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824
颗粒名称: 二、禽
分类号: K826.3
页数: 2
摘要: 双堡镇的禽类养殖主要包括:鸡、鸭、鹅。
关键词: 双堡镇 畜牧 养殖

内容

(一)鸡
  境内养鸡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养鸡主要以自然放养,鸡舍矮小、简易,清晨放出,傍晚回巢。在房前房后觅食,适量投放玉米、稻谷、小米、高粱等类饲料。过去一般家庭主要靠母鸡下蛋作为经济来源,也可把鸡作为佳肴招待亲朋好友。1959年发动农村搞“卵孵鸡运动”,70年代大砍“资本主义尾巴”,养鸡业滑坡。80年代后,鼓励农家养鸡,县畜牧站和兽医站选派人员,下村作科学养鸡指导,饲养品种有贵农黄鸡、罗斯鸡、艾维茵鸡。90年代后期,在本镇小堡已有2个私设孵化房,每年可提供幼禽二十多万羽,在农村集市上出售或由农户自行购买。随着科学的发展,养殖技术的提高,农村出现了许多饲养千只鸡以上的养殖户。2000~2002年三年中,平寨村谢麻友就饲养了上万只鸡,纯利达30000余元。
  (二)鸭
  境内的鸭类品种多为“安顺麻鸭”,饲养历史悠久。此品种为卵肉兼用型,觅食能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适于山区放养和田坝饲养,体型中等,头貌清秀,眼大有神,颈部长大,胸腹宽大,后躯丰满,头及颈部呈油亮的青褐色,颈中部有一白羽圈,啄为黄色,母鸭体多为黄褐麻鸭色,黑褐麻鸭色,笋壳色,浅褐色,少数为白色,黑色,粉灰色,公鸭多为底青红色,部分为青麻灰色,瓦灰色。
  1.棚鸭放养和庭院饲养
  20世纪50年代开始,零星饲养着少数棚鸭,采取自由放养在稻田、河流、小溪中,其主要结构是鸭棚一个,以及鸭围栏、鸭蛋篓、鸭梢、行李及炊具,夜间多以坟地为居点,有的长年在外,从小鸭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在附近周边村寨放鸭,待小鸭变成大鸭,就放在远地,顺河流或者山塘、水库等,有时甚至跨县放鸭。70年代,由于放鸭受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影响,棚鸭野放极少,直至80年代至90年代,普遍推行科学养鸭,这样在本地出现许多新品种饲料养殖鸭,以及零星的农村家庭养殖火鸭、洋鸭和旱鸭。
  2.宰鸭及鸭子加工
  境内主要以零星自由式宰杀为主,但至2001年开始,全镇具备了3个固定宰杀摊点。1985年,由双堡区公所主办在本镇花恰行政村的朵牛洞村民组开办第一个板鸭加工厂,由当时区委副书记常有才负责。收购本地饲养鸭经过加工由黄兴跃作为技术员,陈仕云作为管理人员,加工成品销往福建以及昆明、贵阳。但由于管理不善,最后失败。后又由胡清明等人承包,继续开展加工泡水鸭销往贵阳。但还是由于技术跟不上,最后以失败告终。
  (三)鹅
  境内的许多农家都零星养有鹅,主要以“安顺鹅”为主,体型大,体重4~5公斤,年产蛋40~50枚,蛋白120~150克,一般为居住靠河道,塘边或坝区的少数农户饲养。80~90年代,境内主要以广顺鹅为主作为饲养品种,发展最多的为1000只。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