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8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文化
分类号: G127
页数: 15
摘要: 轿子山镇文化管理机构、群众文化、文化团体等方面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文化

内容

一、管理机构
  民国前和民国时期,文化工作由民众教育馆分管。1952~1955年由专署、县设文教科管理。1956~1965年,由县级时称文化局或称广教局统一管理。“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工作由市、县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宣传组管理。1978年后市、县对文化事业加强管理,健全以文化局为主的管理机构,多增设副局长1~2人,设有调研员,有效指导乡、镇文化事业的有序管理。1988年,城乡文化站陆续建立,境内建有跳蹬场文化中心、讨兑寨文化中心。1992年,建镇、并乡、撤区后,镇建立文化广播站,管理镇境内文化事业。文化广播站设站长1人,副站长1人,有工作员1人。文化广播站属事业单位,隶属镇行政机构文卫股管理。
  1997年镇出资建设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大楼,建筑面积1140平方米,1998年,镇在精神文明大楼设镇图书室,存书2800册。1999年,镇在新院子村设村级图书室一个,存书580册。2000年,镇党委、政府购进“千乡万村”书库丛书37套发到37个行政村。1997年获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乡镇”称号;1998年12月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红旗文明乡镇”称号;2002年8月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红旗文明乡镇”称号。
  二、群众文化
  清、民国时期,没有普及的大众文化,只有属有钱人支配的文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传统的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与新文化相结合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农村多利用春节、农闲、老人逝世,自发地开展大小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有的村寨邀请地戏队“跳神”,跳个十天半月,邻村群众,游走观赏。有的村寨,晚上“跳花灯”,也是一种引聚群众观赏的活动。苗族正月初四至初六赶迎跳花坡,男女老幼身着独具民族特色新装,络绎不绝,热闹个2~3天。喜欢听书的人群,不约而同汇聚在一个地方,其中持有唱书的人,轮流念唱。常唱的书,多是民间较有文化知识的人,据《大传书》选编成用7字句或5字句表述的小段故事,有“马前泼水”、“柳荫记”、“蟒蛇记”、“寡妇哭五更”、“周瑜修书”等。念的书多为“三国演义”、“三下河东”、“仁贵征东”、“隋唐演义”等。春节期间,整个正月及二月上旬期内,路上行人比平时较多。走亲访友频繁,青年人来往联系物色对象。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成群地选一个地方或在人户,轮流“念福”,多是孝敬长辈和劝世人做善事的内容。大的村寨请电影队放2~3夜的电影,联系安顺地区花灯剧团到村表演新颖的花灯舞。有花灯队的村受到新式花灯舞剧的启发,把传统落后的花灯艺术筛选后再与新的舞剧相结合,改进花灯的表演形式,深受群众喜爱并称之为是“进步的花灯表演队伍”。安顺京剧团到讨兑村演出3天,上演的有“白蛇传”、“鹊桥会”、“嫦娥奔月”、“包公办案”等神话和历史传统剧目,深受群众喜爱。外省小杂技团不时也到各村演出,村集体出钱,村民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时期,农民组织秧歌队跳秧歌舞,欢庆翻身解放。“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大队都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狠抓阶级斗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传统的文化逐渐得到恢复。1982年,跳蹬场乡电影队建立,白天有设置的电影场次定时放映,晚间组成电影小分队到各村联系放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需要的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欣赏能力有所提高,对家乡现有文物增强了保护意识,保护境内天然的旅游资源。到2002年,除传统的文艺节目延续外, 200户以上的村都建立了老年娱乐室。在有市场的跳蹬场中心,在轿子山矿区,还设有娱乐室、歌厅、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影视剧场等娱乐场所。每年国庆节都有来自各单位的业余爱好者组成的合唱队,依次选唱革命歌曲,同时有个人独唱,有团体表演,大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镇机关职工、教师、辖区单位歌咏比赛,镇机关获第二名。1996年5月“地税杯”卡拉OK大赛,轿子山监狱女职工获一等奖。1997年,迎香港回归,镇组织在轿子山煤矿举行会演。1999年7月1日建党节,镇组织“爱国爱党、爱岗敬业”知识竞赛,很多干部受到表彰。2000年元旦节,镇里组织文艺会演,镇机关干部、教师学生参加。200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80周年诞辰大会上,由镇机关干部和教师组成的合唱队,获区级合唱比赛三等奖,获市级合唱比赛鼓励奖,是唯一进入市级比赛的乡镇。2001年“哈露冲杯”知识竞赛,境内一女教师熊菊英获一等奖。2001年,省委九三学社送文艺下乡,举行“科技宣传活动周”活动,表演了小品、歌舞等文艺节目。
  三、文化团体
  境内有37个行政村,民国年间就有10个村组成了花灯队,仅郭家屯村在民国初年就成立了地戏队。大硐口村、本寨村、讨兑村、青山村、邓家村有锁呐队。花灯队最早组成的是民国前期的大硐口花灯队、水塘花灯队。民国后期建立的有下寨花灯队、讨兑花灯队、袁家屯花灯队。其余的花灯队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成。大硐口花灯队编有《计划生育好》、《骂赌钱五更》、《颂玲珑硐景》等唱词,统一用7字句写成;普遍花灯队多通用传统唱调。水塘村花灯队,于1998年停止表演活动,境内迄今继续表演的只有大硐口花灯队和袁家屯花灯队。
  花灯队由村民中的爱好者自发组成,有负责人、演员、琴师、勤杂人员约30人,明确负责人组织管理。花灯表演活动多是夜间开展,接受邀请约定时间到外村演出,一般在严寒的初春露天演出,是一种艰苦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
  郭家屯地戏队建于民国末期,发起人孙洪康,后由吴启臣负责组织管理。历年跳《三国演义》,将《大传书》编缩成7字句或9字句唱词,由吴永忠负责编写。配置道具由孙叔常负责。数十年来,逢春节常被邀请到跳蹬场、麒麟屯等村进行演出,受到观众称赞。1977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示下,集中会演于安顺地区,获一等奖。1978年到省城会演,获奖一面锦旗。1964年,“四清”运动开始后,地戏队“脸子”全部被烧毁。1972年,由群众集资重雕100余面“脸子”,新置道具。每年春节表演十几天,供本村及邻村人观赏。
  苗族锁呐队一般由4人组成,主要用于民族风俗的需要特别是民间喜、丧事迎送的吹奏。乐器简便,锁呐2只,鼓1个,镲1对。吹奏时,有专门的曲调,节奏有规律,多韵含民族风情,富有吸引听众的魅力。
  四、文艺
  境内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很多不同的艺术形式。每逢春节在各民族传统所定的节日,婚丧喜嫁等活动中表演,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艺术表演形式,展现了各民族传统习俗及新生活所需要的艺术完美的结合,同时不断吸收外地艺术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一)音乐舞蹈与乐器
  舞蹈:境内中老年人由于无规律的生活、劳动所限制不习舞蹈,每逢特定节日和场面,由学校组织少年儿童排练舞蹈节目进行演出。
  唱花灯:唱花灯是用文字表述,民间称玩花灯。贵州花灯分为东、西、南、北路,安顺花灯属贵州西路花灯,境内花灯亦属西路花灯。起建于民国初年,延演至今。《续修安顺府志》载:“唱灯,演唱者化妆男女若干对,男执扇,女执帕,相对边唱、边舞,以月琴、二胡伴奏。词极通俗,甚得一般群众欢迎。各班依次演完后,全班合演一场,演唱毕,接待之家,酬以相谢。”
  境内花灯是具有文化基础的村寨发展起来的,是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民间传统文艺队伍,每队多为30人组成,表演时间是特定的,只逢春节正月内演出,元宵节观众甚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众接受了先进文化,随后的传统花灯艺术也抛弃一些封建庸俗的成分,增添了一些新文艺的内容,使花灯演唱成为舞剧与传统对唱合一的群体表演活动,集宗教祭祀、群众教育、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传统艺术。
  本地花灯,表演活动不受范围限制。没有外乡村邀请,春节就在本村内演几个夜晚后,就作“扫场”结束,“扫场”是表示向众人宣布当年停止演出的意思。有外村邀请,按约定时间作好准备出行。出行时先作锣钹声相送。“灯笼”是花灯队活动的标志,每个灯笼都用鲜白透明的纸糊成,再加配色,里点蜡烛,造型多样,每款成双。有排灯、宫灯、五角灯、扇子灯,不少于八盏。排灯先行,宫灯随后,灯的先后排列不乱,才会受到对方尊重。进村离演唱场地的一段路中,花灯演员,俗称“花灯姊妹”要接对方摆下的“行”,每“行”用一桌,桌上摆的不同内容,有礼节内容方面的接“行”,有历史典故拟物化内容的接“行”,有写出字谜请猜的接“行”,猜对猜不对都得放行。参土地、参水井只用排灯随行,由花灯队领队人在土地庙、水井前领唱“清吉平安,风调雨顺”等吉祥如意的参词,此只为第一过程。其二是进场表演。露天场子,观众围成圆形,排灯排立于场的上方,宫灯依次围摆,演员于排灯下坐定。领队用约5尺的长棍开场,后由一丑角道灯:“灯由唐朝起,宋朝兴,王母有难许下灯,盏盏要明,盏盏要清……”其中含有神话,无据表述。接着全体演员出场亮相,锣钹齐鸣,胡琴伴奏,节拍有序。群体活动一时之后,主要演唱内容开始,分男女一对,演唱一段,依次演唱四段为止,演唱宣告结束。其三是有人户邀请为其“开财门”,集中演员去奉贺,该户以礼相谢后,全体演员转向场子“扫场”,扫场齐唱吉祥如意的贺词。结束后,在相互感谢的气氛中乘夜色满兴而归。
  地戏:地戏是流传于安顺农村独有的古老戏种之一,俗称“跳神”。境内地戏始于明初调北征南、调北填南时期。《安平县志》记载:元宵通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花灯、地戏之乐。清康熙十四年(1637)纂修的《贵州通志》卷之二十九中就有“士人所在多有之,盖历代之移民……岁首则迎山魈,逐村屯以为傩,男子妆饰如社火,击鼓以唱神歌,所至这家皆饮食之……”, “跳神”名称源于此。《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时正月,跳神的村寨,锣鼓喧天,极为热闹。跳神者头戴青巾,腰围战裙,额戴面具,手持刀矛,且唱且舞,所唱戏文,东周列国,汉时,唐朝宋朝等“演义”故事,武戏为主,间含文戏。境内仅郭家屯地戏队,所跳剧目《三国演义》,历史悠久。地戏在露天场坝演出,场上方安置一桌两椅,搭上帐篷,篷内存放面具(脸子、道具),场边插帅旗,演员由男性担任。开场后,每个角色都“出马门”,与观众见面,角色分生、旦、丑、净,唱腔一样,只是表面不同,表演程序有亮相、持枪、上马等,表演动作以杀、打、拼、刺为主,打斗动作激烈。郭家屯地戏队有脸子100余面,多用柏杨木雕成,根据戏中的人物造型,雕刻力求精细,正侧面皆生动形象。分文相、武相、老相、少相、女相,俗称“五色相”。演员头戴面具并蒙以青纱,向正前上方仰视,通过蒙着的黑纱向外观看。地戏服装,按戏中人所需,穿各色布袍,武将腰系两片简单花边战裙,以示战袍,背插四支花布制成的三角形镶边的背旗。武将有耳子和雉鸡毛,手持兵器长2尺余,而文将则无,只右手执扇,左手执巾帕。地戏唱腔和曲调较简单,挺拔高亢,没有弦乐伴奏,唱词有上、下句之分,而唱腔却系单句头,上下各异而非对答关系,由独唱者唱上句及下句的前半句,合唱者合唱后半句,独唱演员唱上句及下句的前六字,合唱者唱后句所剩的字,每一句唱词的尾音拖的很长且高。地戏伴奏乐器只有一锣一鼓,击音沉重,节拍不乱,节奏变化少。锣声随着鼓声点快而加快。交战紧张时鼓声更为激烈。有一个好鼓手及一个好鼓,对一堂地戏的演出作用不小。地戏到各村或在本村演出,都要举行扫场仪式,然后封箱。扫场有专编的成段唱词,词意多是祈祷吉祥,驱逐邪疫之类,贺当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到外村演出结束后,受到酬谢,并获集群相送。“文化大革命”时期,跳地戏被认为是极端的迷信活动,“跳神”禁止,戏班子随着解散,面具、道具被责令销毁。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地戏”被认为有传统的文艺价值存在,每逢春节开展演出活动。
  跳花:跳花是苗族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从农历正月初四起到正月十二止。境内没有传统专设的跳花坡。节日期间,境内苗族到邻镇邻乡传统设定的跳花坡去参加活动,场面十分热闹。“花坡”是苗族跳花的地点,坡面平缓宽阔,草坪如毯。坡顶场中央立一棵“花树”,树上搁上冬青或香樟树枝叶,以示“四季常青,风调雨顺,来年五谷丰登”。树叶间缀以各色花朵,使之应花树之名;树中系上红色布,以示吉庆。花树由比较正派和受人尊重的苗族男子来立,是跳花活动集聚的中心。
  跳花起源于宋代,是苗族民间最主要的音乐舞蹈形式,表演时边吹芦笙边舞蹈,作踢、跳、转、扭、蹬各种动作,有的是众人结伴而舞,有的则三人吹芦笙舞于前,众人结队舞于后,跳花时吹奏的芦笙曲称“跳花曲”。此种曲调前半部分形式固定,后半部分有“鹞子翻身”、“公鸡捡米”、“斗鸡舞曲”、“青蛙跳”、“上三步”、“让三步”等数十支曲调。
  每次跳花活动分为“开场”、“正场”、“收场”三天。“开场”是跳花前的准备,立上“花树”,亲友云集,相互联欢。还有爱好吹芦笙、跳舞、唱歌的游客,也会闻风而至,使活动丰富多彩。存有传统许愿求子的主人,备上酒菜,盛情款待亲朋和熟客,作好准备到收场时抢得花树,满足心愿。“正场”这一天,是主要活动内容展现的一天。跳花坡上人声鼎沸,笑声、歌声、乐声、鞭炮声不绝于耳,场外摆摊,不计其数,尤以水果、小吃为多。苗族同胞个个身着新装,成群结队,在芦笙曲的引领下边歌、边舞、边转,整个场面十分热闹。未婚的苗族男女青年,这个时机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得到认识,先有婚约的,也不约而同地到这里表达相爱的心里话。“收场”的一天,抢得花树的人们扛着树,吹着芦笙、哨呐,放着鞭炮,向无子女的人家奔去,到大门前,领头者说着祝愿吉祥、发财致富、早生贵子、来年丰顺的话语,主人家迎客进门,高兴地忙着款待宾客,满屋子里欢声笑语。
  芦笙为苗族特有的演奏乐器,用6根竹管插入木制葫芦内,安装铜簧片为舌制成。长者6尺,短者1尺,长短各1只配为1对吹奏。同一尺寸配对的称姐妹芦笙,不同尺寸配对的称子母芦笙,芦笙都从外地购买,境内无制造商。苗族中男性多会吹芦笙,常在农闲、节日、喜庆时吹奏。芦笙曲分“走路曲”、“跳花曲”、“祭祀曲”三大类。走路曲供平时取悦或年青人游春时吹奏,曲的后半部分形式固定,前半部分灵活多变,有成百上千支曲子,如敬礼曲、撑船曲等,“祭祀曲”用于祭祀场合吹奏,包括打牛、开路、抬灵,有“别亲友”、“别故土”等曲意。形式固定,以牛皮鼓伴奏,开丧场时一人击牛皮鼓,一人或两个奏祭祀曲反向舞之。芦笙还可吹奏芦笙词或情歌,芦笙词有小马小二郎,骑马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内有文章。我来我会吹。我会吹我来,我会来我吹,我会来我来。情歌随意吹奏。
  唢呐:唢呐为苗族民间常见的另一种乐器,嘴盘两部分为赤铜制成,嘴部是长约3寸、直径3分的细铜管,上有4道铜箍作装饰,尾盘部分成喇叭状,包边焊接,镌有花边图案。唢呐管系木制成连结嘴盘,中部有8个音眼(正七背一),一长一短配为一对,长的为“雌”,短的为“雄”。吹奏时用小铜钹和牛皮小鼓伴奏,常为苗族和汉族的红白喜事吹奏。境内的唢呐队多是苗族人口居多的村寨组成,需要时人员方便集中。现有的青山、邓家、大硐口、讨兑寨、本寨等村的唢呐队,曲词中逐步渗透新文化的内容,在保留传统独特的吹奏方式与现时代进步文化要求的艺术发展并存。
  吹木叶:吹木叶是境内苗族青年娱乐活动之一。吹木叶时苗族青年试探异性,彼此逗乐,邀约对方谈心,晚间“向月亮”,多是男吹女听,限于未婚姑娘。木叶一般以香樟树叶、冬青树叶及细叶树的叶为最好。吹出来的声音清脆悦耳。木叶调多为小调,属于征调式,清脆悠扬,音高达八度以上,数里之外也能听见。
  (二)民间文学
  1.民间传说—天鹅孵蛋和淌米变水的故事
  古时,境内本寨岩上一臧姓土司祖父去世,派其家丁到普定白鸡堡去请阴阳先生看地葬坟。天色已晚,便安排其在阴阳先生卧室隔壁歇息。深夜,家丁听到阴阳先生夫妇俩闲谈其真龙大地秘诀:“无真龙大地不揭马鞍,有真龙大地才揭马鞍罩着,不表真言,仅指在放马鞍左右掘井下葬,马鞍罩着处即真龙大地,如露真言掘井下葬,将害我眼瞎”。
  次日,家丁接阴阳先生至臧家,速把昨夜选真龙大地之秘密告知主家。土司安排好家丁,牵马备鞍与老阴阳前往石人大坡方向。见老阴阳揭鞍罩地,家丁就揭开马鞍掘井,阴阳先生见秘已破,面如土色,嚎啕大哭,道:“亏于我眼矣!”土司假惺惺安慰道:“不要紧,您老眼瞎了我家养你。”
  主家葬坟后,阴阳先生果真眼瞎了,土司家还是履行了“奉养”老阴阳的诺言。说来也怪,刚过一百天,土司家屋后原有的石窟窿竟然会淌出大米来,每天淌出来的米,不论其家人和外来客人都足够吃,但无多余,天天如此。从此后,土司家业发达,人丁兴旺,几个儿子长大做官,发达奇特。更奇怪的是后屋园里还种出了一个钥匙状黄瓜!此黄瓜被一下江人相中,视为一宝物,嘱咐土司家将黄瓜在藤蔓蓄满一百天,必重金收买。但土司心急,在第九十九天便将黄瓜摘下。恰逢一百天,下江人见黄瓜已被摘下,捶首顿足,大呼可惜!遂指点上司用瓜撬洞,瓜断,洞闭,水出,米断。
  由于米断水出,天长日久,土司家奉养老阴阳怨气兹生,认为其只是一个会吃不会做的瞎眼人,于是就安排阴阳先生天天舂米,吃不饱成了土司家的苦役劳工!此时的老阴阳后悔莫及。
  十多年过去了,徒弟闻知师傅遭遇,便到土司家悄悄往后门窥察,见师傅在舂米,怒火万丈。徒弟欲救师傅,忍怒含笑从正门进土司家,佯装不知师傅受苦之事,表明从此处路过,顺便看望师傅。土司悄悄叫家丁帮老阴阳换上新衣请坐在桌上来,备上好酒好菜,特意做给徒弟看。深夜,徒弟悄近师傅与老阴阳商议破真龙大地之计策。徒弟对土司说,“念你对我师傅如生父,我会一法术,能让你家家业更加兴旺发达。”土司喜出望外,盛情款待徒弟。
  第二天,土司家便邀小阴阳一道去看祖坟地,到坟上后小阴阳说:“好一关真龙大地!但尚差一点,如照我说的去办,七天内真主即现”。你家只要从山脚往坟前修一条小路,在路边的草和刺上浇上桐油,一路铺上钱纸至坟前,七天后直主既现。土司一一照办,到了第七天,恰逢盛夏,突起东南风,小阴阳在土司家作法,烧香后,叫其点火,自领三个家丁前往土司家坟上,火借风势,像一条火龙直奔坟前,小阴阳站在坟头,喷上一口水,口中念咒,大声吼道:“嗨,你这孽障,还不快走,蛟龙要来吃你啦!”倾刻间,山摇地动,坟从中裂,青烟冒出,仙鹅飞出。
  此时,老阴阳双眼复明,师徒二人遂连夜骑马逃离。土司家自助此衰败,遗迹残存。
  天鹅朝水洞、各什大坝飞去后在田坝中间下了三个蛋,变成三块蛋形圆石(自今一块蛋形圆石留存于新寨),而天鹅伏歇变成一座小山,在今千峰河下游与马鞍山支流交汇的三岔河处。天鹅飞走后,就形成了至今石人大坡半山方圆百余米的洼塘。而土司家屋后的窟窿里淌出的水在其家败落之后,水量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澈,成了岩上村民的主要饮用水,用这股水做的豆腐,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爱吃。
  此传说,在境内流传甚广,至今人们仍用其来教育后代,要信守诚诺,有恩必报,否则,就会自食其果,没有好下场。
  2.苗族民间神话故事。
  主要有《杨鲁与杨芳》、《杨梦怀》、《伏羲兄妹造人烟》、《螺仙女与阿二》、《阿五与八大嘴的斗争》等。
  《杨梦怀》的主要内容是:古时,杨梦怀兄弟七八人,自江西扬州二寨迁来,途中其余六人各散一方,杨梦怀携妻及一子途经贵阳平坝来到安顺,并成为当地苗族首领,在安顺谋一公职。因为官清正,得民爱戴而为“太岁”所忌,乃派诸葛亮设计免去公职。
  《杨鲁与杨芳》的主要内容是:杨鲁乳名“阿庭”,降生在江西一个名“阿山”苗族村寨,幼时父母丧亡,寄养于“阿荷”家。后“阿山”寨遭敌入侵,除阿庭、阿荷兄妹外,寨中族人尽遭劫难。后阿荷被迫为财主儿媳,阿庭无奈流落街头,幸得一老道相救,为徒练得一身绝世武功后,遂下山寻仇。无意间于一山洞中遇见逃亡出来的阿荷,兄妹二人为了躲过搜查,辗转逃到贵州。到安顺东屯时,阿荷已身怀六甲,阿庭为示庆祝,而在东屯设了“花场”(跳花坡)一个,以竹筒为器(即后之芦笙),歌舞声乐以娱。
  不久,追兵将至东屯,阿庭与阿荷闻讯后连夜逃至“大苗寨”(今安顺城区)。不久,阿庭做了“大苗寨”首领,为让族人有一个娱乐场所,他便在城北(今城北董家庄附近)设了一个“跳花坡”,今人称之为“杨老祖跳花坡”。
  《杨哑细羿》的主要内容是:远古时代,天上有九个太阳、九个月亮,晒得大地开裂,草木干枯。杨哑细羿用神箭射落八个太阳八个月亮,剩下的一个太阳一个月亮躲进天边的乌云深处不敢出来,人间昏暗无昼夜之分。人们叫牛马去请,太阳、月亮都不出来,最后叫公鸡去请,公鸡叫了五遍,日、月出五更。从此才叫公鸡报晓。
  《伏羲兄妹造人烟》的主要内容是:“洪水朝天”的时候,人都被淹没了,只剩下伏羲兄妹二人,他们结为夫妇,生了怪胎。夫妻二人拿到三岔路口砍成一百块,丢到一百处,第二天变成了一百个村寨。丢在石头上的姓石,丢在李子树上的姓李,出现了一百姓。兄妹成亲生怪胎,从此兄妹不婚配,同一祖宗不开亲。
  《螺仙女和阿二》分前后两部分:古时,各地豪强争夺地盘,民不聊生,孤儿阿二为人忠厚老实,终日勤劳仍不能糊嘴,20多岁无法成家立业,螺仙知道后变成少女,与阿二结为夫妻,螺仙女勤劳聪明,小两口男耕女织,生活美满。有一天,国王出游路过,看见螺仙女美丽无比,要娶螺仙女为王后,螺仙女迫于国王的淫威,答应跟随国王进宫。第二年春天,阿二沿着螺仙女进宫路上偷偷撒下的油菜籽长成的油菜花,找到了王宫。在子民百姓庆祝王宫打春牛的舞会上,已做了王后的螺仙女巧妙地借用群臣的力量杀死了国王,拥阿二为国王,从此,阿二和螺仙女爱民如子,国家很快富强起来。
  《阿五与八大嘴的斗争》的主要内容是:“八大嘴”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杀死了阿五的四个哥哥。阿五联合各方面的力量,运用大家的智慧,一举杀死了“八大嘴”。
  这些故事赞颂民爱清官,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婚姻、家庭。
  3.苗族诗歌
  诗歌在苗族民间文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分为叙事诗、情歌、酒歌、芦笙词、祭祀词等。有《迁徙歌》、《开路悲歌》、《祭祀词》、《酒歌》、《芦笙词》等作品。
  《迁徙歌》记述古代苗族的迁徙史内容的歌词。
  《开路悲歌》属祭祀词,又称“吊丧歌”。对亡人“开路”结束时,开路师唱诵的歌。祭祀词里还有《开天劈地歌》,反映古代苗族先民对天地万物产生变化的朴素认识。
  《酒歌》,苗族素喜以酒待客,在众多酒礼中,应邀客人进门要唱歌,席间也要唱酒歌。因此酒歌又分为《拦门酒歌》和《席间酒歌》两类。多见于婚娶或节日喜庆场合,由中、老年男客唱诵,多用苗语唱。
  《情歌》,情歌是苗族民间文学中的瑰宝。境内苗族的情歌数量多,艺术性高;内容丰富,感情强烈。自古以来是苗族人民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青年男女爱情,婚姻的媒介。
  4.苗族的语言文字
  (1)语言
  安顺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其中“蒙阿里”(小花苗)、“蒙阿志”(水西苗)和“蒙阿懂”(古懂苗)操作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蒙擂”(锅圈苗)和“蒙乖”(白苗)操滇东北次方言。在各次方言、土语内部,因支系的不同又有很大差异。
  苗族语言声母有塞擦音(totohtatat)、小舌塞音(pph)、清鼻音和送气清边音(mnmhnh);有带鼻冠音的塞音、塞操音(mpnhsntnte);有腭化唇化舌根音(pjmqkwnkwnw),韵母有一个鼻音韵尾,声调分成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2)文字
  明清以前,安顺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清朝中期(1844~1888年),英国白德里和党居仁到安顺开办教会学校,与苗族杨庆安合作,研制一种以安顺音为标准音,以拉丁文字为基础笔画的表音文字“苗文”,后来未重视,苗文没有推广和运用。民国时期,推行“注音字母语文”,吸收境内苗族青年杨文周、王超侯二人参加地方方言讲习所学习,后期没有推广,只有极少数苗族知识分子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苗族文字的发展,专派工作组调查研究苗语,为苗语的几种方言创造了一种文字。1957年在境内孙家庄乡开办了苗文班,推广试行苗文,推行效果好。“四清”、“文化大革命”时期试行工作被迫长期停止。
  境内苗族由于分散居住于多民族同居的村寨,长期交往,苗族人通晓汉语。加上各民族统一接受汉语教育,现今苗族普遍运用汉语作社会交往的工具。
  5.回族的民间文化
  回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乾隆十七年(1752),湖南人马青云带《古兰经》三十卷来安顺传教,随着传教而产生的回族文化开始在境内流传。
  境内回族612人,分居在木头、厦耳、云盘等村,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在云盘村。族内有严格的教规,侵占私有财产者受严刑处罚,严禁食用经书上规定的禽肉。回族人死后,必先洗净,用白布包后行葬,头北脚南,面向西方,不用棺木,不看日子,由族中认定的惟一组织者“阿訇”言定。官民一等,葬礼不二。死禽不食,按经书规定宰杀的即可食。
  回族的节日有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登霄节、阿舍市拉日、拉特夜盖特尔夜、德国麦节等。其中以圣纪节为第一隆重,每年三月九日或十二日举行一天,其余节日,按定时亦有表示。
  回族人有自己建立的寺庙“清真寺”。
  回族的语言文字,由于历史原因,境内回族普遍讲汉语,习汉文,以汉语、汉文作社会交往的工具。很多人家用汉文续家谱、定字辈。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文只在宗教活动中才使用。因此,在境内回族中阿拉伯语保留极少,只有一些名词,人们尚能说出。
  (三)传统工艺
  民间的工艺美术,有蜡染、刺绣、纺织和铜、银加工等,品种丰富多彩。蜡染是苗族的传统工艺,刺绣、纺织和铜、银加工,是汉、苗民族的独特工艺。
  蜡染:是传统的制作工艺。《贵州通志》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架之,则花纹如绘”。其法为:将谷糠或锯木面燃烧,使铜锅升温,将黄蜡溶化,用特制的铜质“蜡刀”代笔。沾溶蜡汁绘于白布,图纹成画,把布画放入靛蓝染缸作色,色不透蜡,经过水煮,蜡即脱离,将布画反复漂洗,原被蜡封住的图纹则清晰地显现,成为蓝底白色图案的花布。
  境内蜡染图文丰富多彩,包括凤、鸟、蝶、鱼、花、草等自然物,想象丰富,风格古朴典雅,凝聚了苗族妇女在设计图案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蜡画布匹可购买或自织,染色自制,配上黄蜡,工具简单,图案自描,场地不受限制。苗族多数人会蜡画,持有突出技巧的苗族姑娘,多被厂家聘用。
  刺绣:刺绣有平绣、辨绣、绒绣多种,用绸缎或蓝、白布作底布,画上花形图案,用彩色丝线依画绣成。刺绣多是苗族妇女、儿童衣饰及家庭用品的装饰,苗族姑娘的盛装必须一针一线精心细致地绣成。
  纺织:纺织系境内汉、苗两族的传统工艺。清代以麻纺织为主。清末,中原各省棉花入境,民间通用木制的纺织工具,多是女人操作,用棉花纺线织布。境内几乎各村都有纺线工具和织布机。其中大院、张官、郭家庄、镜子塘、大寨、青山等村是境内手工业纺织经营的发展地。民国后期,细纱(即称洋纱)入境,自纺棉线逐步淘汰,乡村用细纱织成的小布在集市中逐渐扩大销量,境内的棉布经商逐步扩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城有了纺织工业,农村的纺织手工业被代替,宽幅布料占据整个市场,小土布消失,随着新兴纺织工业的发展,农民的衣着选择的布料及配色亦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农村手工业纺织也随着消失。
  原苗族的家庭纺织品有麻布和棉布两类,自纺自织自用。
  银、铜质制品多为汉、苗两族的妇女装饰之用,有手镯、项圈、耳环、簪子、链条等,制作工艺精细。
  (四)广播电视
  1.广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开始对发展广播事业重视,1958年前,境内较大的自然村通广播,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政策为主。1958年后,农村普遍发展广播,形成广播网,公社设立专门的广播站,专人负责。公社广播站受区广播站和县广播站的双重领导,公社广播站人员由公社党政管理,业务工作由区站联系,县站统一管理。广播人员不属国家编制,开支由各公社自行解决。1967年的广播站曾实行军管一段时间。
  1971年公社建立广播站,设专职广播员1人。区广播站建立扩大机站,向各公社传送讯息。次年,广播站配备收音载波两用接收机,向各大队播音,连村公路行人平时来往较多的地方都安装有立杆广播,随时可听到中央台和省台的广播节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公社扩大了由党政领导的广播站规模,多配备1名工作员协助站长工作,帮助村里管理人员掌握广播技术,各村配设了三用机,可自行通过广播宣传上级文件,播放村规民约,又可为村民的要事需要播放提供方便。1990年后,家庭电视逐步普及,境内广播数量锐减,各村级组织掌握的广播,也只是在重大事情上使用。
  2.电视
  1976年,境内建有青山电视台,是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先后逝世,村里的群众跑到青山电视台看北京设灵堂悼念毛主席的情景。1978年以后,境内10%的村民户开始有了黑白电视机。十年经济的发展,90年代,境内农户,90%以上的有了电视机,大部分是彩电。随着经济的发展,1995年后,凡是建新房就换新电器,青年新婚家庭都在往配置大屏幕电视机的方向发展。为满足广大群众多频道收视的需要,镇政府于1996年在本寨村设卫星接收天线,能辐射5公里内的所有村寨。镇文广站在离政府所在地较近的村将34套节目安装闭路电视,较远的村有私人经营的闭路电视或自购“小铁锅”收视,37个村的电视已普及,收视效果也不同程度地提高。
  (五)文物古迹
  1.寺庙
  民国时期,境内的张官、大寨、水塘、镜子塘、各什、大硐口、平寨、讨兑寨、木头寨、郭家屯、单家屯、屯脚等村均建有寺庙。山顶寺庙有永峰山寺庙、千峰山寺庙、吊屯山寺庙,三山位呈三角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数村寺庙改办学堂,留下大硐口、郭家屯及永峰山、千峰山寺庙。大硐口寺庙名曰“天王寺”,有大房5间,厢房两边6间,建于清光绪年间,正中塑有“托塔天王”李靖神像,左塑关羽,右塑观音,毁于1966年。郭家屯“迎薰寺”,建于明末,民国末年改作仓库,后又恢复为庙。大房五间通称大殿,厢房、对面都设房,实为四合院,1966年寺内神像被毁,仅存庙房。1983年群众集资1.5万元维修庙房,重塑有释迦牟尼佛像在中,右塑关圣,左塑观音。每年均有近地信佛的老年妇女们聚集于寺庙烧香拜佛信仰。“迎薰寺”是境内迄今为止保存较完好的一座寺庙。千峰山、吊箩屯山顶寺庙因历史原因,后寺毁。残存屋基、墙疏、碑记等,常为邻近居民闲游之所。永峰山寺,建于明末清初,康熙丁卯年(1687)捐资修建臻于完善,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香火不断。2001年,镇政府投资12万元对该寺进行复修,建有停车场、跳花场、演艺场,新修宽5米的公路盘山而上,途中建有小型停车场、休息台,山顶寺内有全省最大的两尊玉佛,释迦牟尼像重5.2吨,弥勒像重3.4吨,观音像重350公斤。均用整块汉白玉雕凿而成。
  永峰山是境内的名山,现有公路盘旋而上,山脚有千峰河环流,山顶长形,平整宽阔。山顶上有古时留下的碑文,上有“积缘善庆”四个大字。字划呈凹形,显示了书法家的笔风,供人赏识,小字碑文不易辩认。站在山顶,东可观蔡官金银山,南可观轿子山镇集镇区数幢多层新楼之风貌,西看镇西部喀斯特地貌的奇山秀水,北饱览大面积森林覆盖的绿色全景,境内景观,奇趣无穷。
  清真寺:清真寺是回族信奉宗教的场所,也是回族节日回族人集聚举行庆祝仪式的地方。位于境内云盘村孙家大坡的清真寺,建于1956年,建筑面积120平方米,石木结构,1967年拆毁,1968年借公房活动,1992年公房出卖, 1993年集资重建“清真寺”。1997年建成的“清真寺”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大殿内供奉有《古兰经》,每年第48个星期五,回族人到寺内礼拜。
  2.墓碑
  牟龙光,黄埔五期毕业,抗战时期一〇三师少将参谋长,起义将领,贵州省政协委员,1990年逝世。葬于境内大硐口村旁左上角,墓高1.6米,直径3米,石墓石碑,碑上刻有“牟公龙光之墓”,碑左边刻有上述简历。
  项荣还,境内小牛家庄人,有衣冠冢墓于小牛家庄村对面跳七公路旁,石墓高1.5米,直径2.3米。墓碑左边刻有“黄埔八期毕业,原八十九军副军长兼三四三师师长”短述。中刻“项公荣还之墓”。
  (六)知青文化
  白坟知青点始建于1964年,位于镇政府北部相距3公里处,先后有800余名知识青年响应号召,在这里演绎他们迷惘的知青生活,1976年底知青点撤销。群山怀抱中的千峰森林景区,林区中央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那就是当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生活过的地方——白坟知青点。三排陈旧的砖房,斑驳的墙体上“为人民服务”和“白坟公社”几个字展现着那段历史。这里就作为原白坟公社的办公点到20世纪80年代末。知青点生活区,劳动区仍保留着原貌。知青文化点,现作为旅游的一个项目,有其特殊的意义。轿子山镇知青点是延续时间最长,接纳知青最多,最富于展示知青生活的一个典型景观。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