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914
颗粒名称: 一、物质生活
分类号: C913.3
页数: 4
摘要: 轿子山镇农民的物质生活发展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生活

内容

(一)人均粮食和经济收入变化
  1949年以前,境内农民未获得土地生产资料,人均占有粮食极少,大多数农民群众以帮工卖力为生。1951年10月土地改革,广大农民群众获得了土地生产资料,1951~1958年,境内人均占有粮食205~272.2公斤,人均纯收入180~220元,人均粮食经济比1949年前增加50%。
  1959~1961年农业生产呈下降趋势,粮食供需不足,最低是1960年人均占有粮食104公斤,比1958年前人均减少101公斤。1959~1961年3年期间,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主食粮较少,以瓜菜作补充。
  1962~1979年,境内农民生活靠参加集体劳动分配粮食,人均粮食130~150公斤,经济收入按参加劳动工分多少分值,每个工日分值0.40~0.60元,年纯收入人均90~180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通过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业生产关系,解放农村生产力,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不断增大,粮食产量逐年增加,逐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1985年人均纯收入750元,人均占有粮食256公斤,除上交国家公余粮和解决农民家庭口粮外,相当部份农民家庭还有余粮出售以增加收入,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前增加500元,人均粮食增加108.6公斤,基本消除农民吃饭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的局面。
  80年代中期,境内农村经济体制实行第二次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建立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发展多种经营,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从事乡镇企业和经商,1992年境内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85公斤,人均纯收入1250元。比1984年增粮26.4公斤,增收500元。
  90年代中期,大规模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家庭人均占有粮食和现金收入再上台阶,1999年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人均纯收入2460元,比1992年人均增加粮食15公斤,人均纯收入增加1210元。境内相当部分农民家庭达到小康水平。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境内尽管出现过数次自然灾害,人民生活水平仍不断提高。一是农业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运用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含量,自然灾害没有对粮油和其他经济作物产量造成大的损失;二是部分农民离土又离乡外出经商、打工和在境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不断增多,农民收入渠道增多。2000年人均纯收入2608元,2001年人均纯收入2764元。截至2002年全镇劳务输出人员累计4580人,其中外出经商20万元以上1278户,占总户数的13.23%。2002年人均占有粮食320公斤,人均纯收入2764元,比1999年人均增加粮食20公斤,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
  (二)农村建房结构及住宅变化
  1949年以前,境内农村70%的农民经济极贫。农村住房多为低矮、潮湿的简易房和茅草房屋,人均住宅面积较窄,住瓦房、石板房的农民较为富裕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农民群众的建房结构进一步改变,农民建房长、宽、高依据自身财力而定,一般建高“丈二八”、“丈四八”、“丈六八”,宽八尺至一丈,长一丈六尺至一丈八尺的石木结构,经济宽裕的建“丈八八”以上高的房屋。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不断深入,农村开始兴建住房,一般建房多为石、木结构。80年代中期以后,广大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有所增加,逐步积累资金,农民建房由原来的石木结构变为砖混结构的楼房。农村新建房除质量要求外,对内外装修新颖、美观大方,同时建造房屋高大、面积宽敞,人均住宅面积也不断增大,一批高档别致、造型优美的新型房屋在境内各村都可见到,大大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1980~1985年,境内农民新建房693户,占农户10%。1986~1990年新建房1210户,占农户的15%。1991~1995年新建房1616户,占农户的20%。1996~2002年新建房1920户,占农户的20%。境内大寨、青山、下寨、水塘、袁家屯、讨兑寨、大硐口、木头寨以及大山一带等村60%的农户住上了更新换代的楼房,跳蹬场商业街新建三层以上楼房15户。农村住宅正向城镇化迈进。截至2002年农民人均住宅面积15平方米以下2415户,占总户数的25%。人均住宅16平方米以上7245户,占总户数的75%。
  (三)衣着变化
  20世纪50年代,境内农民群众的服装布料多为自纺、自织的土布(小布),中青年男性上衣多为短对襟布纽,老年为长衫布纽,女性视民族服饰而制。
  60~70年代服装布料为青、蓝、白三色平板布(粗榜布)。随后布匹拥有“卡机布”、“涤卡”、“涤确良”、“灯草呢”等布料。农民穿衣用布凭布票定量在指定供销社购买。服装款式:中青年男性上衣制作为“青年装”、“战士服”和“中山服”。
  80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消布匹凭票计划供应,各种合成纤维、高档毛料、毛线、涤棉、羊毛衫、皮革等布料和衣裤繁荣市场,各种款式新颖的服装丰富多彩。任由爱好者欣赏购买,满足人民穿衣的需求。境内70%的农民群众改变过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以及服装单一的状况。衣着的变化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四)农民交通工具与运输车辆
  20世纪70年代以前,境内只有少数青年农民用单车。运输工具多为人力车(手推车)和畜力车(马车)。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境内农民群众不断积累资金,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造更多的财富。至2002年,境内农民拥有农用车201辆,载重货运车20辆,小型货运车18辆,中巴客车20辆,云雀车8辆,面包车25辆,机动三轮车82辆,二轮摩托车180辆,中小型拖拉机67台,推土机3台。
  (五)农村改厕、改水及街道建设
  为提高境内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轿子山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改厕、改水工作,至2002年底境内修建人畜饮水工程28处,安装自来水到村解决21760人和5031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改建农村厕所510个。村村寨寨至2002年修建水泥街道累计15.28万平方米,投工投劳8万个,投入资金310万元。
  (六)家用电器
  1979年以前,农村电视机极少。20世纪80年代初期境内农民开始购买黑白电视机,1986~1990年50%的农户有了电视机。其中彩电占20%,1991~1995年电视机普及率为60%,1996~2002年电视机普及率为80%,其中彩色电视机占80%。此外,农民家庭拥有洗衣机,餐具电器普及率为15%。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