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疫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69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疫病防治
分类号: F326.3
页数: 5
摘要: 轿子山镇疫病防治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畜牧

内容

一、种类及流行情况
  境内畜禽疫病分类73种,传染病20种,寄生虫病19种,中毒病12种,普通病22种,各村寨均有发生和流行。
  (一)传染病
  1.炭疽病:俗称“飞疗”。境内20世纪50年代常有发生,几乎每年都有死于炭疽病的牲畜。70年代后,疫情得到控制。
  2.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流行,因无有效药物治疗,民间广为恐惧。20世纪80年代初零星发生,政府成立防治狂犬病办公室,向群众宣传防治狂犬病知识,动员居民严禁养狗,为军犬警犬注射疫苗,境内被狂犬咬伤50余人,新寨、各什、木头寨发病3人,死亡3人。
  3.破伤风:也称“锁口风”。马最易感染,猪次之,牛较少发生,境内历年均有发生。
  4.马鼻疽:解放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常有发生,1980年后,加强预防未发现。
  5.牛出败:1980年前常有发病、死亡,1980年后加强防疫工作,每年进行春秋两次防疫注射,至2002年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6.猪瘟:俗称“烂肠瘟”。1966年白坟公社发病168头,占存栏数1600头的11%;1974年孙家庄公社发病228头,占存栏数1957头的12%;1978年跳蹬场公社发病415头,占存栏数3649头的11%。之后加强预防注射工作,境内1980年发病率降到6.5%,2002年降到1.2%。
  7.猪丹毒:又称“打火印”。境内发病少,1990年发病10头,死亡6头。
  8.猪肺疫:俗称“肿脖子”。1985年发病78头,死亡5头;2002年发病36头,死亡4头。
  9.鸡新城疫:亦称“鸡瘟”。境内历年均有发生。
  10.禽霍乱:鸡、鸭、鹅、火鸡均可感染。境内各村寨历年有不同程度发生。
  11.其他传染病
  (1)马传染病:马腺疫,20世纪50年代常有发生,60年代后少有。
  (2)猪传染病:猪喘气、仔猪副伤寒、仔猪白痢、猪流行性感冒、猪传染性肠炎。
  (3)禽传染病:鸭瘟、鸡马立克氏病、鸡瘟。
  (二)寄生虫病
  1.猪:蛔虫、肺丝虫、毛囊虫、弓形体病、猪鞭虫、猪疥癣、肠结节线虫。
  2.牛:肝片吸虫病、牛前后盘吸虫病、肺丝虫病、皮蝇、疥癣、蛔虫病。
  3.马:蛔虫、疥癣、蛲虫、圆线虫。
  (三)中毒病
  1.猪:亚硝酸盐中毒、氢氰酸中毒、农药中毒、黄曲霉菌中毒。
  2.牛:霉饲料中毒、青杠叶中毒、农药中毒、氢氰酸中毒、苕子中毒。
  (四)普通病
  1.内科病:有牛前胃驰缓、胃肠炎、三胃阻塞、瘤胃积食、瘤胃臌气、马疝痛、腹泻病。
  2.外科病:有瘘管、疝气、淋巴外渗、脓肿、直肠脱、角膜炎、蹄叉腐烂、骨折。
  3.产科病:有难产、阴道炎、子宫脱垂、胎衣不下。
  二、畜禽防疫
  (一)预防注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畜禽防疫工作。1953年,成立县兽医防治站,组成兽医防治小组深入各社队开展防疫工作。1963年成立白坟、跳蹬场、孙家庄公社兽医站,常年开展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1974年9月,开展秋季防疫歼灭战,境内10天注射猪瘟2879余头,猪肺疫1123头,牛出败1431头,牛炭疽1341头。此后防疫工作每年春秋两季按时开展。1975年,防疫注射密度为50%,1980年提高到85.5%,1990年后又提高到95%。2002年预防注射牛“W传染病”12580头,牛炭疽12580头;猪“W传染病”18579头,猪瘟18158头,猪丹毒和猪肺疫各6140头;鸡新城疫51000羽,霍乱51000羽。
  (二)预防注射药物
  1.牛瘟:民国二十九年(1940)使用牛瘟血浆,1952年使用牛瘟免化弱毒瘟苗。
  2.猪瘟:1955~1962年使用猪瘟结晶紫疫苗,1963年后使用猪瘟免化弱毒疫苗。
  3.仔猪副伤寒:口服仔猪副伤寒疫苗。
  4.猪肺疫、猪丹毒:从1953年起,根据疫情交换使用氢氧化铝肺疫疫苗和氢氧化铝丹毒疫苗。
  5.牛出败:曾用过血清,后改用菌苗。
  6.炭疽:初使用炭疽芽孢苗,后改用无毒炭疽芽孢苗。
  7.W传染病:使用猪、牛W传染病疫苗
  三、检疫
  1963年境内始建兽医站,开展检疫工作。1968年因“归口闹革命”,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撤离,检疫停止。1978年区社畜牧兽医站设电冰箱保存疫苗。1979年后,境内恢复市场检疫工作。
  四、科技队伍
  1963年,境内白坟公社、跳蹬场公社、孙家庄公社建兽医站,各设站长1名,兽医站人员11名,民间兽医10名。1973年又招聘和培养一批民间兽医,不脱产充任大队兼职兽医员。1975年,公社兽医站兽医员吃粮标准提高,每人15公斤,月工资国家拨给15元,不足部分从营业收入中开支。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民间兽医辞去公职自行行医。“撤、并、建”后,镇兽医站设站长1名,兽医员8名。现有村防疫员8名,月工资国家补助15元,不足部分从营业收入中开支。春秋两季镇兽医站组织村兽医员在境内各村寨打预防针。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