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乡镇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86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乡镇企业
分类号: F127.73
页数: 8
摘要: 主要从工业、农业企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等方面介绍了双堡镇的乡镇企业。
关键词: 乡镇 企业 牧场

内容

一、概述
  民国及以前,境内的非农行业主要是竹木制品、打铁、石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非农行业组成合作社或合作小组进行生产经营。1958年人民公社化,农村工副业以公社为单位组织开展,但是,由于受“左”的影响,“运动来了就批它,强调农业就挤它,遇到调整就砍它,办得好了就收它”,致使双堡乡镇企业的发展步履艰难。“文化大革命”后期,农村社队大力发展运输建筑等副业,同时兴办林场、茶场等集体企业,名“社队企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国家鼓励发展社队企业。1984年,社队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才有了较大的发展。1992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省发(1992)16号《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决定》之后,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乡镇企业要坚持大发展、大提高的方针。自1993年以来,双堡镇乡镇企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到2002年,双堡镇的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4637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为20162万元,利润总额为1463万元,从业人员1486人。
  二、工业
  (一)采掘业
  1.金矿试采
  20世纪80年代末,贵州省地矿厅在双堡镇花恰村朵牛洞一带探测出黄金矿石,并于1995年由省地矿厅黔中金矿投资20万元进行黄金试采。1996年另有个人投资18万元试采。1997年,黔中金矿试采点转让个人开采。2001年,朵牛洞金矿又投资40万元进行试采,2002年,黄金采选量达3200克,从业人员32人。
  2.沙石开采
  双堡境内的岩石主要集中在石门、左官、上马牛一带,在房屋建筑中,沙石作为主要材料,用量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初,附近村民利用农闲时间用锤子、钢钎、楔子等工具进行岩石开采,所开采石料主要用于自身房屋建设。80年代后,石门村打岩石关口开办打沙场3个,从业人员12人,日产钢砂50立方米,左官村拦坝园开办沙场2个,日产钢砂35立方米,从业人员7人。1985年1月,双堡镇在左官村沙子关建立华新预制厂,日产钢砂40立方米。2001年,又建立个体打沙场一个,日产钢砂45立方米。
  (二)建筑材料
  1.砖
  民国时期,双堡境内无上规模的砖厂,只有少数土窑采用人工生产方式烧制青砖,产量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双堡境内共建立小型集体砖窑4座,年产砖40万块。这些砖在生产上均系采用手工制作,虽然产量有所提高,但产品仍供不应求。到1980年,双堡才建立起机械砖厂,双堡砖厂建立后,在生产工序上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双堡砖厂:1980年,双堡公社投资30万元在左官大队小堡生产队境内建立中型机械砖厂一个,占地面积80亩,距城区35公里。建厂初期,所生产的红砖大部分作无偿投资建镇电影院和区办公大楼,产品少量出售。而出售的产品利润提成主要用于解决村委干部、民办教师和计划生育员的报酬。1990年固定资产达48万元,职工29人,年生产红砖600万块。到2002年,所产红砖达850万块,产值达125万元,从业人员45人。
  2.水泥预制构件
  20世纪80年代以前,双堡境内无专门从事水泥预制构件生产的企业。到1985年1月,双堡镇投资20万元在左官村沙子关建立了华新预制厂,年产空心砖20万块,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从业人员20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该厂对固定资产的重新投入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到2002年年底,双堡镇境内又发展了4家专门从事水泥预制构件生产的个体企业,全年预制构件生产量达6万立方米,从业人员达62人。
  3.石板
  20世纪80年代以前,薄石板盖房为双堡建筑的一大特色,俗称“石板房”,除塘山、所坝、鹁鸽、塘上等少许村盖屋顶用瓦而外,其余村寨房屋盖顶全部用石板。双堡是安顺的石板主产地之一,双堡石板产地又以毛旗、上马牛、仡佬村为主,平寨产少许。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地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开采石板,除供自家盖房之外,大部分作商品出售,产品销往安顺各乡镇。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开挖石板又作为村集体的一项专门副业,当时辖区内共有石板场4家,全部为集体经营,生产队配备有专门的生产人员。20世纪80年代后石板生产又以个体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的石板房逐渐被钢混结构建筑所代替,石板停止生产。
  4.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双堡境内有小砖瓦窑烧制瓦,主要集中在塘山片区一带,在生产方面,基本上是用牛踩泥、人工打胚、小土窑煅烧为主,所产青瓦基本用于塘山、塘上、鹁鸽、所坝等少数村的房屋盖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制瓦业以集体生产为主,境内共有塘山、所坝、塘上三家村办瓦厂,年产瓦60万片。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境内的制瓦业生产数量减少,现只有塘山村办瓦厂。
  (三)金属制品
  民国时期,境内有冶铸小作坊3家,主要生产小型铁制农具、铁锅等。1952年,姨妈寨6户几代相传的打铁匠组成铁业互助组,当年制作的锄头、镰刀和小铧口等农具共7200件。1958年,成立双堡农具厂,占地面积3亩,专门从事小型铁制农具生产,从业人员20人,所产农具由双堡供销社代销,部分零售。20世纪70年代以后,小农具生产逐步转为个体生产。1995年,境内从事铁制品生产的个体户有4户,从业人员32人,进入21世纪后,铁制农具和其他铁制品的生产数量逐步减少。
  (四)农副产品加工
  1.大米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境内的碾米方式主要有人工和水碾两种,人工碾米主要集中在双堡、江平一带,加工程序首先用擂子先擂成糙米,再用碓舂成熟米,称为“碓角米”。水碾米主要集中在塘山一带,它主要是利用大屯河(又名塘山河)的水力推动而完成碾米操作的,每天能碾米1900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碾米业沿袭传统生产。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科技进步,出现了小型打米机,部分村寨开办了集体加工房加工大米。1979年境内(包括双堡公社、江平公社、塘山公社)共有小型打米机39台,1985年发展到42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集体加工房逐渐减少,个体加工企业逐步壮大,境内的大米加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双堡粮油加工一条街。1999年,全镇从事大米加工的个体户达40户,年加工大米0.75万吨,从业人员80人。2000年31户,年加工大米1.7万吨,从业人员78人。2001年31户,年加工大米1.5万吨,从业人员75人,2002年加工大米1.25万吨,从业人员70人。
  2.植物油加工
  民国时期,境内共有小型榨油作坊2家,专门加工菜子油,年加工菜子油达5000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境内的植物油加工业得到一定发展。1970年,境内共有小型榨油机6台,年加工菜油20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双堡的植物油加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所产菜油远销六盘水市、云南昆明、曲靖等地区。2000年,全镇的植物油加工企业发展到36家,年产菜油5870吨,产值3350万元,从业人员达178人,2001年,产菜油5333吨,创产值3200万元,从业人员150人。2002年产菜油4280吨,创产值2568万元,从业人员146人。其中,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7家。
  3.粉面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境内无专门从事粉面加工的企业,只有部分农户以大米、小麦等粮食为原料作成的粉面,基本上是为了自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分村寨办起了集体加工房加工面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集体加工房逐渐停止生产,只余部分个体户加工生产。2002年,双堡镇范围内专门从事米粉加工的个体户为3户,年加工米粉120吨,创产值12万元,,从业人员9人;从事面条加工的个体户4户,年加工面条180吨,产值32.4万元,从业人员达16人,从事剪粉加工的个体户2户,年加工剪粉7200斤,创产值6.48万元,从业人员5人。
  4.酿酒
  清末及民国时期,境内有酿酒作坊数十家,所酿白酒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少量用于出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酒类实行专卖,产销纳入国家计划,严禁各地私自酿酒,境内的酿酒业基本停止生产。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政策的开放,境内的酿酒业又才逐渐恢复起来。1985年,境内从事酿酒个体户为9户,从业人员27人,年产米酒65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酿酒行业逐步壮大,专门从事酿酒的个体户逐渐增多。2000年,境内共有酿酒个体户16户,从业人员35人,年产白酒765吨,创产值170万元。2002年产白酒750吨,创产值225万元。
  5.豆制品加工
  20世纪80年代以前,境内的豆制品加工多为逢年过节各家各户以黄豆为主要原材料加工豆制品供自家食用,并不用作商品出售。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出现专门从事豆制品加工的个体户。加工的原料主要以黄豆为主,其他豆类为辅,加工的产品有干豆腐、水豆腐、豆浆、豆芽、豆豉、熏豆腐等。2002年境内从事豆制品加工的个体户有11户,从业人员25人,年产豆腐干16.2万块,产值19.44万元,生产豆芽10吨,创产值1.4万元。
  (五)其他
  1.制鞋
  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的石门村一带有10户农民利用农闲时间自制牛皮鞋底,年产鞋底5000双,从业人员达21人。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解放鞋的出现,当地的制鞋户停止生产。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双堡的制鞋业才逐步发展起来。2002年,境内的皮鞋生产个体户达9户,年生产皮鞋2万双,创产值120万元,从业人员达34人。
  2.家俱生产
  境内木匠加工木制品家俱历史悠久,称为墨木手工业,专门制作大板床、大柜、方桌、椅子、条凳等,深受用户欢迎。进入21世纪后,境内的家俱生产逐渐形成规模,境内的双堡、石门、张官等村共开办了14家家俱店,专门从事木制家俱生产。在操作工序上,其锯、刨、凿过程都系机械化制作。主要生产大型组合柜、席梦思床、条柜、沙发、梳妆台、橱柜等。2002年,双堡镇范围内从事家俱生产的人员达67人,生产家俱0.24万件,创产值325万元。
  3.汽车修理
  20世纪80年代以前,境内只有一家专门修理自行车的个体户,从业人员1人。进入80年代以后,境内的汽车用户和过境车辆逐渐增多,从事汽车修理的个体户有3户,从业人员9人,创产值7.8万元。进入21世纪后,汽车修理业迅速发展,2000年,从事此行业的个体户2户,从业人员34人,年产值120万元。2001年6户,从业人员36人,创产值150万元。2002年11户,从业人员35人,创产值152万元。
  三、农业企业
  (一)林业
  20世纪60年代,境内公社、生产队两级集体普遍开办林场、果木场、茶场等农业企业,由生产队抽调劳动力到场劳动,并由各生产队评记工分。70年代后,境内办得较有影响的林场主要是江平公社林场。80年代后,由于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部分林场承包给个人经营管理,生产得到巩固发展。进入90年代,境内的山京村开办茶场一个。1993年,共有2户个体企业投资110万元在落水岩承包了600亩荒山种植杜仲。1995年,由同得利公司投资120万元到境内九龙山地区种植开发,开发面积1500亩,主要种植银杏、杜仲、树苗等,由于管理方面原因,到2000年未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出现亏损,导致开发不成功。
  (二)畜牧业
  1958年,双堡公社办有养猪场50多个,大批“百头养猪场”出现。1959年由于管理不善,大批猪掉膘而死亡。1961年后政策调整,集体养猪场逐渐减少。1965年,国家提倡集体养猪,部分大队开办了一批畜牧场,但由于饲料缺乏,预防措施跟不上,养殖数量不大,无实际经济效益。20世纪80年代后,养猪基本上是各家各户分散养殖。进入90年代后,境内又才出现了专门的养猪专业户。到2002年,境内的养猪专业户达11户,全年全镇共出栏肥猪2400头,创产值240万元。
  四、交通运输业
  (一)人畜力运输
  清末和民国时期,境内农村运输为人力、畜力运输,“养牛耕田、养马驮运”。粮食、肥料、燃料、建筑材料均用人挑马驮。商人运盐、大烟等进出口物资,则雇请分散的挑工和马匹,组成挑工队或马帮,进行长途运输。建国后,随着公路的修建,境内便开始出现马车、农民自置自运。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公社成立运输队,在“运输车子化”的号召下,各村大力发展马车、鸡公车运输。1961年,因经济困难,农村运输业衰败。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冲击一切,农村运输停止。1972年后,马车运输逐渐恢复。1980年后,马车运输受到汽车运输和拖拉机运输冲击,但仍以灵活、短途优势在竞争中发展。
  (二)拖拉机、汽车运输
  1967年,320国道(现改为007县道)修通。由于320国道全线穿镇而过,给双堡的交通运输事业带来了很大发展,此后,境内逐渐出现一些个体运输户。1996年,全镇共有大中型拖拉机17辆,小型拖拉机48辆,农用载重汽车5辆,农用运输车25辆。到2002年,境内的小型汽车发展到34辆,从业人员60余人,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130辆,从业人员260人,行业产值达850万元。
  五、建筑业
  20世纪80年代以前,境内的建筑队伍只能承担简单的低层的砖木结构的施工。进入80年代后,建筑行业有了很大发展,境内农村的石工、木工、泥水工等庞大的建筑队伍,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1992年,境内又成立一支专业性的建筑队伍,从业人员达17人。2002年,全镇建筑业创产值60余万元,从业人员150人。
  六、服务业
  (一)商业
  民国时期,境内农村商业多为个体经营,摊贩多、坐商少。坐商主要集中于境内场坝交通要道,摊贩走村串寨叫卖或赶“转转场”。1953年,私营商贩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部实行公私合营合作体制,形成社会主义统一市场。此后,农村商业由供销社统一营业。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商业体制改革,农村集体、个体商业开始发展,形成重要的经济力量,有“无商不富”之说。1984年,国家全面改革计划管理体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购、派销政策和日用品的包销制度,个体日用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几乎境内所有的行政村都有个体小商店。2002年,境内从事百货经营的个体户发展到156户,从业人员410人。
  (二)饮食、旅店业
  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各场坝每逢场期,部分农民摆有饮食摊点,出售熟面条、米粉、酒类等产品,供给来赶场的农民挑选食用。1965年,双堡成立饮食、旅店业合作小组,1966年后,合作小组因发不起工资而自动解散。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允许个体经营饮食、旅店。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境内的个体饮食、旅店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境内的双堡、平寨、塘山军马场每逢赶场,到点摆设饮食摊的个体户达60余户,从业人员达180余人。2002年,境内的个体旅店有3户,餐馆发展到15户,从业人员52人。全年产值达270万元。
  (三)理发、照相
  1.理发
  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有少量从事理发的个体农民。1956年后,个体从事理发属“弃农经商”行为,被取缔。到20世纪60年代后,境内开办了理发店,解决理发困难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理发业迅速发展,境内的各场坝每逢场期便有30多个从事理发的个体户到场坝上理发。2002年,全镇开有理发店、美发店等14户,从业人员62人。
  2.照相
  20世纪90年代以前,境内无专门从事照相的行业,只有几个利用农闲时走村串寨帮人照相的个人。进入90年代以后,照相业才有所发展。2002年,境内从事照相的个体户2户,从业人员4人。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