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下田大有希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思茅通讯》 报纸
唯一号: 260520020230000614
颗粒名称: 小麦下田大有希望
分类号: S512.1
摘要: 小麦下田,大有潜力。大队党支部,广泛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一九七六年小麦下田增到一千亩,单产比一九七五年增四成二,总产二十万斤,比一九七五年增一点八倍,其中六亩一分“墨依”,单产八百一十九斤,一季跨过了《纲要》。面积虽小,鼓舞很大,一九七七年田麦扩大到一千九百七十四亩,总产上升到二十八万斤,比一九七六年又增四成。
关键词: 小麦 总产量

内容

我们发展河大队地处半山区,以种植水稻为主。从一九六四年开始在山地引种小麦,亩产仅五十斤上下,总产只六万斤左右。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我们提出小麦下田,增加复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一九七五年小麦下田八百五十八亩,单产比山地提高六成,总产七万二千斤,比一九七四年增七成八。事实证明,小麦下田,大有潜力。大队党支部,广泛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一九七六年小麦下田增到一千亩,单产比一九七五年增四成二,总产二十万斤,比一九七五年增一点八倍,其中六亩一分“墨依”,单产八百一十九斤,一季跨过了《纲要》。面积虽小,鼓舞很大,一九七七年田麦扩大到一千九百七十四亩,总产上升到二十八万斤,比一九七六年又增四成。
  生产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小麦下田,大有希望。我们的小麦下田是在斗争中产生,在斗争中成长。这种斗争:一与阶级敌人斗,二与旧的习惯势力斗,三与自然灾害斗。小春大革命的初期,林排坡生产队有个富农分子跑到大黑山毁林开荒,企图煽动群众闹分队,搞单干,破坏小麦下田。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教导,及时组织批斗;同时认真分析了少数干群中存在的错误思想,举办了不同类型的学习班,批判了“小麦下田干不得吃,大春稻谷受影响,竹篮提水一场空”等错误思想,改变“毁林开荒,广种薄收”的落后习惯。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大队干部分别下队蹲点,分片包干,大力宣传小麦下田,扩大复种的重要意义,用忆苦思甜、对比算账等方式,进一步发动群众,坚定小麦下田的决心。
  去年,“四人帮”被粉碎以后,我们在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的帮助下,联系实际,揭批“四人帮”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罪行。根据群众的揭发和要求,我们对窝拖寨小队的一个劳改释放犯和另一个地富子女进行挑拨离间,分裂队委班子,破坏揭批“四人帮”斗争,妄图制造混乱,破坏小春大革命,组织群众进行了批斗。大队召开了有一千多人参加的小春大革命誓师大会,提出“苦战一个月,完成小麦播种任务,用实际行动迎接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召开!”吉座小队立即向全县、全公社各生产队发出革命竞赛的倡议书,他们出工早,收工迟,苦战一个月,超额完成了公余粮的入库任务和小麦播种面积。发展河小队集中劳力,大战小春,去年小麦下田面积一百九十亩,比一九七五年扩大一点四倍。老城生产队一九七五年墨西哥小麦下田二十亩,平均单产四百四十斤,稻谷单产四百八十三斤,两季亩产九百二十三斤,不仅摘掉了吃回销粮的帽子,而且对国家有所贡献。队长深有感受地说:“过去我对小麦下田认识不足,思想不通,主张毁林开荒,结果种一葫芦收一瓢。小麦下田不下田,确实反映了两种思想、两条道路的斗争”。全大队稻田复种指数由一九七五年的百分之十七点一,增加到去年的百分之三十八点八,小麦总产由一九七五年的七万二千斤,增加到今年的二十八万斤。
  在小麦下田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各级科技组的作用,为科学种田不断开辟新的途径。一九七五年以来,各小队都建立和健全了“三结合”的科技小组。大队成立试验站,每月组织各科技小组学习一次,总结交流科技活动情况和经验。通过几年田麦生产,摸索到的经验是:一、把好三个关。即:撤水关(稻谷收后即撤水,田不干不犁耙田)、施肥关(底肥不足不下种)、籽种关(品种搭配不好不下种);二、根据品种特性适时播种。生育期长的品种(例“778”、“墨沙”等)可先种,种晚了生长期短,产量不高。
  生育期短的品种(例“墨地”、“墨依”等)安排在后种,种早了出穗早易受冻害;三、认真管理。播种后,我们大致抽调百分之十五的劳力,组成有科技组参加的田间管理专业队,适时进行薅锄、追肥、灌水,为麦苗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今年,我们大队计划小麦下田二千五百亩,平均亩产二百五十斤,稻田复种指数达到百分之五十,其中丰产田五百亩,单产达到五百斤,小春总产达到七十万斤。积极响应省委每人平均增产粮食一百斤的号召,誓夺今年粮豆总产三百三十万斤,力争每人生产粮食一千斤。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决心,在大治之年夺丰收,以实际行动来落实华主席“今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 的伟大号召。

知识出处

思茅通讯

《思茅通讯》

出版者:中国共产党思茅地区委员会

出版地:云南普洱

《思茅通讯》是中共思茅委机关报,是全市唯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也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本期报纸出版于1977年01月01日,准确地报道了当日国内外重大时事及本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