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民俗 方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6054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一章 民俗 方言
分类号: K89
页数: 9
摘要: 具体介绍了双堡镇的民俗与方言情况。
关键词: 双堡镇 民俗 方言

内容

第一节 民俗
  一、宗教
  境内汉族妇女多数信仰佛教,民国时期至20世纪50年代,信佛教的人参与各寺庙组织的“做会”、“朝山”拜佛等佛教节日活动。如:农历正月初九至十四,赴各庙会参会。刚参加做会的则要在庙内住上一周,不能回家,到正月十四做会议程结束后,由家人放鞭炮接回家;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做观音会”;三月初三王母蟠桃会“做蟠桃会”;五月二十八“城隍菩萨圣诞”;七月十五中“无帝官圣诞”;十月初一“牛王会”等。每到这些日子,信佛的妇女都相邀为伴,带香、蜡、纸到城里或各个寺庙烧香拜佛。
  以上活动,盛行于民国时期至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因“破四旧”和“文化大革命”而中断近15年。1976年以后,信佛的人逐渐增多。
  二、迷信
  1.瞧米看蛋:家中有病人,拿一枚鸡蛋给病人哈一口气,带上一碗米找弥拉(巫婆)看,弥拉将蛋、米看后,称病人撞到某个死人,某个阴魂附身等鬼活,然后吩咐回去要怎样化解。有的用纸钱点燃在一碗水上划圈,然后以澄清的水提回家给病人喝下,或说某天某天自然会好等鬼话麻醉群众,骗取钱财。
  2.退神退鬼:巧遇看米看蛋的病人病好,按弥拉吩咐,备上猪头、雄鸡、香蜡、纸钱等迷信用品,请弥拉到家中进行退送。一般的过程有请神“收掩”、打粉火、观亡人、叫魂等过场。
  三、传统节日
  春节:以除夕最为隆重,称“大年三十”。各家各户贴对联,张贴门神和五色福纸,燃香点烛,鸣放鞭炮,供奉神祖,晚上吃团圆饭,夜里“守岁”,长辈给晚辈“压岁”钱。
  元宵节:正月十五吃汤圆粑,家家户户灯烛通亮,火炮喧天,有“三十夜的火、十五夜的灯”之说。
  清明节:公历4月5日或6日,以姓氏为单位上大坟,在坟山上杀猪、杀鸡、宰羊,备办酒菜,饭前在坟顶上挂“坟飘”,墓前摆酒肉及供果,燃香点蜡供奉,按辈份从老至下在坟前叩首磕头,以示掉念。
  端五节:又称“端五”,农历五月初五,各家各户插香艾、吃粽粑,房前屋后、房内房外撒雄黄酒,避免家中有蛇。
  六月六:供“土地菩萨”,称“土地婆婆诞日”。农村妇女到梅旗六月关燃千张。村民共集“打平火”,商议制定村规民约。
  七月半:每年农历七月初九,各家各户接老祖公供奉,包上花包,在封面上写上各位祖考妣姓名,夹上香纸,于七月十四日晚焚烧送老祖公“回家”。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吃糯米粑、月饼。黑夜,年轻人以偷吃瓜果、送南瓜到欲生儿育女的人家为戏,祝望生儿育女的人家早生贵子。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吃糯米粑,老年人聚会。现确定重阳节这一天为老年节。
  四、喜庆、婚丧
  立房子:建房立柱选择“吉日”,邀请寨邻、亲朋好友按木匠师傅的安排列排柱、屋架、上梁。大梁一般由岳父或舅子赠送,并请唢呐吹奏送来。上梁时在屋顶上向下抛撒上梁粑、硬币,放鞭炮。结束后大宴宾客。20世纪90年代后,大部分建房改为砖混结构,又以上大门为主,由外家扯上红布搭在新房顶上“挂红”,表示“红运”。
  婚姻:订婚时由男方择吉日报婚期,托媒人转告女方家,带上一方一走(一只猪腿、三斤八两肉),送糍粑、糖果、面条、布料等到女方家“报日子”。婚日,女方头顶红盖头由兄长背上轿,抬到女方家。20世纪50年代前,一般用木轿抬、骑马,20世纪70年代后大都改乘汽车、小轿车。同时陪嫁床、柜、被及日用品。20世纪70年代增加陪嫁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等。20世纪80年代后又增加到电视机、电冰箱、组合音响、摩托车。个别人家还陪嫁拖拉机、耕牛、抽水机等。女到男方家,与男方拜堂后入洞房,三天不能外出,有迎亲、送亲客陪座,满三天,夫妻共同回娘家“回门”,一般当日返回。
  有女无男户,可抬男方上门“招亲”,入户顶姓,继承家产。三代可改姓还宗。
  丧葬:老人去世,用白布做孝,子孙服孝,入棺,请道士做3~7天“道场”,请佛会老太婆磕头,“燃灯”。亲朋好友前来奔丧,外家、姑爷前来“下祭”。
  五、衣食住行
  服饰:民国以前有大襟长袍,对襟短衣两种,一般大户人家穿长袍,劳动者穿对襟短衣。解放后至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劳动者还穿短对襟衣,部分青年穿中山装。20世纪70年代后,只有个别中老年人穿对襟衣。随着服饰多样化,西服、夹克逐渐流行,涤毛面料服装取代棉布服装。
  女式服饰:中年以上大部分妇女仍保留传统服饰,穿长衣,系“丝头腰带”和围腰,结婚后则挽发,戴马尾编织成的发网,插玉石发器,包青丝帕或白色帕,衣领、袖、襟绣花边或缀花辫,或绣“元耳结”图案。衣为长衫样,袖子短而袖口大。20世纪90年代后,一般青年妇女改穿短装,以红、绿、花衣为主,穿短裙也逐渐增多。经济富裕者饰金戴银。
  饮食:境内居民以食大米为主,早餐以面条为主,逢节喜吃糍粑、饮酒。肉禽类以食猪肉、牛肉、狗肉、鸡肉、蛋、鱼为普遍。喜吃“血豆腐”、“霉豆腐”、“豆豉”、辣子。饮茶以绿茶为主,部分人喜欢饮“苦丁茶”。
  居住:选择有水源且依山建筑房屋,建筑一般三间或五间,或附有厢房,照面房组成院落,用块石或砖作墙,房屋主要以木柱结构为主,房屋一般高度为一丈五尺八、一丈六尺八、一丈八尺八、二丈一尺八,分七个头、九个头、十一个头,大部分盖青瓦,墙体为石块、砖、土墙。部分为茅草房。民国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居民房屋大同小异。20世纪80年代,以干打垒房、砖房为主,有少部分预制材料建筑,基本取消木柱房。20世纪90年代后,新建的房屋基本上是砖混结构建筑,平顶多层,装饰瓷砖瓷瓦。中间房称“堂屋”,供奉“神榜”,上书“天地国亲师位”。
  行路:民国时期,有钱人出门骑马,贫困者不论远近均步行。解放后,出远门骑马、坐马车、坐汽车、坐火车。20世纪70年代后,部分人骑自行车。20世纪80年代,个体中巴车、大客车大量投入营运,大大方便了出门行路,轻骑摩托车大量进入百姓家庭,行路不论远近,均以骑车、乘汽车代步。
  六、陈规陋习
  (一)陈规
  朝山拜佛,居民迷信山、水、木神灵,每年春季分别到海子山、千峰山、将军岩等地的寺庙、悬崖焚香化纸,妇女三叩九拜祈求“神灵保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子山等寺庙被拆毁。20世纪80年代,海子山等庙会竟有人组织过“血河”,骗取钱财。20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制止“过血河”,将二月十九海子山庙会逐渐开办成民间文化活动。唱山歌,跳地戏,吹芦笙,玩花灯,演杂技,前来拜佛的妇女及游客三万余人。
  禁忌:
  喜庆时忌说破、亏、损、死等不详语言。
  起床后忌说鬼、兔、蛇、梦之类语言。
  商人忌说蛇、兔之类语言,必言时称蛇为“顺”,称兔为“长耳朵”。
  立房忌说大伙起,喊立房要喊高升起。
  老幼同座,小辈忌跷脚。
  男女同行,男忌(女)摸头,女忌(男)摸腰。
  夫妻忌在娘家同宿,妇女忌在娘家分娩。
  孕妇忌给死人送葬。
  妇女生孩子,忌男人入产房。
  老公公忌入儿媳妇房间。
  死尸和棺木,忌停放别人家门前。
  死于野外的尸体,忌入堂内停放。
  大年初一忌借给别人东西,忌扫地、操刀、泼水出门,妇女忌串门。
  看风水、择吉日:看风水即择好地方,择吉日即推算好时辰。请“阴阳先生”为之。修造、丧葬、婚嫁、动工、开业、迁居等,都要择“好日子”或选定“宝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破除迷信,办者未必全信,多数为屈从于社会世俗,避免“闲言”或顺从长辈之心。
  认干亲:又称打干亲家,有几种情况:一是“解脱病邪”,由孩子方求“先生”算命,定向定姓,定属相,寻觅对象认“宝爷”。二是双方商定认“干亲家”。三是将孩子带到桥上吃饭,谁先过桥,就认定谁为“干爹”或“干妈”。也有的将一碗水放在家中,将门关上,外人谁先进门,就认谁为“干爹”或“干妈”。
  (二)陋习
  赌博:民国时期,赌博盛行,普遍有赌场、赌馆、赌头以此为业,四处行赌,赌具有包谷子、字牌、麻将、扑克等。农闲、节日亦有人聚赌。解放后,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一度制止禁绝。近年来,赌风蔓延,男女不论,赌具、赌博形式多样,赌资大小不一,常见有麻将、扑克、字牌、打双升、搓怪六、焖鸡、斗地主等。赌资每次1~10元不等,亦有几十元、百元,甚至上千元。但一般每次1~20元较为普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禁止赌赙。
  卖淫嫖娼:个别不法分子私开“黑店”,留宿妇女卖淫,娼妓以牟利为目的,隐匿于旅社或私人家中及歌舞厅进行卖淫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公安机关查封取缔。
  七、帮会
  2001年,花恰、山京、老广寨个别人受“门徒会”影响,参与违法活动。政府及公安机关采取有效措施,在外的“门徒会”头目被法办,“门徒会”人员受到收审教育。是年,“门徒会”得到有效制止。
  八、道德风尚
  境内各民族勤劳节俭,忠厚朴实,重义气,敬重老人,爱抚幼小,礼貌交往,和眭相处,妇女重贞节。在政府的组织下,开展向雷锋学习、“五讲四美三热爱”、“创建文明单位”和“文明村寨”等社会活动,整顿社会治安,开展集资办学、救灾、扶贫、捐赠、希望工程等。社会交往讲究礼仪,反对铺张浪费,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道德水平。
  第二节 方言
  一、方言语音
  境内方言语音与普通话相同为第一声较多,如境内“吃饭”的“吃”为第一声。普通话为第二声,“得”境内音为第一声,普通话为第二声。除苗族、布依族语言外,境内汉族语言相同,唯有大坝村的语音大都与普定相似。原因是到此地居住历史不长,祖籍来自普定的较多。
  二、方言词例
  张巴——不小心 小衣——裤子 失水——失火
  吃响午——吃午饭 米厂——晒坝 茅室——厕所
  洋海茄——西红柿 洋村关——蜻蜓 鱼鳅——泥鳅
  蛐蟮——蚯蚓 倒坎——蚀本 起坎——发财
  剪纽子——扒手 偷二——小偷 老家——棺材
  出殡——发丧 出客——出嫁 剪老壳——理发
  姑爷——女婿 大大——姐姐 丛羽——麻雀
  样式——东西 躲阴凉——乘凉 做活路——干活
  猫登歌——猫头鹰 歇气——休息 映山花——映山红
  垫单——床单 龙杠——彩虹 老凹——乌鸦
  洋马儿——自行车 煤锅——沙锅 喉儿包——腮腺炎
  母猪疯——癞痫病 贯倒——跌倒 满连——全部
  抠——吝啬 兆孽——贫困 沙工——麻疹
  饭薯——红薯 啄木官——啄木鸟 偷油老耗——蝙蝠
  油叫叽——蟋蟀 抵针——顶针 瓢羹——汤匙
  颈根——脖子 连二杆——小腿 摇裤——内裤
  旺子——猪血 梳老壳——梳头 添饭——盛饭
  吃酒——赴宴做客 拈菜——夹菜 打瞌睡——打肫
  怄气——生气 嚼牙巴骨——说闲话 煽嘴巴——打耳光
  宜当——恰当
  三、谚语
  (一)节令、气象类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立夏不下,干田撂下。
  白露白茫茫,谷子满天黄。
  寒露胡豆霜降麦,立冬油菜种不得。
  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瑞雪兆丰年。
  光打雷不下雨,抵不得一泼大露水。
  月亮打伞,晒得鬼喊。
  清明不明,谷雨不淋。
  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白露不出,寒露不熟。
  九月重阳,移火进房。
  十月无霜,槽内无糠。
  早霞不出门,晚霞晒死人。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二)农事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庄稼不认娘,功夫到家自然强。
  人靠粮养,苗靠肥长。
  要得庄稼好,家肥不能少。
  田要深耕,土要细碎。
  栽树种草,人畜两饱。
  胡砍滥伐,等于自杀。
  养猪不赚钱,肥了自家田。
  牲口要好,夜草要饱。
  (三)哲理类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不怕慢,只怕站。
  满壶摇不动,半壶响叮当。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磨刀不误砍柴工。
  人要忠心,火要空心。
  自卑使人气短,奋发助人长寿。
  人怕三对面,树怕一墨线。
  人有过错,马有漏蹄。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会讲讲不过理,会跑跑不过雨。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巧抵不过家私妙。
  人正不怕影子歪。
  远水不解近渴,远亲不如近邻。
  不走高山,不知平路;不吃高梁,不知粗细。
  快马不用鞭子抽,好鼓不用重锤打。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滴水流成河,粒米凑成箩。
  (四)教育类
  读书不用功,等于白费工。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越闲越懒,越吃越馋。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不懂装懂,一辈子饭桶。
  说话要有礼,做饭要有米。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坏人进牢门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
  五黄六月不做工,十冬腊月喝北风。
  浇菜浇根,教人教心。
  树大招风,人狂遭祸。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五)生活类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会打会算,钱粮不断。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六)预防疾病
  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
  少吃香,多吃伤。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每餐八成饱,保你身体好。
  桃饱李伤人,花红吃了养精神。
  不喝隔夜茶,不饮过量酒。
  要使感冒少,常洗冷水澡。
  (七)礼仪类
  只有搬不动的山,没有请不动的人。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若要人敬我,我必先敬人。
  帮人帮到底,救人救到头。
  吃人一餐,还人一席。
  (八)其他
  无风不起浪,无水不行船。
  公不离婆,称不离砣。
  做人做到头,杀鸡杀断喉。
  儿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
  浪子回头金不换。
  心中无冷病,那怕吃西瓜。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才报父母恩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肥肉上添膘,鸡脚杆上刮油。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端公学拜神。
  一粒耗子屎,毁坏一锅汤。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人老颠东,树老心空。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四、歇后语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石榴开花——老来红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火烧眉毛——只顾眼前
  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癞哈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茅室坑里的石头——又硬又臭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钓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独眼龙相亲——一眼看中
  做梦吃西瓜——想得甜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三十夜的砧板——借不得
  耗子爬称钩——自称
  瞎猫猫碰到死耗子——凑巧
  猫哭耗子——假慈悲
  木匠拉锯——有来有去
  下锅的面条——硬不起来
  瞎子打灯笼——白费蜡烛
  狗逮耗子——多管闲事
  老太吆马——不见骑(奇)
  耗子皮——不消(销)
  猪八戒过河——倒打一耙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槽中无食——猪拱猪
  死人的眼睛——定了
  竹林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瞎子看相——全靠摸
  三天砍个牛打脚——慢工出细货
  老太婆的嘴——吃软不吃硬
  吃稀饭泡汤——亲上加亲
  梁上的军师——无(吴)用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脑壳上的包——碰着的
  脚踏烟锅巴——差火
  满口的金牙齿——谈黄话
  聋子的耳朵——配相
  蚊子叮菩萨——找错了人
  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头顶上开口——讲天话
  墙上的茅草——风吹两边倒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