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552
颗粒名称: 二、耕作制度
分类号: F3
页数: 2
摘要: 轿子山镇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两个阶段,由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转变。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农业

内容

境内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两个阶段,由粗放型逐渐向集约型转变。
  1.粗放型农业
  解放前,境内传统农业均为粗放型耕作方式,在同一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浅耕粗作,用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来提高产品总量。境内人少地多,原始森林植被盛于时有土地,农民耕作不讲科学性、生产效益低,多为广种薄收。如:水稻播种采用撒水秧,即打好田、平田、撒谷种,几天后,经过晒水、掺水即长成秧苗。耕作粗糙,难以调节温度,容易烂种。集体时期,一个生产队几十户农户,每年春播老品种需用谷种600~700公斤,如遇低温多雨,倒春寒烂种重播,则需用谷种1200~1500公斤。水田插秧为稀大窝,一般为一年一熟制。水田收割后就翻犁泡冬田或炕冬田。玉米种植,平坦地坝用牛翻犁耕种,偏辟坡地用锄凿窝耕种,不施基肥,惯用老品种,株高大、易倒伏,窝距宽至1米,地间空隙较大,常套种黄豆、红豆、豇豆、葵花等品种,相互影响,收入甚微,秋季旱地多为翻犁炕冬,复种甚少。
  解放前至60年代,境内稻田种植时多以厩肥,打秧青为主。冷脚田投放生石灰改良,旱地种植多以草、木、灰以粪肥拌匀作基肥,厩肥、粪肥、菜籽饼也作追肥。60年代后期境内使用氨水、硝铵、碳铵、进口尿素等肥料作追肥,磷肥作基肥,代替生石灰改良冷脚田。
  2.集约型农业
  建国初期,境内农业生产落后,耕作制度陈旧,历史的粗放型农业生产远远不适应新社会人民生活的需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境内最早于60年代中期,在政府农技部门的指导下,推广拉绳插秧农业适用技术,玉米实行试种大窝包谷种植,不套种其他豆类,连片种植红薯、胡萝卜、烤烟、辣椒等作物,此阶段后,境内传统的粗放型农业过渡到推广半旱式湿润秧田的播种方式。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政府加大科技种植力度,在镇农技部门的大力协调和指导下,境内良种更新换代,引进增产、优质、高效的优良品种,后在境内大地湾、四家坝、杨柳塘、青山电视台、大硐口、各什等坝区及公路沿线进行规范化种植,以点带面,对农户起到示范作用。由政府农技部门指导各村进行规范化种植。到2002年境内各村寨水稻两段育秧“4—8—5”拉绳插秧普及率达100%。玉米统一育苗定向移栽,油菜统一分箱窝播,实现了麦、肥间作和分带轮作以及水稻—小麦,水稻—油菜等两熟制,复种指数为198%。
  境内从以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来提高产量的粗放型农业逐步过渡到在同一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量的集约型农业。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