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林业开发与利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61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林业开发与利用
分类号: F307.2
页数: 1
摘要: 轿子山镇林业开发与利用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林业

内容

一、林业开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林业蓬勃发展,历届党委、政府对林业以保护为主,实行以林养林。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境内属天保县规划实施范围,严禁采伐,在镇政府统一规划下,采取“短、平、快”的方式以经济型林为基础,发展生态林为主体,综合开发利用森林资源。2002年,为使境内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境内开发了千峰山市级名胜风景区,满足城区市民休闲旅游的需求,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创造了经济效益。
  二、林业与生产发展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护田、保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轿子山山脉一带森林能将所降的雨水全部吸收,缓解水土流失和地面径流。而在生态脆弱、植被稀少的大洋、大寨、张官、徐家、尖山、大院、跳蹬场、各什、水洞、本寨等村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每年千峰河流域河床填塞及村级公路堵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水土流域得到有效治理。1992年“撤、并、建”后,轿子山镇将千峰河流域治理纳入规划实施,1999年实施生态建设与保护,在境内千峰河流域沿岸及生态脆弱地带,实施天保退耕还林(草)工程,营造林8657亩。至2002年,境内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治理,自然灾害现象得到缓解,农业生产达到稳产、高产。2002年,全镇有林地面积23977亩,森林覆盖率为22.3%,累计提供木材蓄积量42390立方米,为境内经济建设和生态状况的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促进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