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等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980
颗粒名称: 二、初等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8
摘要: 主要从民国时期的初等教育、1949~1966年的小学教育、“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教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小学教育和部分学校简介等方面介绍了双堡镇的初等教育。
关键词: 教育 教学 学习

内容

(一)民国时期的初等教育
  民国期间,双堡镇内大部分村寨都办有私塾学堂,时间持续较长的有鹁鸽、塘上、所坝、塘山、平寨、仡佬、上马牛、山京、花恰、双堡、张官、左官、姨妈寨、大双堡等村寨。私塾学堂大都以《唐诗》、《宋词》等为教材。在此期间,公立学校也陆续在一些村寨兴起,取代了私塾学堂。民国10年(1921年)山京村开办公立小学,校址设在山京大庙,校名为“山京国民小学”。张作凡任校长,设一至六年级6个班,教师2人,学生50余人。后于民国30年(1941年),改校名为“山京短期小学”,属当时安顺县仅有的14所短期小学之一。民国23年(1934年),双堡村开办公立小学,校址在双堡大庙,校名为“安顺县第四两级小学”,舒瑞贞任校长。民国25年(1936年),国民政府实施新教育纲领,划定新学区,每一学区设一所中心小学。全县设中心小学17所,双堡小学属双堡学区的中心小学,校名为“双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同年,平寨村开办公立小学,校址在平寨大庙,校名为“平寨初级小学”。民国27年(1938年),双堡小学迁校址到张官村大庙办学。民国30年(1941年)又迁部分班级回双堡大庙办学,改校名为“双堡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属当时安顺县21所中心国民学校之一。未迁出的班级仍以张官村大庙为校址,继续开班办学,校名为“双堡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1年(1942年),上马牛村开办公立小学,校址在上马牛村大庙,校名为“海山国民小学”,刘政齐任校长,设一至六年级六个班,学生150余人。民国34年(1945年),花恰村开办国立小学,校址在花恰村大庙,校名为“杨武乡第九保国立小学”,李大智任校长,开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等课程。
  (二)1949~1966年的小学教育
  1949年11月,安顺县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根据安顺县教育的实际情况,将全县划分为16个学区,乡村每个学区设一所中心小学,每校选取一至二个班实行“五年一贯制”的新学制。双堡小学属双堡学区的中心小学,校址在张官村李家祠堂,张荣贤任校长。
  1953年后,双堡镇各村利用庙宇、祠堂、公房及没收的房屋作校舍,兴办民办小学。这一年,境内有民办小学8所。到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各村寨更是大办学校。这期间,境内除少数因人户太少的自然村寨未开办学校外,其余的村寨都办起了学校。到1960年,全镇除不具备条件的盲、聋、哑儿童外,其他的适龄儿童已全部进校学习,出现了双堡有史以来普及初等教育的一个高峰。
  1961年,因遭受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对小学教育进行调整,双堡镇个别村寨小学停办,其他学校仍继续开班上课。
  1964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安顺县政府强调农村办教育,发展二步制、半日制学校。双堡镇原停办的村寨小学,又都恢复开班上课。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教育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的教学计划被打乱,原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被取消,学习《毛主席语录》,背诵“老三篇”和唱“语录歌”,取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双堡镇所属的双堡、江平和塘山3所中心小学的校长以革委会主任称谓。1970年,各校按“学制要缩短”的指示,改小学学制为五年,运用省编教材教学。从1971年开始,公社、大队、小队各级投工投劳建校舍,境内的民办小学又迅速地发展起来。到1974年,双堡镇内小学已发展到21所。这期间,为达到县“读初中不出公社”的要求,镇内的双堡、江平、塘山3所中心完小先后开办了戴帽初中班,张官、花恰、张溪、所坝、塘上等5所村级完小也先后办了戴帽初中班,各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逐步走向正常。但由于进行“教育革命新尝试”,运用的省编教材不断更换版本,学校中不断反“师道尊严”、学“白卷英雄”,长期取消考核和升学考试制度等等,受这些诸多因素的影响,故只偏重了数量的发展,忽视了办学质量的提高。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小学教育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从1977年开始,各校加强教育管理,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教育管理制度,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考核,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1980年,使用国家统编的小学教材。1981年,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调整、改革、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安顺县人民政府制定的以调整为基础的教育方案,双堡镇从1983年开始至1995年,先后有3所中心完小和5所村级完小实行“脱帽穿鞋”,砍掉了初中班,合并了双青、石门、水故村、大坝、大洼子、下垄等教学点,使双堡镇的办学规模和校点的布局更趋于合理。1984年,公社中心小学改名乡(镇)中心小学。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双堡镇教师走村串寨,动员学生入学。1986年,双堡镇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54%,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1988年,境内各学校完成了五年制到六年制的过渡,全部实行六年制教育。此后,国家把教育纳入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净化育人环境,经过10多年的巩固发展,到1998年,双堡镇顺利实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截至2002年,双堡镇有中心完小3所,9个村级完小,6个教学点,共113个班,在校学生4097人。
  (五)部分学校简介
  1.双堡小学
  民国23年(1934年),安顺县开办第四两级小学,校址在双堡场坝大庙内。民国27年(1938年),学生增多到300余人,迁校址张官村大庙。民国30年(1941年),又迁部分班级回双堡大庙办学,改校名为双堡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6年(1947年),原校长刘英泰(后任城北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因从事中共地下工作被国民党逮捕,学校停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安顺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复办了双堡小学,属双堡学区,以张官李家祠堂为校址,学生200余人。1960年,迁校址到双堡青龙山下办学。此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1972年增办初中班(1983年停办),全校学生800余人,教职工30人。1981年增办幼儿园(1997年分出独立建园)。1993年复办初中班(1995年并入双堡中学)。2002年,办班规模已发展到24个班,学生1156人。
  双堡小学是一所具有革命斗争历史的学校,民国时期,中共安顺地下党负责人之一刘英泰曾任该校校长,中共地下党员朱桂林、王权超曾先后任过该校教员,并开展中共地下工作。民国末年,中共安紫长边区领导小组曾以该校为活动据点,在此召开“双堡会议”,研究武装斗争问题。
  民国时期历任校长:舒瑞贞、全正免、杨荣虞、刘英泰、张攀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校长:鲍吉荣、张荣贤、杨国楷、陈杰、李德方、王维祥、李登高、方定基、王廷国、罗景超、杨华庆、吕恩贤。
  2.江平小学
  江平小学的前身是海山国民小学,创办于民国31年(1942年),校址设在上马牛村大庙内,设一至六年级6个班,学生150余人,刘政齐任校长。1948年后,由朱治国接任校长,直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1年改校名为上马牛小学,朱治国暂任校长,随后由张荣贤任校长,周祖宇任教导主任。1954年,迁高小并入双堡小学,只办初小,焦荣鑫任负责人。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江平公社所在地仡佬村新建中心完小,定名江平小学,招收一至六年级学生。1970年增办初中班(1980年停办)。1992年,安顺县教育局拨款3万元,地方集资4万元,增建教学楼一栋,共6个教室。2002年,学校设教学班6个,学生210人,教职工11人。
  民国时期历任校长:刘政齐、朱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校长:张荣贤、杨志昌、李登高、张启荣、程鹏、高增友、田文学、郭兴贵、杜春伦。
  3.塘山小学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群众办学积极性高涨,投工投劳建校舍。于是,一栋五间石木结构的教学用房在新塘山村对门坡上建成,当年招收适龄儿童120多人,由4名民办公助教师执教,正式开班上课。这就是最初的塘山小学。1960年,由于严重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塘山小学也随之停办。1963年,农村经济出现好转,新塘山村利用民房,招收一、二年级的儿童办复式班,由1名教师执教。之后,学生逐渐增多,搬入对门坡原建校舍上课,学校由此不断巩固和发展起来。到1972年,学校已发展到9个班,315名学生,13名教职工,还增办了初中班(1993年停办)。1965~1971年,在原教学用房两边先后增建砖木结构的厢房。1990年,安顺市教育局拨款7万元,群众集资4万元,新建教学楼一栋,共8个教室,2个办公室。1997年,学校又筹资打了操场的水泥地皮,修建了围墙、校门和旗台,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观。2002年,学校办班规模已为10个班,431名学生,教职工22人。
  历任校长(负责人):吴庭玉、舒志臻、柏怀忠、王安成、张启荣、程忠安、王安全、柏承忠。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