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飞架彩虹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1625
颗粒名称: 巧手飞架彩虹渡
分类号: TM623.8
摘要: 技术革新在电站建设中是节省人力和原材料,提高工效的重要一环。“四人邦”粉砕后,电站工程指挥部党委十分重视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对设计、旋工技术人员,在政治上爱护他们,在工作上仗任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关键词: 核电站建设 核电站

内容

技术革新在电站建设中是节省人力和原材料,提高工效的重要一环。“四人邦”粉砕后,电站工程指挥部党委十分重视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对设计、旋工技术人员,在政治上爱护他们,在工作上仗任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一号渡槽是一座跨度达二百二十八米,高四十米,槽宽三米的五孔双曲拱薄壳渡槽建筑,在思茅地区还是第一次建造。按过去的施工方法,必须搭起脚手架来进行施工作业。这样,仅脚手架和木模所需的木材就要五千立方!算算这些数字,技术员们的头脑翻腾起来了:木材是宝贵的绿色钢铁,国家的重点建设需要它,我们这里不能这样大手大脚地使用。可到底要怎么办呢?担任工段施工的思茅电力工程队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们动脑筋想办法,多次进行研究,向指挥部党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革新方案—“予制吊装法”:就是将拱波、拱肋、系梁、排架、槽身,予先浇灌在地面,然后用卷扬机改制成可吊二十二吨的缆索龙门吊,在空中架起三根钢丝主索,把予制部件一一吊装到渡槽墩子上。指挥部党委支持了这一革新方案。经过领导、技术员、工人三结合的革施工,共同配合,不断改进,吊装获得了成功。结果,一号渡槽只用了木材一千立方,给国家节约了四千立方木材。
  由于积累了一号渡槽的予制吊装经验,动工洪建三号肋拱薄壳渡槽时就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一号双曲拱渡槽从浇灌墩子到吊装完毕,用了一年半时间,三号肋拱渡槽全部工程只八个月就结束了,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思茅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