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十四年储粮备战备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0701
颗粒名称: 我们坚持十四年储粮备战备荒
分类号: F253
摘要: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的指示,说出了我们农村干部社员的心里话。在这一光辉指示的指引下,我们大队从一九六四年起坚持了储粮备战备荒,十四年来,我们年年较好地完成国家公余粮任务,平均每年都比一九六四年前多贡献六万多斤,社员平均口粮也由一九六四年的四百零九斤上升到七百斤。
关键词: 粮食储备 粮食管理

内容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有储备粮,年年储一点,逐年增多”的指示,说出了我们农村干部社员的心里话。在这一光辉指示的指引下,我们大队从一九六四年起坚持了储粮备战备荒,十四年来,我们年年较好地完成国家公余粮任务,平均每年都比一九六四年前多贡献六万多斤,社员平均口粮也由一九六四年的四百零九斤上升到七百斤。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去年年底,我们全大队的储粮已达二十九万斤。这些储粮在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够全大队吃上半年。
  我们大队是个傣、汉和哈尼杂居的河谷地区,论自然条件算是优厚的了。可是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出现了“吃粮靠回销,花钱靠救济”的落后局面。一九六四年,我们大队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迅速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结果,当年粮食获得大丰收,超过了历史最高年产量。粮食增多了,是“分光吃光”还是储备一定的粮食备战备荒?在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面前,党支部认真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旗帜鲜明地要求各生产队在完成公余粮征购任务、留足社员口粮的基础上,集体提留适当的储备粮。
  针对当时有人存在的“今年只要不吃国家回销粮就行了,储备粮以后再留也不迟”的糊涂认识,我们认真组织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指示,大讲储粮备战,储粮备荒的意义,同时结合实际,批判了“吃光分光”的资本主义倾向。这样,各队从实际出发,制订了储粮计划和管理措施。当年,全大队就储粮一万三千斤。
  丰年可以多储粮,那么遇到歉年减产,储粮工作还要不要坚持呢?有的人怕歉年也储粮,弄不好群众意见大,一两年储不储问题不大,反正有老底子在。这样一些意见在我们支部班子中也有过不同程度的反映。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先用毛主席有关储粮工作的指示统一干部的思想认识,在全大队开展忆苦思甜活动,启发阶级觉悟,从而使他们树立只要精打细算,统筹安排,就是歉年减产,大家生活水平一定不会受影响,坚持储粮也一定可以办得到的思想。事实证明,这个办法确实行之有效。一九七五年,我们大队尽管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比头年减少了十七万多斤,但由于我们经过认真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那一年全大队仍然增加储备粮一万斤。
  在坚持储粮的过程中,我们注意认真落实政策,加强管理制度。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储备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属各队,并明确作出了动用储备粮的具体规定。我们还健全了“专人保管,专仓存放,专账登记,定期检查“和“无荒不动,无战不动,无特殊情况不动”的制度。保管员由群众推选政治思想好,热爱集体,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担任,并参加队委会。每年秋收,要求各队全面翻仓,过称、对账,坚持年年都把老粮换成新粮。这样,群众很满意,高兴地说:这样做,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储粮再多也放心。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