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均粮食和经济收入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915
颗粒名称: (一)人均粮食和经济收入变化
分类号: C913.3
页数: 2
摘要: 1949-2002年轿子山镇农民人均粮食和经济收入变化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生活

内容

1949年以前,境内农民未获得土地生产资料,人均占有粮食极少,大多数农民群众以帮工卖力为生。1951年10月土地改革,广大农民群众获得了土地生产资料,1951~1958年,境内人均占有粮食205~272.2公斤,人均纯收入180~220元,人均粮食经济比1949年前增加50%。
  1959~1961年农业生产呈下降趋势,粮食供需不足,最低是1960年人均占有粮食104公斤,比1958年前人均减少101公斤。1959~1961年3年期间,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主食粮较少,以瓜菜作补充。
  1962~1979年,境内农民生活靠参加集体劳动分配粮食,人均粮食130~150公斤,经济收入按参加劳动工分多少分值,每个工日分值0.40~0.60元,年纯收入人均90~180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通过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业生产关系,解放农村生产力,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不断增大,粮食产量逐年增加,逐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1985年人均纯收入750元,人均占有粮食256公斤,除上交国家公余粮和解决农民家庭口粮外,相当部份农民家庭还有余粮出售以增加收入,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前增加500元,人均粮食增加108.6公斤,基本消除农民吃饭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的局面。
  80年代中期,境内农村经济体制实行第二次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发展多种经营,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从事乡镇企业和经商,1992年境内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85公斤,人均纯收入1250元。比1984年增粮26.4公斤,增收500元。
  90年代中期,大规模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家庭人均占有粮食和现金收入再上台阶,1999年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人均纯收入2460元,比1992年人均增加粮食15公斤,人均纯收入增加1210元。境内相当部分农民家庭达到小康水平。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境内尽管出现过数次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水平仍不断提高。一是农业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运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含量,自然灾害没有对粮油和其他经济作物产量造成大的损失;二是部分农民离土又离乡外出经商、打工和在境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不断增多,农民收入渠道增多。2000年人均纯收入2608元,2001年人均纯收入2764元。截至2002年全镇劳务输出人员累计4580人,其中外出经商20万元以上1278户,占总户数的13.23%。2002年人均占有粮食320公斤,人均纯收入2764元,比1999年人均增加粮食20公斤,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