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97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25
摘要: 主要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等方面介绍了双堡镇的教育发展。
关键词: 教育 教学 学习

内容

一、学前教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顺县人民政府把“适当发展幼儿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调整的重点之一,并成立了相应的幼儿教育领导小组,拟订了由“妇联牵头,教育部门主办,各单位配合”的工作方案。1980年9月,双堡小学校长王廷国、教导主任周正利用双堡大队公房,聘请左良芬担任幼儿班教师,招收双堡、石门两个行政村及双堡镇所属各机关单位4~6周岁儿童,开办了第一个学前班。此后,一直到1984年,仍由左良芬招收学前班儿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1984年9月,安顺市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李德兰分配到双堡小学工作,成为双堡镇第一位公办幼儿教师。这一年,双堡小学在校内正式设幼儿班,把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正常开展工作。
  1987年,安顺市幼儿师范学校又有三位毕业生分配到双堡小学任教,充实和加强了双堡小学幼儿教育工作力量。此后,从1988~2002年,双堡镇辖区内的三所中心完小和大部分村级完小也都先后办起了学前班,班级数从创办时的一个班发展到了七个班,学前班人数从创办时的36人增加到356人,教师人数从创办时的1人增加到13人。
  1996年6月,双堡镇政府投资80万元,筹建双堡幼儿园,并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1997年,双堡小学学前班迁出,双堡幼儿园正式挂牌招生,分大班、中班、小班三个类别招收4~6周岁儿童,李德兰任园长,教师9人,当年招4个班,共97名学生。从此,双堡镇的学前教育步入了正规渠道,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双堡幼儿园办班规模为4个班,152名学前儿童,9名教职工。
  198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幼儿教育纲要》,规定幼儿教育内容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大班每周上课12节,中班11节,小班6~8节。1985年出版发行使用的教材有语言、常识、计算、体育、美术、音乐等。1987年组织编写的学前班课本有语言、常识、计算、美工4种。
  二、初等教育
  (一)民国时期的初等教育
  民国期间,双堡镇内大部分村寨都办有私塾学堂,时间持续较长的有鹁鸽、塘上、所坝、塘山、平寨、仡佬、上马牛、山京、花恰、双堡、张官、左官、姨妈寨、大双堡等村寨。私塾学堂大都以《唐诗》、《宋词》等为教材。在此期间,公立学校也陆续在一些村寨兴起,取代了私塾学堂。民国10年(1921年)山京村开办公立小学,校址设在山京大庙,校名为“山京国民小学”。张作凡任校长,设一至六年级6个班,教师2人,学生50余人。后于民国30年(1941年),改校名为“山京短期小学”,属当时安顺县仅有的14所短期小学之一。民国23年(1934年),双堡村开办公立小学,校址在双堡大庙,校名为“安顺县第四两级小学”,舒瑞贞任校长。民国25年(1936年),国民政府实施新教育纲领,划定新学区,每一学区设一所中心小学。全县设中心小学17所,双堡小学属双堡学区的中心小学,校名为“双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同年,平寨村开办公立小学,校址在平寨大庙,校名为“平寨初级小学”。民国27年(1938年),双堡小学迁校址到张官村大庙办学。民国30年(1941年)又迁部分班级回双堡大庙办学,改校名为“双堡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属当时安顺县21所中心国民学校之一。未迁出的班级仍以张官村大庙为校址,继续开班办学,校名为“双堡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1年(1942年),上马牛村开办公立小学,校址在上马牛村大庙,校名为“海山国民小学”,刘政齐任校长,设一至六年级六个班,学生150余人。民国34年(1945年),花恰村开办国立小学,校址在花恰村大庙,校名为“杨武乡第九保国立小学”,李大智任校长,开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等课程。
  (二)1949~1966年的小学教育
  1949年11月,安顺县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根据安顺县教育的实际情况,将全县划分为16个学区,乡村每个学区设一所中心小学,每校选取一至二个班实行“五年一贯制”的新学制。双堡小学属双堡学区的中心小学,校址在张官村李家祠堂,张荣贤任校长。
  1953年后,双堡镇各村利用庙宇、祠堂、公房及没收的房屋作校舍,兴办民办小学。这一年,境内有民办小学8所。到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各村寨更是大办学校。这期间,境内除少数因人户太少的自然村寨未开办学校外,其余的村寨都办起了学校。到1960年,全镇除不具备条件的盲、聋、哑儿童外,其他的适龄儿童已全部进校学习,出现了双堡有史以来普及初等教育的一个高峰。
  1961年,因遭受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对小学教育进行调整,双堡镇个别村寨小学停办,其他学校仍继续开班上课。
  1964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安顺县政府强调农村办教育,发展二步制、半日制学校。双堡镇原停办的村寨小学,又都恢复开班上课。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学教育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的教学计划被打乱,原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被取消,学习《毛主席语录》,背诵“老三篇”和唱“语录歌”,取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双堡镇所属的双堡、江平和塘山3所中心小学的校长以革委会主任称谓。1970年,各校按“学制要缩短”的指示,改小学学制为五年,运用省编教材教学。从1971年开始,公社、大队、小队各级投工投劳建校舍,境内的民办小学又迅速地发展起来。到1974年,双堡镇内小学已发展到21所。这期间,为达到县“读初中不出公社”的要求,镇内的双堡、江平、塘山3所中心完小先后开办了戴帽初中班,张官、花恰、张溪、所坝、塘上等5所村级完小也先后办了戴帽初中班,各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逐步走向正常。但由于进行“教育革命新尝试”,运用的省编教材不断更换版本,学校中不断反“师道尊严”、学“白卷英雄”,长期取消考核和升学考试制度等等,受这些诸多因素的影响,故只偏重了数量的发展,忽视了办学质量的提高。
  (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小学教育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从1977年开始,各校加强教育管理,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教育管理制度,重视学生学习成绩考核,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1980年,使用国家统编的小学教材。1981年,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教育“调整、改革、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安顺县人民政府制定的以调整为基础的教育方案,双堡镇从1983年开始至1995年,先后有3所中心完小和5所村级完小实行“脱帽穿鞋”,砍掉了初中班,合并了双青、石门、水故村、大坝、大洼子、下垄等教学点,使双堡镇的办学规模和校点的布局更趋于合理。1984年,公社中心小学改名乡(镇)中心小学。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双堡镇教师走村串寨,动员学生入学。1986年,双堡镇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5.54%,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1988年,境内各学校完成了五年制到六年制的过渡,全部实行六年制教育。此后,国家把教育纳入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净化育人环境,经过10多年的巩固发展,到1998年,双堡镇顺利实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截至2002年,双堡镇有中心完小3所,9个村级完小,6个教学点,共113个班,在校学生4097人。
  (五)部分学校简介
  1.双堡小学
  民国23年(1934年),安顺县开办第四两级小学,校址在双堡场坝大庙内。民国27年(1938年),学生增多到300余人,迁校址张官村大庙。民国30年(1941年),又迁部分班级回双堡大庙办学,改校名为双堡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民国36年(1947年),原校长刘英泰(后任城北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因从事中共地下工作被国民党逮捕,学校停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安顺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复办了双堡小学,属双堡学区,以张官李家祠堂为校址,学生200余人。1960年,迁校址到双堡青龙山下办学。此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1972年增办初中班(1983年停办),全校学生800余人,教职工30人。1981年增办幼儿园(1997年分出独立建园)。1993年复办初中班(1995年并入双堡中学)。2002年,办班规模已发展到24个班,学生1156人。
  双堡小学是一所具有革命斗争历史的学校,民国时期,中共安顺地下党负责人之一刘英泰曾任该校校长,中共地下党员朱桂林、王权超曾先后任过该校教员,并开展中共地下工作。民国末年,中共安紫长边区领导小组曾以该校为活动据点,在此召开“双堡会议”,研究武装斗争问题。
  民国时期历任校长:舒瑞贞、全正免、杨荣虞、刘英泰、张攀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校长:鲍吉荣、张荣贤、杨国楷、陈杰、李德方、王维祥、李登高、方定基、王廷国、罗景超、杨华庆、吕恩贤。
  2.江平小学
  江平小学的前身是海山国民小学,创办于民国31年(1942年),校址设在上马牛村大庙内,设一至六年级6个班,学生150余人,刘政齐任校长。1948年后,由朱治国接任校长,直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1年改校名为上马牛小学,朱治国暂任校长,随后由张荣贤任校长,周祖宇任教导主任。1954年,迁高小并入双堡小学,只办初小,焦荣鑫任负责人。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江平公社所在地仡佬村新建中心完小,定名江平小学,招收一至六年级学生。1970年增办初中班(1980年停办)。1992年,安顺县教育局拨款3万元,地方集资4万元,增建教学楼一栋,共6个教室。2002年,学校设教学班6个,学生210人,教职工11人。
  民国时期历任校长:刘政齐、朱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校长:张荣贤、杨志昌、李登高、张启荣、程鹏、高增友、田文学、郭兴贵、杜春伦。
  3.塘山小学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群众办学积极性高涨,投工投劳建校舍。于是,一栋五间石木结构的教学用房在新塘山村对门坡上建成,当年招收适龄儿童120多人,由4名民办公助教师执教,正式开班上课。这就是最初的塘山小学。1960年,由于严重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塘山小学也随之停办。1963年,农村经济出现好转,新塘山村利用民房,招收一、二年级的儿童办复式班,由1名教师执教。之后,学生逐渐增多,搬入对门坡原建校舍上课,学校由此不断巩固和发展起来。到1972年,学校已发展到9个班,315名学生,13名教职工,还增办了初中班(1993年停办)。1965~1971年,在原教学用房两边先后增建砖木结构的厢房。1990年,安顺市教育局拨款7万元,群众集资4万元,新建教学楼一栋,共8个教室,2个办公室。1997年,学校又筹资打了操场的水泥地皮,修建了围墙、校门和旗台,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观。2002年,学校办班规模已为10个班,431名学生,教职工22人。
  历任校长(负责人):吴庭玉、舒志臻、柏怀忠、王安成、张启荣、程忠安、王安全、柏承忠。
  三、中学教育
  (一)戴帽初中班
  1958年,双堡小学(校址张官村大庙前左侧)开办初中班,当年招收学生83名,分两班上课。1959年,继续招收两班学生84人。1960~1962年,连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初中班随之停办。1964年后,国民经济逐渐好转,到1972年,根据“读初中不出公社”的精神,双堡镇所属的双堡小学、塘山小学、江平小学这三所中心完小和张官、花恰、张溪、所坝、塘上等村级完小先后开办初中班,于198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教育“调整、改革、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安顺县人民政府制定的以调整为基础的教育方案实施后,陆续实行“脱帽穿鞋”,将初中班砍掉。
  (二)双堡中学
  双堡中学于1974年筹建,学校占地20余亩,修建运动场1个。1975年正式招生,当年设初一、高一各1个班,学生130人。第二年起只招高中,每年招生4个班,200人。1982年停止高中招生。第二年试办高中职业班,开设农作物栽培专业,招生1个班,50人。1984年学校一分为二,高中职业班分出设置双堡农业中学。1987年,中共双堡区委和区公所发动群众集资3.5万元,县教育局拨款5万元,加上学校自筹部分资金,新建教学楼1幢,砖混结构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至1988年,初、高中毕业生达2000余人。当年,办班规模已达13个班,学生919人,教职工35人。1993年,双堡镇政府进行小区规划,征用了学校操场沿路一排建起了镇政府家属宿舍。1995年,学校筹建了28个沿街铺面,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2000年,学校新建教学楼1栋,共9个教室,厕所1个,校园绿化有了较大改观。2002年,学校成为贵州省第二期义教工程项目学校,购置了电脑30台,建起了电脑室,增设了办公电脑2台,使教学设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年设班额15个班,学生为903人,教职工39人。
  历任校长:王维祥、李顶民、王隆中、罗井林、戴福全、王文元、吴智才、刘昌林。
  四、职业技术教育
  大坝农中是1958年原双堡区创办的第一所职业中学,校址在原江平公社大坝村,故名大坝农中。当年招生1个班50多名学生,教职工6人。学校除开设普通中学的全部课程外,还开设贵州省农业厅编印的《农业基础知识》课,学生采取半耕半读,种试验田、试验地。1959年,迁校址到梅旗公社六月关办学,学生发展到100多人,教职工8人,由邱世和任负责人。1961年,国家经济困难,教育调整,六月关农中“下马”解散。1965年,农村经济逐渐好转,双堡区恢复办双堡农中,后与建工部401公司联办,改校名为建工部401工读中学,校址设在左关村沙子关,故又称沙子关农业中学。当年招收学生2个班100余人,教职工7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停课串联,至1968年学校停办。
  1981年后,国家对中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84年,安顺县教育局颁发《加强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因地制宜积极地发展职业教育》文件,经过安顺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批准,兴办双堡农业中学,开设高中班,设养鱼、酿造、天麻种殖三个专业,后增加开设烤烟专业。县烟草专卖局录用双堡农中毕业学生25名,任农村农牧业技术员。学校早期毕业(结业)生,部分已成为农村基层技术骨干,或运用所学知识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
  五、成人教育
  (一)扫盲
  1957年,开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扫盲。1960年、1961年、1962年三年连续遭受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扫盲工作随之停止。1963年,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扫盲工作得到重视,扫盲工作又出现一次高潮。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扫盲工作也随之停止。1974年后又恢复扫盲。1976年转为政治夜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县建立工农教育委员会,公社配备农教管理机构,学校配备农教专干,把农民扫盲工作作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堡镇村村都开办扫盲班,由各村小民办教师担任授课教师,做到“日校办夜校,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两教一肩挑”。各村小学教师白天教孩子,晚上教大人,组织全镇的文盲、半文盲农民进行脱盲教育。扫盲班在每年的2~4月开班,8~10月组织验收,对合格学员发给脱盲证书(合格证书)。经1984年安顺市政府组织验收和1987年省、地农民教育验收小组组织验收,双堡镇都达到“基本无文盲”标准。此后的几年,全镇扫盲工作转入巩固、提高阶段。1992年后,转入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时期。1997年,经地区行署组织验收,双堡镇属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镇,批准为“两基”工作基本合格单位。
  (二)农民技术培训
  1992年高标准扫盲之后,农民扫盲工作转为巩固提高阶段,成人教育主要以培训农业科技为主,继续扫除剩余文盲。1993年,双堡镇建立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在继续扫除剩余文盲的同时,把巩固和提高农民扫盲成果的工作,转入到培训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增强农民创收意识和增加农民经济效益方面。截至2002年10月,全镇已办农民文化技术培训班23期,培训项目达17个,培训人员达25700人次,使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工作落实到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促进了双堡镇经济的发展。
  六、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部分,双堡镇一向都很重视。对刚组织入学的儿童,教师如果凭直觉发现有可能属“三残”儿童的孩子,都要把情况反映给学校,并配合学校向孩子的父母作思想开导工作,送其到医院测查鉴定。对通过测查鉴定的“三残”儿童,都安排随班就读,落实专门的辅导教师,并建立特教档案,对其进行因人施教。从1990年到2002年,全镇的77名“三残”儿童都全部组织入学。目前,有32名已读完小学,进入初中学习,还有45名仍在小学学习。
  七、思想品德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学校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这“五爱”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然后按照国家大政方针的需要,逐年又注入新的内容。如:1952年,为配合“抗美援朝”运动,增加“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1953年,对学生进行“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教育,鼓励学生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4年,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教育。1955年,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守则》。1957年,增加“又红又专”、“共产主义理想”和“保持光荣的革命传统”的教育内容。1958年,进行“三面红旗”(即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教育。1960年,对学生进行“学习刘文学,做毛主席的好孩子”教育。1963年,在学生中认真开展“学习雷锋叔叔”活动。1966年后,对学生进行“学工、学农、学军”教育,开展“革命大批判”和“破四旧”、“造反有理”活动。1973年,批“师道尊严”,学习“张铁生和黄帅”。1974年,开展“批林批孔批苏修”活动。1977年,对学生进行“新长征”教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始终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进行。1979年,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1981年,贵州省教育厅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学生政治工作的意见》,学校对学生普遍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1982年,以“五讲四美”(即讲文明、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讲纪律、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争当“红花少年”,创建“红花中队”为主要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1983年,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各校建立升降国旗制度,开展“学雷锋”、“学张海迪”活动。1984年,开展学习“舍己为人的小英雄韩余娟”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1985年,对学生进行“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普法教育。1986年,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树理想、做主人”活动。1987年,对学生进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学校始终以“五爱”、“五讲四美”、“四有”为核心内容,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德育工作的决定》、《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普法知识,把德育工作始终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作为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八、教学工作
  民国时期,境内的私塾学堂,大都采取“先生讲、学生听”、“先生教、学生读”的注入式方法组织教学。公立学校起步晚,受县城公立学校教学方法影响,一般采用杜威实用主义教学方法(即“五段式教学方法”)进行,即:一、引起动机(用实物、故事或旧知识引起学生兴趣);二、决定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课文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三、进行新课;四、复习旧课;五、布置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在各类学校中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1952年,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国家教育部颁发《小学教育教程规定》草案,规定:“一、实行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二、以上课教育为基本形式。三、启发儿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课内课外配合进行”。各校组织教师,认真讨论备课,掀起备课热潮。1953年,学校成立教研组,制定各科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班级制定班务计划,并组织教师学习苏联教育理论(包括凯洛夫的教育学),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做到“不备好课,不上课堂”。1954年,大力推行直观性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课文易于理解和巩固记忆。1955年,在教师中反复强调“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并采纳苏联教育家普希金教学法,按“五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即: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三、进行新课;四、巩固新课;五、布置作业。1956年,各学校普遍推广普通话,应用普通话教学。1957年,各校认真贯彻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根据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示,各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1959年,各学校抓集体备课,抓批改作业,要求进度统一、目标统一、作业统一。1962年,各学校提倡教学工作要讲究实效,反对形式主义,认真抓好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教学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精讲多练,课堂所学东西要求当堂消化。1964年,各学校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指示,要求教师上课要克服“满堂灌”,课要讲得少一些、好一些、精一些。1965年,各校认真贯彻毛泽东的“七·三指示”,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部分教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批斗,这时期的教学秩序混乱,学校都“停课闹革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教师被打成“臭老九”,正常教学工作被打乱。1968年,各校“复课闹革命”,请贫下中农上讲台,给学生讲家史、村史,安排学生到田间地头上课。1972年,课堂教学工作得到逐步重视,在双堡、江平、塘山3所中心完小统一安排下,开展教学教研工作。1974~1975年,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张铁生、“白卷英雄”和湖南“马振扶事件”的影响,教师出现厌教情绪,实行“开卷考试”,学生学习成绩受影响;批“师道尊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挫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校重新重视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认真抓学生扎实的基础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强调精讲多练。1983年,教育部门对教师进行“教材教法”考核,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抓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此后的十几年,各校的教学工作始终围绕“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四十分钟、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展教学教师工作。90年代后,教学工作围绕抓“两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而进行教学,小学取消升学考试,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九、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
  (一)学制
  县办公立学堂后为初等四年、高等四年,民国初又执行“壬戍癸丑”学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的四、二”分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沿用四、二分的六年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双堡中学停招,小学校学制混乱。1970年为五年制,取消初小与高小分段。为执行贵州省教育厅六年制教学计划,1981年后境内小学从五年制过渡到六年制。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
  清末,境内初等小学课程设置为讲经、修身、体操、中国文学、算术、地理、历史、格致、随意等,高等学堂为讲经、修身、国文、算术、地理、历史、格致、随意、体操、品行等。北洋政府期间乡村中私塾课程设置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千家诗》等。程度高的读“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小学按国家教育计划开课,1950年开设的有讲课、书法、笔算、珠算、唱游、劳美、作文、社会、地理自然、政治常识、卫生、音乐、历史、算术等,每周31节。1952年、1955年国家教育部调整减少8科。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的几年中没有统一的课程,境内各小学以《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教材,正规的学校安排有政治、语文、数学、军体、革命文艺等,学制为五年制。“文化大革命”后由五年制过渡为六年制。境内学校课程安排按国家规定执行,但有些村小在80年代仍有复式班教学,由于人力物力的条件不具备,有的课程开不齐或有减少课时的现象。90年代后,政府加大各种投入,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课程设置一律按国家计划执行。
  各阶段课程设置列表如下:
  十、教材
  民国时期,境内的私塾学堂,大都以《百家姓》、《三字经》、《幼学》、《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为教科书。公立学校开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自然、,图画、唱歌、体育等科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年使用国家新编的教材,即语文、算术、美术、音乐。1963年增加省编的应用文。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材以《毛主席语录》、《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毛主席诗词》和党中央的指示为小学教科书。1968~1969年,使用省编的语文、算术、珠算等教材,把体育课改称军体课或叫军训课。1970~1972年,使用省编中九年一贯制教材。1980年,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一教材。1983年,使用国家新编的中小学统一教材。1988年至2002年,各中小学统一使用国家统编的十二年制教材。
  十一、学校卫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把学校卫生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逐步走上正常运行的轨道。根据国家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的指示,双堡镇各中心学校,均安排一名领导分管学校卫生工作,各校建立卫生制度,各班订立卫生公约,每天坚持对教室、厕所、活动场所进行一次认真打扫。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部疾病“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长期对学生进行勤剪指甲、勤洗衣服、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的东西、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教育。认真执行国家卫生部等八个单位《关于中小学保护视力办法》,把保护学生视力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组织学生坚持做眼保健操,注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工作,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为10小时,初中生每天为9小时)。各级卫生部门也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发放预防各类疾病的药品或给学生打预防针,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十二、体育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双堡镇各校的体育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围绕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和提出的明确要求开展工作。教学中,认真贯彻毛泽东“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示,采取课堂训练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平时训练和竞赛活动相促进的方式,围绕学生的健康发展,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1954年,在学校教育中,认真宣传体育的重要性,把体育工作作为活跃学校气氛、丰富学生在校生活、培养学生健康体魄、训练学生体育技能技巧的重要内容安排体育教学,把“身体好”作为评选“三好”学生的条件之一。1978年,各学校根据国家教委要求,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教学。1982年,国务院重新修订《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各校开展教学“达标”活动,体育教学得到加强。各校严格按照标准,组织学生对广播体操、儿童韵律操、球类活动和田径类项目进行严格训练,并形成一学年度一次以三所中心完小(双堡、江平、塘山)各自组办的冬季体育运动会,使双堡镇各校的体育活动始终保持生机蓬勃的活力。
  十三、勤工俭学和劳动教育
  双堡镇各所学校,在对学生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和道德品质培养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的品质,养成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在20世纪50~60年代,学校的勤工俭学和劳动训练主要是围绕拾稻穗、捡茶籽、种天麻、搞建校劳动(诸如挖土、挑土、平整场地)等进行。“文化大革命”时期,各校遵照毛泽东学工、学农、学军的“五·七指示”精神,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和进行劳动锻炼。此后,围绕艰苦创业,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净化育人环境这一主题,各校每周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半天的劳动,诸如挖土、挑土、平整场地、植树造林、种花种草等建校劳动。劳动成为各所学校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逐步成为双堡镇教育工作的一个优良传统。如:1991年,双堡小学全体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和每周的劳动课,将4100多平方米的活动场地打成水泥地皮,仅用了水泥和沙子的成本价15000多元,而按当时的市场价(包工包料,每平方米米10元左右计算,至少要开支41000元)。仅此一项,就给学校减少开支26000元。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全体师生自己动手,以当时的情况,学校根本没有经济能力完成这项工程。
  十四、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和学校升留级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双堡镇所属学校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除某些时期采用“五级记分法”或采用“上、中、下”、“甲、乙、丙、丁”、“优、良、中、差”等等级记分法外,大都习惯采用百分制记分。对学生的平时作业,以一次而论,全对记满分,即100分,以下视其做的对错情况分别记分。80分及以上为红分,60分及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如果一道题也没做对,就记0分。对单元测验,半期考试和期未考试,仍按这种方法给予记分。1998年,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小学实施“减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工作后,各校取消了半期考试。
  对一个学生作出升级或是留级的决定,则是以其在一学年中各学科的得分情况来决定。如果其每一学科成绩都在60分或60分以上,就定为升级。如果有三科及其以上不及格,就定为留级。如果两科不及格,就给予补考,补考及格,升级。补考不及格,留级。“文化大革命”时期,无严格的考试制度,也就无留级制度。1987年后,恢复升留级制度,但无统一标准。1985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一律不准留级。
  十五、奖惩
  学生学习优良、品行好,由学校或各级政府给予名誉奖励或物质奖励。1955年,鼓励学生身体好、学习好、品行好,学校表彰“三好学生”。1981年,贯彻执行《全日制中小学计划》后,采用各种形式鼓励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表彰“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少先队员”、“红花少年”,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十六、学生学籍管理
  1981年,根据贵州省安顺地区对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要求,各学校把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1982年后,结合普及初等教育工作,各校认真填写“两卡、两簿、四册”,并反复校对和整理,逐步完善了学生学籍管理工作。1986年招收新生要求报批手续,招生数报市教育局备案。初中毕业证书由安顺市教育局教育科验印。中小学新生招生,开学初填报学籍登记表一式三份,学校、镇教办、教育局各留存一份。初中填写学籍登记卡,学生转出、转入、流失必须在登记表上注明原因、时间。
  十七、教职工队伍
  (一)教师队伍的发展
  民国时期,境内私塾学堂办得最多时为17所,私塾教师为17人。公立学校最多时间为5所,教师为3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双堡镇内有学校5所办有班级14班,学生350人,教师11人。1953年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镇内各村寨群众办学积极性高涨,新开班办学的学校逐年增加。到1959年,学校数已发展到10所,共36班,学生1237人,教师40人,教师人数比解放初期增加了4倍。1960~1962年连续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境内的部分学校也随之停办。1963~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好转,原停办的学校又都陆续开班上课。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镇内的三所中心完小和五所村级小学都先后开办初中班,这时期,镇内办班学校共21所,76班,2850名学生,公办教师为79人,民办教师为67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把教育纳入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到1999年,双堡镇的65名民办教师已先后选招为公办教师,经济上享受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2002全镇办学校点共18所,共113班,学生4097名,教职工156人。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受“家有五斗粮,不为教书郎”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境内从事私塾执教的人,大都是身份低下的不得志者。即便是民国时期在公立学堂任教的教师,工作也得不到保障,社会地位也比较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教育部部长马叙伦于1952年签署政令,明确教育工作为革命工作,教师的工作得到肯定,社会地位得到提高。1957年,由于再次“反右”斗争,部分教师被说成走“白专”道路,导致教师不敢大胆钻研业务。以后的历次运动,教师受到冲击。1965年“四清”运动,有的教师被列为清查对象;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有的遭批斗,称知识分子为“臭老九”;1968年,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教师定期汇报思想,接受再教育;1974年,学校中反师道尊严。这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不少教师身心受到伤害,多数教师不敢大胆工作,教师的社会地位受到严重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被列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教师的社会地位从改造对象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之一。1978年至1979年间,分别对1950~1966年“反右派”、“反右倾”、“四清”、“文化大革命”中在教师队伍中造成的冤、假、错案进行复查平反。对从事30年教学工作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大力宣传教师光荣。1980~1984年,自下而上开展评优活动。1985年,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的节日,在社会上开展全民尊师重教活动,并在教师队伍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积极培养教师入党。此后,党和国家把教育纳入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教育,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教师的经济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师的工资每月都有保障,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逐步得到提高。1982年,国家首先对教师工资进行调资。1984年,国家对教职工增发洗理费、报刊费和知识分子补贴。1985年理顺教师工资。1987年增发教育行业工资,人均普增10%。增发行业工资后,教职工的基本工资比其他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略有提高。1988年,首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完成后,任职教师按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领取相应的工资,教师工资相应提高。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职称评聘工作的常规化和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的发放,教师中领取中级职称工资的人数逐渐增多。到2002年,双堡镇领取中级职称工资的教师人数已达43人,教育成了受社会各届羡慕的职业。
  民办教师产生于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于70~80年代,民办教师的工资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解决。“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每人每月补助6元,1978年为8元,1982年增为12元,1985年增为22元,1988年小学教师增为36.67元,中学教师增为40.33元。民办补助部分由村或学校解决,各校开支不尽相同。1986年后,国家开始从民办教师中选招公办教师,之后逐年选招部分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到1999年,除2名民办教师因其他原因没有选招为公办教师外,其余65名民办教师已先后选招为公办教师,享受公办教师同等的经济待遇。
  (四)教师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教师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工作。1952年,县集中全县教师培训卫生防疫知识。1956年,为大力推广普通话,县教育局组织全县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学习。1960年,为提高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县教育局组织全县教师在城关二小进行业务培训。1974年,县教育局组织各校校长参加学校管理能力培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教师的师德、文化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加强师德教育和提高文化业务素质,1982年,安顺县教育局拟订《中小学教师培训规划》,以业余自学、电大学习、短期集中培训和离职进修等方式,加强教师培训工作。1983年,双堡镇三所中心完小分别组织本片区的全体教师,利用署假,集中培训,随后参加全省统一进行的“教材教法进修”考核。以后三年都继续组织“教材教法”考核,未合格的教师继续培训。1984年,推荐3名教师离职到安顺教育学院进修。1989年,部分教师参加全国统一的“专业合格证”资格考核,37名教师参加中师函授学习。1994年,推荐4名教师到贵州省教育学院进修。从1990~2002年,为提高全镇教师的合格学历,7名教师先后参加了“三沟通”的在职进修,5名教师参加了“卫电师专”学习,79名教师参加了安顺师专专科学历的在职培训,使全镇小学教师合格率达96%,初中教师合格率达100%。
  十八、教育行政
  (一)教学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顺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恢复办双堡小学,设校长1名,教导员1名,管理双堡镇内各校点的教学工作及学校经费的收支和教师工资的发放。到1964年,增设1名少先队总辅导员。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校长改称主任,革委会成员按“三结合”配置,有老干部、“造反派”和贫下中农代表。农村实行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77年后,学校负责人恢复校长称谓,学校管理机构逐渐步入正轨。1992年,“撤、并、建”后,双堡镇三个片区,各片区设中心完小一所,各中心完小设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会计、出纳等分别对本片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二)教育经费
  民国以前和民国时期,读私塾学堂的学生都是谁读书谁出钱或出谷物给私塾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经费由国家统筹,在公粮征收中的地方附加中解决。1952年,中小学教育经费由国家统包,列入事业经费开支。人民助学金也列入经费预算,教育经费相应增加。随着教师逐渐增加,到1960年,实行“精简机构”,经费开支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纳入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教育经费。
  (三)集资办学
  根据《安顺县教育法》有关集资办学资料记载,民国31年(1942年),全慕虞、舒瑞贞发动地方人士捐资4560元(当时货币),木料280根,投工投劳1264个,修建双堡小学(原名:双堡乡中心国民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群众兴办学校的热情很高,或充分利用寺庙、祠堂和集体公房办学,或借用民房(租用)办学,或全部由群众投工投劳、捐钱捐物新建校舍;或由群众集资部分、国家补助部分新建校舍;或采取“三个一点”(即国家补助一点,地方政府自筹一点,群众集资一点)的方法新建校舍,不断地改善办学条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富而兴学,特别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后,各级更是重视教育,逐年加大教育投入,社会各界也踊跃捐资助学。2002年,香港实业家邓廷琨先生捐资人民币10万元,镇政府匹配资金46万元,新建双堡小学教学楼。1986~2002年,双堡镇群众集资66万元,社会捐资10万元,政府投入142万元,国家拨款89.9万元,新建和维修学校16所,改扩建面积为7226平方米。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