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6033
颗粒名称: (一)地戏
分类号: G127
页数: 2
摘要: 地戏是农村独有的古老戏种之一,双堡境内地戏始于明初调北征南、调北填南时期。
关键词: 民俗 文化 科技

内容

地戏是农村独有的古老戏种之一,境内地戏始于明初调北征南、调北填南时期。《安平县志》记载,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花灯、地戏乐。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纂修的《贵州通志》卷之二十九中就有“士人所在多有之,盖历代之移民……,岁道则魈,屯村以为傩,男子妆饰如社火,击鼓以唱神歌,所至之家皆饮食之……”,所以在民间称“跳神”。《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时正月,腰围战裙,额戴假面,手持长矛,且唱且舞,所唱戏文东周列国、唐朝、宋朝故事,都属武戏。现双堡镇所跳戏目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反山东》、《四马投唐》等8个戏目,《薛丁山征西》戏目跳得较多。地戏是在露天地坝演出,场中安置一桌两椅“出马门”,与观众见面、角色分生、旦、丑、净,唱腔一样,只是表演不同,表演程序有亮相、持枪上马等,表演动作以打、杀、拼、刺为主,打斗动作激烈。地戏面具(脸谱)一堂戏需要一堂脸子,多的达100多面,少的70~80面,脸子多用白杨木雕成,根据戏文中的人物性格造型,雕刻精细,正侧面皆生动形象,一般有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俗称“五色相”。演员头戴面具,蒙以黑纱,向正前方仰视,可以通过蒙着的黑纱向外观看。地戏服装按戏中人所需,穿各色布袍,武装腰系两片简单的花边,穿战袍,背插四支花布制作的靠旗,武装有耳子和雉鸡毛,手持兵器长2尺余,而文将则无,只右手执扇,左手执巾帕。地戏唱腔和曲调较简单,挺拔高亢,没有弦乐伴奏,唱词有上、下之分,而唱腔却系单句关系,上下各异而非对答关系,由独唱者唱上句及下半句,合唱者唱最后4个字,独唱演员唱上句及下句的前6个字,每一句的尾音拖得很长。地戏伴奏乐器只有锣鼓,击音沉重,节奏变化少。地戏演出结束,要举行扫场仪式,然后封箱。扫场仪式中有祈祷吉祥、驱逐邪疫的唱词,穿插着崇神祭祀的仪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为极左思想所不容,跳戏的人一概被认为是“封、资、修”复辟活动,横遭取缔,戏班子统统被迫解散,面具、道具责令销毁,这段时期地戏将近灭迹。改革开放后,地戏得以复苏,名声大振。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