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教职工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6007
颗粒名称: 十七、教职工队伍
分类号: G527
页数: 4
摘要: 主要从教师队伍的发展、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经济待遇、教师培训等几方面介绍了教职工队伍。
关键词: 教育 教学 教师

内容

(一)教师队伍的发展
  民国时期,境内私塾学堂办得最多时为17所,私塾教师为17人。公立学校最多时间为5所,教师为3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双堡镇内有学校5所办有班级14班,学生350人,教师11人。1953年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镇内各村寨群众办学积极性高涨,新开班办学的学校逐年增加。到1959年,学校数已发展到10所,共36班,学生1237人,教师40人,教师人数比解放初期增加了4倍。1960~1962年连续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境内的部分学校也随之停办。1963~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好转,原停办的学校又都陆续开班上课。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镇内的三所中心完小和五所村级小学都先后开办初中班,这时期,镇内办班学校共21所,76班,2850名学生,公办教师为79人,民办教师为67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把教育纳入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到1999年,双堡镇的65名民办教师已先后选招为公办教师,经济上享受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2002全镇办学校点共18所,共113班,学生4097名,教职工156人。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受“家有五斗粮,不为教书郎”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境内从事私塾执教的人,大都是身份低下的不得志者。即便是民国时期在公立学堂任教的教师,工作也得不到保障,社会地位也比较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教育部部长马叙伦于1952年签署政令,明确教育工作为革命工作,教师的工作得到肯定,社会地位得到提高。1957年,由于再次“反右”斗争,部分教师被说成走“白专”道路,导致教师不敢大胆钻研业务。以后的历次运动,教师受到冲击。1965年“四清”运动,有的教师被列为清查对象;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有的遭批斗,称知识分子为“臭老九”;1968年,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教师定期汇报思想,接受再教育;1974年,学校中反师道尊严。这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不少教师身心受到伤害,多数教师不敢大胆工作,教师的社会地位受到严重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被列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教师的社会地位从改造对象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之一。1978年至1979年间,分别对1950~1966年“反右派”、“反右倾”、“四清”、“文化大革命”中在教师队伍中造成的冤、假、错案进行复查平反。对从事30年教学工作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大力宣传教师光荣。1980~1984年,自下而上开展评优活动。1985年,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的节日,在社会上开展全民尊师重教活动,并在教师队伍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积极培养教师入党。此后,党和国家把教育纳入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教育,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教师的经济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师的工资每月都有保障,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逐步得到提高。1982年,国家首先对教师工资进行调资。1984年,国家对教职工增发洗理费、报刊费和知识分子补贴。1985年理顺教师工资。1987年增发教育行业工资,人均普增10%。增发行业工资后,教职工的基本工资比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略有提高。1988年,首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完成后,任职教师按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领取相应的工资,教师工资相应提高。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职称评聘工作的常规化和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的发放,教师中领取中级职称工资的人数逐渐增多。到2002年,双堡镇领取中级职称工资的教师人数已达43人,教育成了受社会各届羡慕的职业。
  民办教师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于70~80年代,民办教师的工资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解决。“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每人每月补助6元,1978年为8元,1982年增为12元,1985年增为22元,1988年小学教师增为36.67元,中学教师增为40.33元。民办补助部分由村或学校解决,各校开支不尽相同。1986年后,国家开始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之后逐年选招部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到1999年,除2名民办教师因其他原因没有选招为公办教师外,其余65名民办教师已先后选招为公办教师,享受公办教师同等的经济待遇。
  (四)教师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教师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工作。1952年,县集中全县教师培训卫生防疫知识。1956年,为大力推广普通话,县教育局组织全县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学习。1960年,为提高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县教育局组织全县教师在城关二小进行业务培训。1974年,县教育局组织各校校长参加学校管理能力培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教师的师德、文化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师德教育和提高文化业务素质,1982年,安顺县教育局拟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以业余自学、电大学习、短期集中培训和离职进修等方式,加强教师培训工作。1983年,双堡镇三所中心完小分别组织本片区的全体教师,利用署假,集中培训,随后参加全省统一进行的“教材教法进修”考核。以后三年都继续组织“教材教法”考核,未合格的教师继续培训。1984年,推荐3名教师离职到安顺教育学院进修。1989年,部分教师参加全国统一的“专业合格证”资格考核,37名教师参加中师函授学习。1994年,推荐4名教师到贵州省教育学院进修。从1990~2002年,为提高全镇教师的合格学历,7名教师先后参加了“三沟通”的在职进修,5名教师参加了“卫电师专”学习,79名教师参加了安顺师专专科学历的在职培训,使全镇小学教师合格率达96%,初中教师合格率达100%。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