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村寨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787
颗粒名称: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村寨建设
分类号: F291
页数: 2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轿子山镇的村寨建设发展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建设

内容

20世纪50年代,境内村寨建设发展缓慢,从村民住房看,根据1951年的土地改革政策,村民已达到户户有房住、有地种,农村、农民经济处于探索发展初期,农民的口袋里缺钱,村集体从初级社过渡到高级社、人民公社,大队集体经济贫乏,有些公益事业,村寨建设想办没有钱办,村寨建设变化不大。
  60年代,境内开展“农业学大寨”,各大队的社员统一集中在田地里劳动,生产粮食,造“大寨地”、“大寨田”,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再加上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给发展农村经济带来了不良影响,社员虽有饭吃,但口袋里钱少,一个村寨即使有一两户人建房,也是在厂里的工人或单位的工作人员,此阶段境内各村开始建集体公房,作开群众会、装储备粮用。
  70年代,境内各村大力发展水利设施建设,大办社队企业,境内大部分电灌站建成,农民终年辛勤劳动,年终按工比值分红、分粮。家庭劳动力多者,年终分红几百上千元,再加上自种部分农副产品及饲养牲畜出售,家庭经济比60年代有所发展,此阶段境内百分之五的农户可建“丈六八、丈八八”不等的石木结构房屋。随着农村集体、家庭经济的发展,境内大部分村开始建校、开办民办班、办农村合作医疗,修建生产队仓库、晒谷场等,但村寨总体变化不大。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境内经济发展快,村寨建设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山村依据规划,在安轿公路旁新建砖混结构楼房20余栋;下寨村60%的农户住上了更新换代的楼房,至1996年,境内袁家屯、小园、下寨、水塘率先实现了“小康村”;水塘村70%的农户新建住房;跳蹬场村在商业街翻新三层以上楼房15户;云盘苗族自然村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住上了石木或砖混结构的新房,告别了黑矮的土墙茅草房;讨兑寨、大硐口、本寨、水洞、新寨、金钟院等村,已建有三层以上砖混结构楼房,村容寨貌焕然一新。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