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326
颗粒名称: 九、茶
分类号: G127
页数: 2
摘要: 2004年止,大西桥镇屯堡人种植茶叶的历史。
关键词: 地方 饮食文化 历史

内容

大西桥镇的村村寨寨都有茶园,尤以狗场屯为最。1958年以前,主干直径在15~20厘米的茶树彼彼皆是,采摘时需爬上茶树。如前所述大西桥镇的土壤的PH值小于7,接近于7,适合茶叶生长。从江南入黔的大西桥镇屯堡人的祖先将茶种从家乡带来。根据狗场屯村人口碑相传,茶种是狗场屯汪氏三世祖汪琛于明永乐年间回老家探亲时将茶种带来。又据中所村李姓家谱和碑记所载,茶叶为李邦雄于清雍正或乾隆年间从江南引入。试种成功,面积不断扩大。茶叶曾是大西桥镇狗场屯、小寨、安庄等村寨的支柱产业。
  因大西桥镇的土壤适宜种茶,所以种植十分简单,只需用牛开好犁沟,按窝距30厘米左右丢下茶种,盖土后作好标记,以利耕作时保护,3~5年以后就可开始采摘。行距几米至十几米不等。茶粮间作。这种茶园,一般每年只采摘一次,时间在清明至谷雨之间。采时留苔(主枝上方的芽头),不施肥,冬季锄草。只要留好苔,按时锄草,茶叶就会长得十分茂盛。1959年,从狗场屯村征拨土地千余亩,建安顺地区茶场。20世纪80年代,下九溪村开垦荒山种茶千余亩,出现密植免耕茶园。1957年以前,采茶时,引入大量女劳动力帮助采茶。引入劳动力最多的有狗场屯、小寨、安庄等村。仅狗场屯村,高峰时日达千余人。这些村白天在茶园里随处可以听到山歌,晚上整个村寨发出炒茶的阵阵芳香。1958年至1961年间,安顺各机关单位、学校、工作人员到狗场屯、小寨、安庄等村支援采茶,与屯堡人结下深情厚谊。
  为了制茶,产茶最多的村寨农家有特殊的大灶。进入他们的家庭,首先看到的是设于大灶口前取暖的火炕。大灶面长宽在1.5米左右水平安放口径在80~100厘米的大铁锅一口,加木盖。大灶又与煤火结成一个整体,制茶时在锅内刹青,手工揉茶。在搭起的木架上摆放“垫席”晒茶。
  晒至干度达80%左右,回收于竹箩之中压紧,1~2日后取出晒干,所得干茶才成条,外观好。这样制作的茶叫青毛茶。此种茶味浓、清香,销往威宁、宣威等地和西北各省。
  从建立初级社开始,集体制茶取代单家独产制茶。初级社、高级社、生产队都建有自己的“茶房”,在茶房中设有相连的大灶,安放口径为80厘米左右的大铁锅多口,其中1~2口铁锅水平安放,用以制茶时刹青。其余的铁锅与水平面成45°的角安放,用以制作炒青茶(绿茶)。一律手工操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机械生产代替手工操作。安顺地区茶场、狗场屯村大关茶场、下九溪罗振文主办的茶场,都用机械制茶代替手工生产,不断提高大西桥茶叶的质量。
  屯堡人家好客,讲究“人走人家,烟茶为敬”。客来了端上一杯清茶,日常生活中茶和饭同时重要。作为家庭第一把手的主妇,都希望别人夸他们“茶饭好”。20世纪70年代以前,屯堡人的茶具是土砂罐(茶罐)。所用茶罐,底平成圆形,肚大,脖小,口开处有茶嘴,单耳和茶嘴分居左右。当茶罐中的水沸之后,放入适量茶叶,稍候片刻,茶叶沉底,就可饮用清醇的土砂罐所煨的茶。土砂罐土里土气,用它煨出的茶,其味最佳。20世纪70年代以后,茶具由铝制水壶、温水瓶、玻璃缸所取代。煨茶变成泡茶,所用茶叶由青毛茶转为绿茶(炒青茶)。吃时才泡,所用茶叶档次提高,大西桥镇屯堡人家饮用“竹叶青”。屯堡人品茶时,常常“饮茶思源”。他们的茶的“祖籍”和他们的祖先一样“昔居江南家声远,今徙黔中世泽长”。屯堡人到杭州观光,并到“龙井问茶”,自然追溯到六百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休养生息在那块土地上。他们的茶和“龙井”茶原是同祖同宗,是“龙井”家族的分支。今天,安顺市茶场、下九溪生产的“黔绿”、“顺丰碧毫”、“龙宫”、“竹叶青”等绿茶,以色、香、味俱佳深受销费者的欢迎。如果清朝的乾隆皇帝有幸品尝,他一定会像对待“龙井”一样为之挥毫。
  大西桥镇屯堡人的祖先入黔时,路远山遥,他们所制作的一路上食用的各种食品,被他们的孝子贤孙继承下来,并不断完善、补充,形成了绚烂多彩的屯堡食品系列。随着屯堡人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还会在继承中发展自己的饮食文化。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