水。据计算,一亩地三十厘米的表土层内,能贮存五十吨以上的水。土址水分主要来自降雨、降来拿和灌溉。当水进入土壤以后,土壤中一些可溶性物质(如盐类和空气),就会溶解在水里,称为土壤溶液。
关键词: 土壤状况 水分状况

内容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大家都知道,植物必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来维持生命。如果土壤中水分不足,植物生长就不会旺盛;当土壤中水分缺乏到一定程度,植物就要死亡。土壤中水分严重缺乏,还会使土壤盐碱积聚,造成风沙四起,危害农田。根据科学测试,一般的农作物生产一斤干籽实和茎杆,要消耗一百斤到几百斤的水,这些水几乎都是由土壤供给的。可见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对夺取农业高产稳产的关系极大。
  土壤能够贮存大量的水。据计算,一亩地三十厘米的表土层内,能贮存五十吨以上的水。土壤水分主要来自降雨、降来拿和灌溉。当水进入土壤以后,土壤中一些可溶性物质(如盐类和空气),就会溶解在水里,称为土壤溶液。土溶液中,含有钙、镁、钾、钠、钱等,植物便从土壤溶液中吸收养分。再说,只有通过水分子作用,才能把土壤中的矿物成分和有机成分连结起来,使土壤形成结构体,在结构体中间,有很多孔隙。在结构体的表面和孔隙间,充满水分和空气,就好象有许许多多小水库和贮气瓶,里面贮蓄的水气,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一般的土壤,大约有一半的体积是孔隙。在较小的孔隙里,水和土粒靠得很近,相互之间产生很大吸引力,水被这种力吸附在孔隙中。较大的孔隙,水离土粒较远,受到的吸力太小,不能被保持住,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往深处流走,这叫“重力水”。
  土壤科学工作者,把用三分之一到十五个大气压从土壤中抽出的水分,叫“有效水”,因为这些水在土壤中一般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用超过十五个大气压才能抽出的水分,叫“无效水”,因为这些水在土壤里植物根系一般都不易吸收利用。因此,把十五个大气压抽出的水分叫做凋萎点。土壤到了这样的水分含量时,植物就出现凋萎,最后死亡。
  土壤能贮存多少植物能利用的水,是以“有效水”来表示的。各种不同土壤“有效水”的范围差别很大。粘土土粒细小、紧密、孔隙小能保住水,但有效水量并不高。砂土土质疏松,孔隙大存不住水。一般的壤质土"有效水”的范围比砂土和粘土大。从事农业生产,必须尽量保蓄土壤中的水分。用深耕、细耙、施用有机肥料、粘土渗砂、砂土搀粘等方法,都能增加土壤 “有效水"的幅度,提高土壤的保水性。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