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粮食产量及种植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761
颗粒名称:
二、粮食产量及种植结构
分类号:
F302.2
页数:
16
摘要:
主要从粮食产量、产值结构和种植结构等方面介绍了双堡镇的粮食产量及种植结构。
关键词:
农业
粮食
产量
内容
(一)粮食产量
1953年,双堡乡粮食总产为1856吨,人均产粮428公斤;1954年为1904吨,人均435公斤;1955年为1791吨,人均产粮409公斤;1956年为1910吨,人均产粮425公斤;1957年为2012吨,人均为457公斤;1958年为2113吨,人均产粮477公斤;1959年至1962年间,由于大搞深翻耕地运动和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违背了科学规律,在农业种植上得不到重视和合理安排,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1959年双堡乡粮食总产量为940吨,人均产粮190公斤;1960年为900吨,人均186公斤;1961年970吨,人均为198公斤;1962为975吨,人均为195公斤。
江平乡1953~1962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是:1953年为1405吨,人均产粮406公斤;1954年为1461吨,人均产粮417公斤;1955年为1374吨,人均产粮392公斤;1956年为1469吨,人均产粮410公斤;1957年为1543吨,人均产粮428公斤;1958年为1620吨,人均产粮503公斤;1959年为920吨,人均产粮219公斤;1960年为883吨,人均产粮263公斤;1961年为668吨,人均产粮196公斤;1962年为985吨,人均产粮277公斤。
塘山乡1953~1962年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粮是:1953年粮食总产量1550吨,人均产粮425公斤;1954年为1592吨,人均产粮429公斤;1955年为1644吨,人均产粮433公斤;1956年为1759吨,人均460公斤;1957年为1847吨,人均为486公斤;1958年为1949吨,人均542公斤;1959年为1100吨,人均298公斤;1960年为1250吨,人均334公斤;1961年为1460吨,人均384公斤;1962年为1010吨,人均239公斤。
1966~1979年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影响,以及自然灾害的破坏,农业生产一直停步不前,1980年以后,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土地包干到户,农民有了自主经营权,在生产结构上有了变化,粮食产量也逐步得到提高。
1980~1990年双堡公社的粮食总产量分别是:1980年3113吨;1981年为2086吨;1982年3500吨;1983年3699吨;1984年3501吨;1985年为2317吨;1986年为3357吨;1987年为3117吨;1988年为3426吨;1989年为3531吨;1990年为3644吨。
江平公社1980~1990年间粮食产量分别是:1980年是2052吨;1981年为1700吨;1982年是2176吨;1983年为2234吨;1984年为2309吨;1985年为1906吨;1986年为2313吨;1987年为1994吨;1988年为2223吨;1989年为2417吨;1990年为2471吨。
塘山公社1980~1990年间粮食总产量分别是:1980年为1622吨;1981年为1284吨;1982年为1630吨;1983年为1965吨;1984年为1730吨;1985年为1412吨;1986年为1664吨;1987年为1633吨;1988年为1741吨;1989年为1613吨;1990年为1716吨。
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后,农业生产得到合理的统一安排,科技兴农工作力度加大,粮食总产量稳步上升。2002年,由于境内受到了“秋风秋雨”的危害,水稻及其他同季作物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灾害,粮食产量损失60%左右。
1991~2002年,双堡镇粮食产量及人均产粮分别是:1991年粮食总产量为8049吨,人均产粮339公斤;1992年为9043吨,人均产粮377公斤;1993年为9618吨,人均395公斤;1994年为10808吨,人均340公斤;1995年为11389吨,人均457公斤;1996年为12504吨,人均494公斤;1997年为12510吨,人均为488公斤;1998年13236吨,人均512公斤;1999年为13691吨,人均525公斤;2002年为14100吨,人均531公斤;2001年14625吨,人均552公斤;2002年7199吨,人均267.8公斤。
(二)产值结构
民国时期,农业产业结构是以种植为主的单一农业经济,林业、畜牲业、渔业都是自给自足,商品量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畜、副、渔等产业虽有所发展,但由于结构不合理,产值依然很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境内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结构上发生了变化,农村副业和乡镇企业逐渐得到了发展。农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一直占有80%以上,土地包干到户后,农业结构逐渐趋于多种经营,产值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双堡乡1986年农业生产总产值为1701132元,其中:农业产值954392元,占总产值的56.1%;畜牲业产值705240元,占总产值的41.5%;林业产值10800元,占总产值的0.63%;副业产值30000元,占总产值的1.76%;渔业产值700元,占总产值的0.04%。江平乡1986年农业总产值是1827280元,其中:农业产值1268700元,占总产值的69.4%;牧业产值373880元,占总产值的20.5%;林业产值100500元,占总产值的5.5%;副业产值72200元,占总产值的3.95%;渔业产值1200元,占总产值的0.07%。塘山乡1986年农业产值是760598元,其中:农业产值563717元,占总产值的74.1%;牧业产值162866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4%;林业产值8965元,占总产值的1.18%;副业产值25050元,占总产值的3.29%。
1991年,双堡镇农业总产值为1064.0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765.08万元,占总产值的71.9%;林业产值15.35%,占总产值的1.44%;牧业产值257.49万元,占总产值的24.2%;副业产值25.84万元,占总产值的2.43%;渔业产值0.27万元,占总产值的0.025%。1992年农业总产值为103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703万元,占总产值的67.9%;林业产值22万元,占总产值的2.12%;牧业产值266万元,占总产值的25.7%;副业产值44万元,占总产值的4.25%。1993年农业总产值为111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02万元,占总产值的71.7%;林业产值24万元,占总产值的2.15%;牧业产值290万元,占总产值的25.9%;渔业产值2万元,占总产值的0.18%。1994年农业总产值为122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931万元,占总产值的76.2%;林业产值30万元,占总产值的2.46%;牧业产值260万元,占总产值的21.3%;渔业产值1万元,占总产值0.082%。1995年农业总产值145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92万元,占总产值的74.9%;林业产值28万元,占总产值的1.92%;牧业产值336万元,占总产值的23.1%;渔业产值2万元,占总产值的0.137%。1996年农业产值156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53万元,占总产值的73.7%;林业产值25万元,占总产值的1.6%;牧业产值385万元,占总产值的24.6%;渔业产值2万元,占总产值的0.064%。1997年农业产值219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740万元,占总产值的79.3%;林业产值60万元,占总产值的2.7%;牧业产值393万元,占总产值的17.9%;渔业产值1万元,占总产值的0.046%。1998年农业产值196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435万元,占总产值的72.9%;林业产值61万元,占总产值的3.1%;牧业产值471万元,占总产值的23.9%;渔业产值1万元,占总产值的0.05%。1999年农业总产值为4185万元,人均产值395元;2000年农业总产值为4208万元,人均产值1402元;2001年农业总产值为4069万元,人均产值879.73元;2002年农业总产值为3811万元。
(三)种植结构
民国时期,秋粮在粮食作物面积的比重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农业合作化时期,秋粮占粮食作物面积在79%左右,而夏粮在21%左右。
1962~1982年间,双堡公社夏粮占比重最少的一年是1966年,比例为8.7%,最高的一年是1982年,比例为36.3%,此期间,江平公社夏粮比例最少年是1965年和1969年,比例为9.1%,最高的一年是1962年,比例为72.8%。塘山公社在此期间比例最少的一年是1966年,比例为13.6%,最高的一年是1976年,比例为30.8%。
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夏粮比例有所提高,一般在23%左右,秋粮比例在77%左右。
1991年撤、并、建后,夏粮面积比例提高到28%左右,秋粮比例在72%之间。
经济作物在境内历来占的比例都很小,解放以后,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经济作物在总的农业种植面积上的比例一般在2%到10%之间。随着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经营权,油菜、小麦开始下田,境内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在整个农业种植面积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1991年以后,境内开始大力发展烤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95年为最低年,经济作物面积比例为19%,1997年为最高年,比例为48%。
民国时期,境内养地作物较少,在总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5%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农业合作化时期,养地作物占农作物面积的比例稍有增加,在4~7%之间。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此期间,养地作物的种植起浮不定,徘徊在2~20%之间。双堡公社最低的是1972年,比重2.2%,最高的一年是1977年,比重为23.7%;江平公社在此期间最低一年是1974年,比重2.3%,最高年是1963年,比重为33.2%;塘山公社最低年是1970年,比重为0.7%,最高年是1965年,比重为24.6%。1980年以后,境内各地都在推广一年两熟制和旱地分带轮作,也就是调整用地养地相结合的种植方式,促进了油菜、蚕豆、蔬菜、绿肥等养地作物的发展,养地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比重也在不断增大。1991年,双堡镇养地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6128亩,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33.6%,1996年面积为2767亩,比重为38%,2002年面积为31317亩,比重为46.6%。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