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治山治水粮食翻两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0639
颗粒名称: 八年治山治水粮食翻两番
分类号: S157.3
摘要: 澜沧县上允公社南洼大队芒丙一队,是一九七〇年新建的山区队。八年来,这个队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年年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开挖五公里和两公里长的水沟各一条,新开保水田四十六点五亩,旱地一百零六亩,其中台地五十亩,平均每人比建队时新增耕地。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田建设

内容

澜沧县上允公社南洼大队芒丙一队,是一九七〇年新建的山区队。八年来,这个队以大寨为榜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年年坚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开挖 五公里和两公里长的水沟各一条,新开保水田四十六点五亩,旱地一百零六亩,其中台地五十亩,平均每人比建队时新增耕地
  一亩三分。还栽松树二千多棵,栽芭蕉、苹果、黄果树五亩,改变了人多地少,生产落后的局面。一九七六年粮食总产十万多斤,比一九七〇年增长了二点五倍,向国家多售超产粮一万一千三百斤。社员平均口粮六百八十三斤,全队没有一家超支户。
  一九七〇年这个队迁到芒丙山时,这里是一座荒山,生产条件很差。共产党员、生产队长李老二从大寨参观回来后,提出要真心实意学大寨,治山治水,开田改地,逐步改变生产条件,大打粮食翻身仗。大多数干部社员坚决支持,但也有少数社员认为,我们队小人少,难治山,难治水。老队长向大家讲述了大寨人战天斗地,移山填沟造平的事迹。使大家认识到,农田基本建设是实现稳产高产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是农业学大寨的重要内容,非搞不可。干部社员响亮地提出:我们队虽然小,学大寨的决心不能小;人虽然少,治山治水的雄心壮志不能少。这一年他们一鼓作气开出水田两亩半,旱地三十亩,及时栽下水稻和玉米,做到当年新开,当年栽种,当年受益,亩产达七百斤。
  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上一年增长四成多。第二年,他们集中全部劳力,在兄弟队的支援下,奋战半个月,挖出五公里长的水沟,把河水引到芒丙山。接着又继续苦战,新开水田和旱地各十亩。一九七三年冬春,他们改变以往先开坡地,后改台地的做法,苦战六十五天,一次开出台地四十亩。一九七四年他们又新挖了一条两公里长的水沟。同时,在老队长带动下,大家把行李搬到地边,白天黑夜苦战了两个月零四天,开出保水田二十亩。芒丙一队年年坚持大干农田基本建设,就是在受四人帮干扰破坏比较大的一九七六年,仍然坚持大干不歇手,新开水田三亩、旱地 六亩,把小田改为近十亩的大田,并修通了寨子到公路干线的车路。
  芒丙一队劳力较少,要搞好常规生产,还要搞农田基本建设,劳力十分紧张。如果安排不当,不但农田基本建设成效不大,而且还可能影响当年生产。
  因此,他们一直注意合理安排劳力,做到抓好当年生产的同时,努力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对每年每季生产计划和农田基本建设计划,队委会总是先仔细研究,然后提交社员大会讨论,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一些工作量小的工作,如修路、修沟、植树造林等农活,就利用早晚时间,或抽部份劳力突击;工作量大的工程,就在冬春集中劳力干。
  由于安排得当,这个队每年都做到按质、按量、按节令完成大、小春作物种植计划。在搞好常规生产的同时,农田基本建设做到了平时小干,冬春大干,年年坚持干,年年有发展。
  最近,芒丙一队的干部社员认真学习了英明领袖华主席关于今冬明春要大搞一下农田基本建设的指示,受到极大的鼓舞。他们决心及早动手,更快更好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通过今冬明春的大干,实现每人平均有一亩水田,并逐步把一些坡地改为台地,把小块田改成大块田和机耕条田,尽快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