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电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770
颗粒名称: 二、电信
分类号: F6
页数: 2
摘要: 轿子山镇电信业务发展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电信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安顺县人民政府对区、乡电话线路进行整修和扩建,1953年,农村电信工作由电信部门管理,发展较快,境内郭家庄乡、青山乡、孙家庄乡、大硐口乡、跳蹬场乡、郭家屯乡、木头寨乡都通电话。
  1958年,公社以下农村电话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扩展到部分大队也通电话,但由于设备、技术、管理跟不上,通信质量低,1962年进行调整,公社以下的电话收归邮电局管理。随着农村政权机构的变迁,原小公社合并为人民公社。1965年后原白坟公社、跳蹬场公社、孙家庄公社,都安装有手摇式磁石电话机,通话必须从原区公所总机转拨。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对铁路沿线拨款,铁路沿线的农话通信设备、技术有所提高,进一步引进加拿大产SR—100微波通信设备,与国产特高频组成农话通讯网,安顺实现农话可自动拨号,农村乡镇电信工作相应有所提高。1992年“撤、并、建”后,随着形势发展,新的轿子山镇投入资金3万元,首批安装镇机关各部门程控电话。
  《安顺市志》记载:1990年跳蹬场邮电所农话设备设计有交换机1台20门,报话员2人,开展长话、农话业务。1993年12月跳蹬场邮电所开通用户程控交换机64门,1997年以后境内跳蹬场村、大山一带的村寨,以及袁家屯、大硐口、平寨、讨兑寨、木头寨、青山、下寨、水塘等村相继也安装了电话共有320门。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