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计划免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878
颗粒名称: (三)计划免疫
并列题名: (三)计划免疫
分类号: R1
页数: 1
摘要: 计划免疫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卫生

内容

计划免疫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一计划预防接种。20世纪50年代安顺卫生局组织训练接种瘟员,在群众中开展普种,同时大搞爱国卫生运动,使疾病有所减少。60年代,逐年接种牛瘟苗,天花被消灭。
  第二阶段:对原接种牛瘟苗对象接种牛瘟,巩固效果。从70年代开始,对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采取一年一度的突击性预防接种。建立0~4岁儿童预防接种卡。1976年后,将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三联制剂作为计划免疫预防接种。1977~1979年实行百白破三联针增种和首次卡介苗划痕普种。在接种卡介苗、麻诊疫苗、百白破三联剂、脊髓灰质的同时,开展伤寒、流脑、炭疽、钩端螺旋体疫苗、破伤风湿毒素等11种生物制剂的预防接种。
  第三阶段:80年代实施计划免疫阶段。1982年,农村建立预防接种年龄卡。1987年,推行计划免疫保偿制,制定保偿实施细则和经费管理办法。1985~1987年,上级卫生部门冷链器材装备逐渐完成,首次接种对象为1986年7月12日后出生的儿童,以卡介苗、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三种疫苗应种工作连年正常开展。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