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粽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318
颗粒名称: (四)粽粑
分类号: G127
页数: 1
摘要: 2004年止,大西桥镇屯堡人制作粽粑的技法传承。
关键词: 地方 饮食文化 历史

内容

谜语:“生在青山青朵朵,满山满里去找我,找我来吃饱一顿饭,拿棵草草拴倒我。”谜底:粽粑叶。
  心灵手巧的屯堡妇女在端午前、阴历七月半都会相约到山上采集长尺许、宽3~5厘米、新鲜粽粑叶(相似竹叶)包粽粑过节。包时取3~4片粽粑叶从中卷折成筒,充入淘净浸泡过的糯米,筑实后,顶部粽粑叶向下裹折,包好后用草一根捆实顶部,一个粽粑就成形了。成形后的粽粑顶部成三角形,下部形为圆锥体。每包好的5个粽粑为一串。包完后放入水中煮熟,粽粑里渗入粽粑叶的馨香,有幸品尝也为人生一大快事。俗语有“热糍粑,冷粽子”,就是说糍粑应趁热进食,粽粑不论冷热,其味不变,随时可以取用。屯堡人包10~12个粽粑用糯米1斤,4斤糯米可包出近50个粽粑。屯堡人走亲访友时,有时以粽粑作为礼品。民间流传有“一升米的粑,不够送一家,一升米的粽,提取满家送”。
  粽粑将永远在屯堡人的饮食中占据它应有的位置。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