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602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文化事业
分类号: G127
页数: 6
摘要: 主要从管理机构、群众文化、文艺团体、民间文艺、传统工艺等几方面介绍了双堡镇的文化事业发展。
关键词: 民俗 文化 科技

内容

一、管理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60年代,农村文化事业由县级文化局或文教系统统一管理。70~80年代,农村文化事业由区分管文教卫生部门管理,到1991年建镇并乡、撤区后,双堡镇新建文化广播站,管理双堡镇文化事业。文化广播站属事业单位,隶属镇文卫股行政机构管理,建站时有4人,设站长1人负责主持工作。1996年增加到6人,设站长、副站长各1人。2002年镇文化服务中心已有9人,设副主任1人。
  二、群众文化
  明、清、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60年代初期,境内农村文化生活以传统的文艺项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利用农历正月间过春节时开展文化活动,白天“跳地戏”,晚上“玩花灯”。喜欢听书的老人三、五人集聚在一起听唱书《蟒蛇记》、《柳荫记》、《鹦哥记》等。青年人走村串寨,谈情说爱。老人们走亲访友,畅谈国事、家事。农民在一年辛勤劳动之后,利用春节期间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双堡镇属安顺边远镇,距离安顺城37公里,安顺京戏团按季节到农村演出,如端午节演《白蛇传》、七月七日演《鹊桥会》、中秋节演《嫦娥奔月》等传统神话剧。即便是农忙季节,爱好者们都提前安排农活,到镇内来看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时期,农民组织秧歌队跳秧歌舞,欢庆翻身解放。安顺县电影队巡回各村放影,各村组织放露天电影。“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大队都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由于绝大部分电影被禁止放映,放映活动冷冷清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传统的地戏、花灯戏、舞龙得到恢复。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1999年,除传统的文艺节目延续外,有的村还建有老年娱乐室。双堡镇所在地有老年娱乐室、游戏机室、电影院(1985年建,2002年拆)等娱乐场所,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三、文艺团体
  境内文艺团体共30个,涉及21个行政村,其中:传统地戏26个,演出戏本8个,花灯队1个,唢呐队3个,分别为花灯队有双堡花灯队、地戏有张官地戏队(2个)、左官地戏队(2个)、双堡地戏队、姨妈寨地戏队、花恰地戏队、火把寨地戏队、山京地戏队、水顾冲地戏队、下窝地戏队、塘山地戏队、猛度地戏队、鹁鸽地戏队、应当地戏队、大双堡地戏队、李苑地戏队、刘苑地戏队、膳马牛地戏队、仡佬寨地戏队、平寨地戏队、江西寨地戏队、小高堡地戏队、连屯地戏队、水塘地戏队、大毛其地戏队。戏本有《四马投唐》、《三国演义》、《大反山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说岳传》、《杨家将》、《五虎平南》。唢呐队有应当唢呐队、所坝唢呐队、平寨唢呐队。
  四、民间文艺
  (一)地戏
  地戏是农村独有的古老戏种之一,境内地戏始于明初调北征南、调北填南时期。《安平县志》记载,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花灯、地戏乐。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纂修的《贵州通志》卷之二十九中就有“士人所在多有之,盖历代之移民……,岁道则魈,屯村以为傩,男子妆饰如社火,击鼓以唱神歌,所至之家皆饮食之……”,所以在民间称“跳神”。《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时正月,腰围战裙,额戴假面,手持长矛,且唱且舞,所唱戏文东周列国、唐朝、宋朝故事,都属武戏。现双堡镇所跳戏目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反山东》、《四马投唐》等8个戏目,《薛丁山征西》戏目跳得较多。地戏是在露天地坝演出,场中安置一桌两椅“出马门”,与观众见面、角色分生、旦、丑、净,唱腔一样,只是表演不同,表演程序有亮相、持枪上马等,表演动作以打、杀、拼、刺为主,打斗动作激烈。地戏面具(脸谱)一堂戏需要一堂脸子,多的达100多面,少的70~80面,脸子多用白杨木雕成,根据戏文中的人物性格造型,雕刻精细,正侧面皆生动形象,一般有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俗称“五色相”。演员头戴面具,蒙以黑纱,向正前方仰视,可以通过蒙着的黑纱向外观看。地戏服装按戏中人所需,穿各色布袍,武装腰系两片简单的花边,穿战袍,背插四支花布制作的靠旗,武装有耳子和雉鸡毛,手持兵器长2尺余,而文将则无,只右手执扇,左手执巾帕。地戏唱腔和曲调较简单,挺拔高亢,没有弦乐伴奏,唱词有上、下之分,而唱腔却系单句关系,上下各异而非对答关系,由独唱者唱上句及下半句,合唱者唱最后4个字,独唱演员唱上句及下句的前6个字,每一句的尾音拖得很长。地戏伴奏乐器只有锣鼓,击音沉重,节奏变化少。地戏演出结束,要举行扫场仪式,然后封箱。扫场仪式中有祈祷吉祥、驱逐邪疫的唱词,穿插着崇神祭祀的仪式。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为极左思想所不容,跳戏的人一概被认为是“封、资、修”复辟活动,横遭取缔,戏班子统统被迫解散,面具、道具责令销毁,这段时期地戏将近灭迹。改革开放后,地戏得以复苏,名声大振。
  (二)唱花灯
  民间称玩花灯。在贵州,花灯分东、南、西、北路,各路花灯表演形式和腔调各异。双堡花灯属西路花灯,具有悠久历史。《续修安顺府志》礼俗卷中载:唱花灯,演唱都化妆男女若干人,男执扇,女执帕,相对边唱边舞,以月琴、二胡伴奏,词极俚俗,甚得民众欢迎。各地依次演完后,全班合演一场,演唱毕,接待之家酬以喜对。花灯表演多在夜间场坝子,演唱时间一般在春节到元宵节,有时延长到正月底,每个灯班20~30人不等,其中演出人员10~15人、勤杂人员10人左右。灯班为非职业性民间传统文艺组织,是一种融灯、歌舞剧为一体,集宗教祭祀、群众教育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传统的艺术。每当花灯班一出动,走向街头或场院时,随着一阵有节奏的锣鼓声,人们便会看见灯班队浩浩荡荡走来,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灯笼”。“灯笼”标志着演出水平,所以在造型工艺上十分讲究。常见的灯笼有排灯、宫灯、八卦灯、五角灯、扇灯、鱼灯、球型灯等,灯笼排列有序,带有政治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宫灯排首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以排灯排首,两个排灯各有毛泽东主席像和朱德委员长像。这些彩灯均用长竹秆挑之,每人举一个,排队进寨,首先参土地、参水井(在土地庙、水井前由领队人领唱,祷告平安、风调雨顺等吉祥如意的唱词),后才能进场。有时还要参“桌子”(考验智力的娱乐,在大方桌上摆上物品,以各种物品的性格名称组成一个句子成语,有的摆上俗语,揭出谜底,猜对后才得放行,猜不对会遭到起哄)。到演出场地,全体演出人员亮相名曰“踩场子”,唱些谦虚客气的话后再按演出顺序表演,每个节目演出人上场,由二胡伴奏“聊白”后,才到节目演出的正题,每个节目演出一般为四季、五更、十二月为段,每段以锣鼓、伴奏、亮扇子作为缓气时间,演出毕后全体演员出场齐唱,由领队人领唱,内容均是祝贺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词语,名曰“扫场”。
  花灯在民间源远流长,深受群众喜爱,其魅力在于花灯调子(节目内容)通俗易懂、欢快朴实、热情开朗、简练精当。编排者根据农村各个时期的观实生活内容,揭露、批判懒惰等不良丑恶现象,颂扬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如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的“赌钱骂五更”、“吹洋烟(吸鸦片)骂五更”、“懒汉过年”、“婆媳对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灯政治性强,如20世纪50年代以歌颂中国共产党、农民翻身解放、抗美援朝,宣传宪法、婚姻法、义务兵役、农业合作化、“大跃进”等为内容。60年代以人民公社化、三面红旗、毛泽东思想为主题。80年代改革开放,宣传联产承包责任制。90年代以市场经济、科技兴农、邓小平理论等为主题。以后时期以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
  (三)苗族跳花
  跳花的地点称“花坡”、“花场”。花坡有“豆豉寨花坡”,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是境内苗族开展传统文艺活动最热闹的时候。每年的二月十八,豆豉寨花坡上,傍晚,新苑苗族村村民提前一天,树起一棵大的“花树”,树上捆上冬青树或香樟树技叶,以示“四季长青,风调雨顺”,来年五谷丰登;另外还缀以各色花朵,使之应花树之名,树上还系上红色布带,以示喜庆。花树由父母健在、儿女均有、正派和有威信的苗族男子来立,花树是跳花时的中心地点。
  跳花有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表演时边吹芦笙边舞蹈,有跳、转、扭、蹬各种动作,有的是众人结伴而舞,有的则3个吹芦笙者舞于前,众人结舞于后。跳花时吹奏的芦笙曲称“跳花曲”,曲调前半部分固定,后半部分有“鹞子翻身”、“金鸡捡米”、“斗鸡舞曲”、“青蛙跳”、“上三步、让三步”等数十支曲调。跳花活动分“开场”、“正场”、“收场”3天。
  开场是跳花的准备,除立花树外,也是乡亲们云集的日子。求子心切的人家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毫不吝惜地捧出好酒,端出好茶,盛情接待亲朋和贵客,还有那些吹芦笙、跳舞唱歌的客人。主人家还为花树系上红布,以示求子,更主要的是请大家帮忙,作好准备,以待收场那天把花树抢来。至于今后真的得子,主人家更要盛情相酬了。
  正场这一天,跳花坡上人声鼎沸,笑声、歌声、鞭炮声不绝于耳,像赶大集一样,摆摊卖甘蔗、水果、百货、小吃、爆竹等,摊连着摊,十分热闹。苗族同胞们有的围成圈,有的站成组,在芦笙曲的引领下边歌、边舞、边转,整个跳花坡仿佛也跟着欢乐的人群转动起来。人群最热闹、最集中的地方是花树中心的地段,聪慧的苗族青年男女在这些过程中,与早物色到可心的人,通过歌声、眼神的暗示,退出热闹的人群,相约到较为僻静的地方去互诉衷情。
  收场的这一天,抢得花树的人们扛着树,吹着芦笙、唢呐,放着鞭炮,向着无子女的人家奔去,到大门前,领头者说些祝愿吉祥、发财致富、早生贵子、来年丰顺的话语,主人家迎客进门,心满意足,高兴地忙着款待贵客,寨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四)芦笙
  芦笙为苗族特有的演奏乐器,用6根竹管插入木制葫芦内,安装铜簧片为舌,长者6尺,短者1尺,每2尺配为一对,同一尺寸配对的称姐妹芦笙,不同尺寸配对的称子母芦笙。苗族中,男性几乎人人会吹芦笙,常在农闲时、喜庆时吹奏。芦笙曲分“走路曲”、“跳花曲”、“祭祀曲”三大类。走路曲供平时取悦或青年游玩时吹奏。芦笙还可吹奏芦笙词或情歌,芦笙词有“我来我游春”、“说起来唱起来”,情歌随意吹奏。“祭祀词”用于祭祀场合吹奏,包括打牛、开路、抬灵,有“别亲友”、“别故土”等曲,形式固定,以牛皮鼓伴奏,开丧场时以击鼓,1人或2人奏祭祀曲反向舞之。
  (五)唢呐
  唢呐为苗族民间常见的另一种乐器,唢呐嘴盘两部分为赤铜制成,嘴部为长约3寸、直径3分的细铜管,上有4道圆形铜箍作装饰,盘成喇叭状,包边焊接镌有花边图案。唢呐管系木制成,两头分别接嘴和盘,上有8个音眼(正七背一),唢呐是一长一短的2只配作1对,长者1尺5寸称“雌唢呐”,短者1尺2寸称“雄唢呐”,吹奏时用小铜钹和牛皮小鼓伴奏。唢呐常用于苗族和汉族的红白喜事吹奏,其乐声悠扬动听,悦耳感人。
  (六)吹木叶
  吹木叶是苗族、布依族青年活动中的情趣之一,在山野里吹奏以试探异性,彼此逗乐,或在赶集路上吹奏邀约对方谈心,或在晚上“向月亮”时吹奏。姑娘们听到小伙的木叶声后,便悄悄出来与小伙们谈情说爱。木叶一般以香樟树、冬青树和细叶材的叶为最好,吹出的声音清脆悦耳。木叶调多为小调,属于征调式,单舌尖而悠扬,音量高达八度以上。
  五、传统工艺
  境内民间传统工艺品种丰富多彩,如纺织、蜡染、刺绣等。
  (一)纺织
  纺织系汉、苗两族的传统工艺,清代以麻纺织为业。清朝后期,中原各省棉花输入境内,棉纺织业逐渐发达,出现很多男人耕田种地、女人纺绵织布的家庭。双堡镇有60%的村寨纺织,塘山乡大部分村寨有织布机,纺织成了当时农村的主要手工业,产品畅销紫云、平坝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顺有了纺织工业,农村纺织逐渐消失。20世纪60年代初期,因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纺织原材料缺乏,棉布实行定量供应。1961年下半年,塘山村的织布机恢复启动,利用长途贩运的纱线加工成土布,缓解当时棉布供应紧张的局面。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纺织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被制止。
  (二)蜡染
  《后汉书》载:南蛮“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贵州通志》载:“用蜡绘花于布面染之,则花纹如绘”。境内的蜡染图文多彩,其图案花纹有鸟、鱼、花卉、蝙蝠等,多是寄托美好愿望的吉祥物,体现了少数民族妇女在设计图案底样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蜡染工艺之所以“古风犹存”,是因为它无须依赖外部环境,工具可自制,染料可自采,黄蜡可自提,图案可自描,场地不受限制。
  蜡染的染料以蓝草为主,通过一定工艺手段制成“蓝靛”。蜡染过程分为6个步骤,先将布料搓揉漂洗干净,接着钩描出图案的底样,然后用特制的铜质“蜡刀”代笔,醮上已融化的蜡,点划在图纹上,之后放入染缸作色,最后经过水煮,使蜡脱离,将染过并脱蜡后的布料反复漂洗,而原来被蜡封住的图案则清晰地显现出来。
  (三)刺绣
  苗族有刺绣、绒绣等。以绸缎或蓝、白布作底布,画上图案,以彩色丝绒依图绣成。刺绣是苗族妇女、儿童衣饰及家庭用品的装饰,苗族姑娘的盛装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绣成。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