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技宣传与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907
颗粒名称: 三、科技宣传与培训
分类号: F204
页数: 2
摘要: 20世纪60~70年代-2002年轿子山镇科技宣传与培训发展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科技

内容

20世纪60~70年代,科技宣传多是县科协组织宣传,对全体乡、村干部宣讲科技的作用及科技知识,宣传了土壤、植物光合作用,植物栽培技术等知识。80~90年代,科技宣传方式采取电视、广播、标语、科技书籍的订发、收集科技资料的翻印,科技人员定期到村寨,政府机关组织在赶场天,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宣讲,使科技普及境内各地,家喻户晓。
  科技培训,镇里每年安排农闲召开会议集中培训,以村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以实施每项农业科学技术现场实践培训为主。1987年4月,原轿子山镇在木头村培训“两段育秧栽培技术”,人员是各村支书、主任、会计,参训人员160人,9月又培训“旱地分带轮作栽培技术”,参训人员148人。1987年安顺县妇联、科委到孙家庄乡组织村级妇女主任、科技示范户培训人工栽培食用菌(磨菇)技术,并以青山村为重点支持2万元资金购置加工设备。1990年9月,在木头寨村培训“杂交油菜育苗移栽技术”,140人参加培训。1992年2月轿子山镇,在青山培训“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参训人员120人。1993年5月,在大硐口培训“水稻宽窄行拉绳插秧”,到各什大坝参观,参训人员180人。1995年5月,在跳蹬场集中培训“4-8-5”打点定距拉绳插秧栽插技术,参训人员180人。1995年3月,在青山培训“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参训人员182人。1996年后,组织干部深入各村在栽种期间进行检查,了解培训后的开展情况,对掌握栽培技术较差的村干部集中反复培训。1998年后,广大村民已普遍对“杂交水稻育秧及栽培技术”、“杂交玉米栽培技术”熟练掌握,培训内容,又转向产业结构调整后所需各方面科技知识的培训,增加培训人次,适应农村产业提高收入的需要。
  2000年镇党委、政府选派余承和等一行5人到福州大学学习菌草栽培技术,历时3个月,回来后,到洋坪村试种成功。2000年,全镇已获得“绿色证书”的145人。2001年6月境内农经网站和信息中心成立。2000年,镇创办《轿子山镇信息报》,半月刊,发到各个行政村、村民组,从农经网上下载农业科技信息,为全镇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企业方面,1993年5月,镇企业站组织境内煤厂的安检员、运煤驾驶员在讨兑村学校的空教室内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驾驶规则”培训3天,由县煤管站派人主讲。2001年7月省煤安字56号文件颁发后,将原乱挖乱采改变为壁式开采。将原井下高为1.2米的运输巷、回风巷改为1.8×2米断面的运输巷和回风巷;增大了绞车功率和通风机功率,并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微机技术,2001~2002年,镇政府聘请师专的教师,对全镇的干部、教师进行轮流培训,参训人员达400余人。同时,各村的卫生员,也由镇卫生院组织请有名的医师进行培训,年均1~2次。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