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756
颗粒名称:
一、耕作制度
分类号:
F302.2
页数:
6
摘要:
主要从耕地、水田作物、旱地作物、复种指数介绍了双堡镇的耕作制度。
关键词:
农业
体制
制度
内容
(一)耕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土地下放,每个农村人口约有耕地1.3亩左右。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间,江平公社耕地为8540亩,其中田6612亩,地1928亩,人均耕地面积2.27亩,1968年,耕地面积9471亩,其中田6686亩,地2785亩,人均耕地2.15亩;1978年,耕地面积9387亩,其中田6679亩,地2708亩,人均耕地1.60亩。
双堡公社1958年耕地面积11066.8亩,其中田8701亩,地2365.8亩,人均耕地2.01亩,1968年耕地11996亩,其中田9298亩,地2698亩,人均耕地1.97亩,1978年耕地12450亩,其中田9786亩,地2664亩,人均耕地1.51亩。
塘山公社1958年耕地面积6528.8亩,其中田5328亩,地1256.8亩,人均耕地1.58亩,1968年耕地面积6919亩,其中田5328亩,地1591亩,人均耕地1.47亩,1978年耕地面积6919亩,其中田5378亩,地1541亩,人均耕地1.02亩。随着区域和人口的不断变化,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也在变动。
(二)水田作物
民国时期镇内水田种植为一年一季制,也就是收割水稻后就翻犁抗冬。到了农业合作化时期,小麦、油菜开始下田。1960年推广水稻—油菜、水稻—小麦、水稻—绿肥、水稻—洋芋、水稻—蔬菜等一年两熟制。在耕作上多为四犁四耙,无水源的高塝田为五犁五耙后播秧。水田作物一般以农家肥和磷肥为底肥,化肥作追肥。
(三)旱地作物
旱地作物大多为一年两熟制,即玉米—小麦,玉米—油菜。由于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提高,耕作制度不断革新,从1989年开始,安顺市农经委、农业局在境内左官村、塘山村、江平村推广旱地分带轮作,当年推广面积为500亩, 1991年以后,由于分带轮作有增产增收,土地用养结合的效应,推广面积不断增大,1992年700亩,1993年750亩,1994年1350亩,1999年3800亩,推广的旱地分带轮作一般有麦肥、麦蚕豆、麦烟等。
(四)复种指数
民国时期,镇内复种指数一般在103%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时期复种指数在104%~108%之间。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由于境内种植制度的不断革新,复种指数也不断在递增,江平公社1962年为119.7%、1972年为125.4%、1982年为160.9%,塘山公社1962年为123.7%、1972年为127.5%、1982年为148.7%。双堡镇1992年的复种指数为182.7%,1996年为224.1%,2002年的复种指数为252.7%。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录了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人口与民族、党派与群团、军事、农业、经济、畜牧与水产、商贸、财政、税务、金融、文化教育、方言等的发展与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双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