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民公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548
颗粒名称: 三、人民公社
分类号: F3
页数: 2
摘要: 1958-1980年轿子山镇人民公社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农业

内容

1958~1959年,开展了深翻土地(又叫深耕)运动,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以公社为营、大队为连、生产队为排投入深耕。境内在木头寨、各什坝区办样板点,将任务分到各大队,组织大量劳动力投入深耕。深翻田土1公尺深,施肥三层,由于违背科学规律而失败。
  为实现“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奋斗目标,全县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实现全民总动员,境内共抽调劳动力2500余个,按军队建制以公社为连到双堡的梅旗、鸡场的猛棚、岩腊、扬武等地参加大炼钢铁。由于强壮劳动力被抽调,当年水稻收割损失严重。
  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缩小公社规模,实行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核算基础,实行评工记分制,所收粮食除应上交公余粮、提留储备粮及耕牛饲料外,按人口和劳动工分进行人七劳三比例分配。经济收入的分配则以工分标准进行比值分红。是年5月,推行“三包、一奖、四固定”,各村划出少量耕地作为社员自留地,但是有的村借大包干的形式,扩大社员自留地,有的生产队包产到组到户,被认定为轻集体、重个人,走回头路,是两条道路斗争的严重问题。1962年,中共安顺地委发出《关于合理调整自留地工作中若干问题的讨论意见》,明确规定社员自留地一般执行耕地面积的15%,适当分给饲料地1~2分。
  1964~1965年,开展“四清”运动,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境内各村进驻“四清”工作组,在村开展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四清运动”,对照文件,要求各级干部“洗手洗澡,轻装上阵,团结一致,共同对敌”。重点解决农村“四不清”干部的问题,对包产到组到户,下放自留地的问题和资本主义泛滥情况进行清理和批判,社员的家庭副业被视为资本主义而被禁止。是年,结合开展农业学大寨,各村开展加高加厚田埂,境内30%的田埂都进行了加高加厚。
  196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以后,村级组织处于瘫痪状况。1972年进行整党建党工作,每个村进驻工作人员1名,帮助建立健全各村村级组织。当年农业生产由于遭受严重的干旱,境内粮食大幅度减产。孙家庄公社粮食减产420吨,白坟公社粮食减产290吨,跳蹬场公社粮食减产410吨。1973年,境内各公社掀起“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高潮,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1975年10月,安顺县委组织“农业学大寨”工作队进驻境内各公社、各大队,指导开展“农业学大寨”。截至1976年底,孙家庄公社改土造田150亩,累计投工18000个;瘦田改肥210亩,投工12600个;坡改梯18亩;修建氨水池57个。跳蹬场公社改土造田230亩,累计投工28000个;瘦田改肥310亩,投工18600个;坡改梯65亩;修氨水池68个。白坟公社改土造田180亩,累计投工21600个;瘦田改肥130亩,投工7800个;坡改梯95亩;修氨水池50个。
  1977年根据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中共安顺地委、行署,安顺县委、县政府要求各级拟出规划,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土造田,成立指挥部,组织地、县、区、公社机关干部参加劳动,各公社建立农田基本建设专业队。孙家庄公社改土造田130亩,累计投工80000个;砌田埂110条,累计全长6公里。跳蹬场公社改土造田180亩,累计投工110000个;砌田埂180条,累计全长10公里。白坟公社改土造田150亩,组织了丰收(35)型拖拉机4台、推土机2台投入工程使用,累计投工60000个;砌田埂130条,累计全长8公里。通过改土造田后,粮食翻了一番。未改前玉米杂粮产量33120公斤,改土造田后水稻产量331200公斤,粮食增产298080公斤。至1980年,改土造田工程基本结束。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