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口 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29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人口 民族
分类号: F592.7;C95
页数: 48
摘要: 轿子山镇人口与民族概况。
关键词: 地方志 人口 民族

内容

第一节 人 口
  一、人口来源
  境内人口土著居民少,多为苗族后裔。大多数汉族人口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至清隆庆元年(1566)迁入,祖籍多为浙江、江苏、江西、山西、山东奉命调北征南入黔。白族人口(古代称南龙人)祖籍系江苏南京乌衣巷,明初奉调入黔。回族人口清光绪十七年(1892)始从云南昭通迁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02年,进行了第一次至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2年,境内总人口为51458人,其中农业人口47533人;总户数11044户,其中农业户为10562户;总人口中男性人口26912人,占总人口的52.2%;女性人口24546人,占总人口的47.8%。
  二、人口变化
  民国以前,境内所辖村寨人口稀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境内当时行政建置有7个乡、3317户、15717人。
  郭家庄乡辖6个大队,13个自然村,428户,2113人。
  其中:郭家庄大队84户,408人。徐家庄大队79户,383人。后山大队45户,218人。镜子塘大队61户,313人。大院大队66户,346人。张官屯大队93户,445人。
  青山乡辖6个大队,12个自然村,461户,2218人。
  其中:青山大队114户,543人。观棋大队48户,232人。下寨大队83户,401人。尖山大队80户,391人。水塘大队86户,415人。八角洞大队50户,236人。
  孙家庄乡辖4个大队,11个自然村,246户,1201人。
  其中:大寨大队67户,348人。小寨大队55户,260人。大洋大队64户, 328人。邓家大队60户,265人。
  大硐口乡辖9个大队,15个自然村,625户,2982人。
  其中:大硐口大队93户,447人。小硐口大队55户,264人。平寨大队78户,380人。本寨大队98户,456人。各什大队62户,315人。洋坪大队54户,260人。新寨大队63户,285人。木当大队21户,90人。水洞大队101户,485人。
  跳蹬场乡辖9个大队,13个自然村,607户,2683人。
  其中:跳蹬场大队95户,252人。袁家屯大队86户,417人。毛栗坡大队52户,252人。单家屯大队65户,327人。金钟院大队48户,201人。新院子大队79户,385人。小寨大队50户,210人。水井坎大队78户,382人。小园大队54户,257人。
  郭家屯乡辖7个大队,30个自然村,423户,2051人。
  其中:郭家屯大队120户,579人。河安大队64户,335人。安家箐大队60户,270人。云盘大队53户,254人。屯脚大队35户,170人。小牛家庄大队40户,193人。麒麟屯大队51户,250人。
  木头寨乡辖5个大队,19个自然村,527户,2469人。
  其中:木头寨大队207户,898人。讨兑寨大队143户,694人。关口大队28户,136人。绿塘大队65户,332人。厦耳大队84户,409人。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孙家庄公社总人口5055人,跳蹬场公社总人口4286人,大硐口公社总人口3520人,白坟公社总人口4865人,境内4个公社总人口累计17726人。
  第一次人口普查到第二次人口普查的11年间增加2009人,每年平均净增182.6人。1960至1961年两年期间人口出生为下降趋势。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孙家庄公社总人口11568人,跳蹬场公社总人口14924人,白坟公社总人口8229人,境内3个公社总人口累计为34721人。比1964年增加16995人,第二次距第三次人口普查的18年间,每年平均净增944.16人,增长率为27.1‰,是解放以来人口自然增长高峰期。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孙家庄乡总人口13771人,跳蹬场乡总人口15507人,轿子山镇总人口9352人,境内“两乡一镇”累计总人口为38630人,比1982年增加3909人,年均增加487.2人,人口增长率12.6‰。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总人口为43935人,其中男性人口24253人,女性人口19682人,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55.2%,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44.80%。
  2001境内总人口为50458人,其中农业人口46613人,占总人口的92.2%。
  2002年底境内总人口为51488人,其中农业人口47643人,比2000年增加1030人,每年平均增加51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0‰,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617.3人。比1990年的每平方公里464.1人增加153.2人,比1982年每平方公里409.4人增加207.9人。
  三、人口分布
  据《安顺市志》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孙家庄乡有总人口1377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53.74人。跳蹬场乡有总人口1549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20.35。轿子山镇15270人,(含轿子山煤矿5918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32.56人。
  1992年,“撤、并、建”后,孙家庄乡、跳蹬场乡、轿子山镇合并为新的轿子山镇。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境内有总人口43935人(含轿子山煤矿及煤矿居委会、安顺煤矿514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18.71人。人口分布在镇辖37个行政村,119个自然村,212个村民组。
  1500人以上的行政村,有木头寨、郭家屯、厦耳、讨兑寨、青山共5个村。1000人以上至1500人以下的行政村有屯脚、河安、跳蹬场、袁家屯、大硐口、本寨、水洞、下寨、水塘、大寨、郭家庄共11个村。500人以上至1000人以下的村有云盘、水井坎、单家屯、毛栗坡、平寨、小硐口、各什、新寨、洋坪、大洋、邓家、大院、镜子塘、徐家庄、尖山、张官、新院子共17个村。500人以下的村有小园、小寨、小瓦窑、金钟院共4个村。
  四、人口构成
  (一)性别构成
  1990年孙家庄乡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总人口13771,其中男性人口6892人,占总人口的50.05%;女性人口6879人,占总人口的49.95%。人口性别比100.19。
  轿子山镇总人口9532,其中男性人口4671人,占总人口的49.95%;女性人口为4681人,占总人口的50.05%,性别比99.79。
  跳蹬场乡总人口15507,其中男性人口7802人,占总人口的50.70%;女性总人口7705人,占总人口的49.06%,性别比101.26。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43935,其中男性人口24419人,占总人口51.03%;女性人口21516人,占总人口的48.97%,人口性别比113.49。
  (二)民族构成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境内有总人口43935人。其中:汉族人口33215人,占总人口的75.47%;苗族人口6983人,占总人口的15.89%;白族人口2930人,占总人口的0.71%;回族人口612人,占总人口的0.17%;仡佬族人口89人,占总人口的0.03%;布依族40人;彝族35人;蒙古族31人。
  五、计划生育
  1953年,境内宣传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的报告》,196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将控制人口增长与社会主义建设联系起来。
  境内通过宣传学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指示以后,少数领导干部开始使用避孕药具。1956年5月为贯彻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在人口稠密的农村城镇推行计划生育的决定》,境内白坟公社、跳蹬场公社、大硐口公社、孙家庄公社在农村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工作。“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境内计划生育工作停滞不前。
  1973年7月,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始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并逐步转向农村。
  (一)组织机构
  1973年至1977年间,境内未设立专门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由当时的蔡官区公所、华严区公所下达计划生育指标到公社、公社党委、管委会组织机关人员实施,1978年蔡官区公所、华严区公所分别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各设计生专职干部1名,负责全区的计划生育统计及上下联系工作。
  1986年,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轿子山镇、跳蹬场乡、孙家庄乡分别招聘2名计划生育专职人员,工资由乡(镇)级解决。乡(镇)级计生专干负责本乡、镇的计划生育统计情况及上下联系等工作。
  1991年12月“撤、并、建”后,成立了轿子山镇计划生育股和服务站,设计生股长1名,计生服务站正、副站长各1名,统计员1名,计生专职人员20名。2001年更名为计生办公室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设主任1名,正、副站长各1名。
  1996年,镇党委、政府为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派3名计生专干到市计生局学习,培训专业技术。后在境内开展上环、结扎和人流手术。
  2001年,境内实行计划生育“村为主”,38个村(居)委会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及计生协会组织,以村支两委为主,正常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二)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管理及落实
  1.宣传
  20世纪60年代,主要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指示,重点对国家干部提倡节制生育。
  70年代宣传晚婚晚育,在农村树立以晚婚晚育为荣的新风尚,加强人口理论和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和在农村推行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1978年10月安顺地区组织计划生育小分队到境内孙家庄乡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孙家庄公社机关干部、职工有5人带头实施结扎手术,一周内8名大队支书、大队长到公社作了结扎手术。1979年8月安顺县在全县推广白坟公社计划生育工作经验。其经验为:“一宣传”、“二讲”、“三公布”。(宣传计划生育文件,讲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和好处,公布育龄妇女名单和作手术人员名单)在此期间,白坟公社5对青年夫妇只要一个孩子并作了绝育手术。
  80年代,国务院确定计划生育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工农业生产,把经济搞上去,一手抓人口与计划生育,把人口增长控制下来。境内通过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实现了境内经济与人口的协调发展。
  90年代后,普遍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男女平等婚育新观念。大力倡导办独生子女证和施行“双女”结扎。在境内开展“四个一”宣传活动,即: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境内各村建好“宣传一面墙”;开辟一个计划生育栏目;制作一份计划生育宣传资料。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以及相关宣传资料印发到农民手中,充分利用“5·29”计生协会活动日和“9·25”公开信发表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2002年市区计划生育协会组织“三下乡”文艺宣传队到跳蹬场集镇进行文艺汇演,通过“山歌”、“花灯”、“小品”等形式向境内广大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优生优育等基本知识。观看人数5000余人,取得明显效果。
  2.管理
  境内计划生育管理主要包括生育政策、技术服务、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政策。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
  第一,依据计划生育政策,编制人口规划,落实人口计划,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第二,严格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做到政令畅通,对落实手术措施者给予奖励,对违反计划生育者给予必要的限制措施。
  第三,保持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四,加强协调,按照党委、政府制定和完善有利益计划抚育的社会政策,促进对人口问题的综合管理办法。
  第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全面贯彻、执行《人口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条例》等。
  第六,加强计划生育信息化管理,全面完成了《家庭人口档案卡》的填写和录入工作,2002年8月已通过市、区考核验收。
  3.落实
  境内认真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指标任务。
  1979年白坟公社完成“四术”任务263例。其中:男扎81例,女扎11例,上环157例,人流14例。
  跳蹬场公社完成“四术”任务295例。其中:男扎54例,女扎75例,上环135例,人流31例。孙家庄公社完成“四术”任务230例。其中:男扎26例,女扎47例,上环140例,人流17例。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纳入国家宪法,正式提出“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境内要求“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最多不超过两个,单位职工“只准生育一个孩子”,特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教职员工率先带头执行,境内计划生育工作掀起高潮。
  1986年境内的轿子山镇“四术”任务数218例,完成298例,为任务数的137.1%。其中:男扎46例,女扎65例,上环108例,人流79例。
  跳蹬场乡“四术”任务301例,完成322例,为任务数的107.2%。其中:男扎49例,女扎68例,上环123例,人流82例。
  孙家庄乡任务数304例,完成325例,为任务数的107%,人口出生控制193人,实际出生191人,出生率15.78‰,死亡90人,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长人数101人,自然增长率为8.35%。
  1991年12月“撤、并、建”后,轿子山镇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到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依据实施结果进行奖惩。
  1992年完成计划生育手术任务1818例,1993年完成任务1712例,1994年完成任务1683例,1995年完成任务1725例,1996年完成任务2774例, 1997年完成任务2039例,1998年完成任务1270例,1999年完成任务1216例,2000年完成任务1252例,2001年完成任务956例,2002年完成任务918例。2002年,计划生育率为100%,出生人口5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25‰以下。
  (三)计划生育政策措施与优质服务
  1.政策措施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步入正轨,境内坚持镇负责,村为主,户落实的工作格局。轿子山镇政府制定“四包、三带头”的有效措施,要求镇机关干部、职工、教师做到(包自己、包子女、包家属、包完成任务,带头宣传、带头作手术、带头办独生子女证)。至2002年,境内,38个村(居)委会全面实现计划生育村为主,对镇村干部以及计划生育专职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认真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印发到农户手中,围绕“四清”、“五不漏”的原则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深入计划生育户动员手术对象作绝育、上环、妇检等手术,并采取与计划生育户签订合同书等有效措施,实行合同制管理。至2002年境内有11个村实现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
  2.优质服务
  20世纪70年代,对受术者给予表扬和物资奖励。1979年境内白坟公社对只要一个孩子并做了绝育手术的5对青年夫妇给予粮食经济补助,并召开群众大会进行表扬。此外,白坟、跳蹬场、孙家庄三个公社还制定了对作手术者给予休假和肉食供应的规定。对做男(女)结扎的手术者公社无偿供应猪肉2.5公斤,做上环术的供应猪肉1.5公斤。对不同受术者给予不同的休假时间,按规定休假时间每天记一个标准劳动力的工分(7~10分),由其所在生产队记入参加当年的粮食经济分配。其休假时间为:上环7天,女扎21天,男扎15天,人流14天,人流并上环30天,人流并女扎40天。
  80年代,对受术者家庭有困难的,由其所在生产队和生产大队出具证明,乡政府补助受术者在休息时间的部分生活费(粮或钱)。
  90年代以后,境内对计划内生育并作手术的农户,镇政府从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使贫困户脱贫致富。
  为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创造优质服务环境,2002年,镇政府投入15万元维修计生服务站,投入5500元购置电脑,投入9万元新建村级服务室10个,面积共计500平方米。除正常开展计划生育各种手术外,是年把妇检工作与妇科病的普查、普治有效结合起来,共普查普治8个村493人,查出患有妇科病361人,治疗201人,转诊49人。
  3.开展“三结合”帮扶
  1996年1月,轿子山镇成立:“三结合”帮扶领导小组。党政领导包户,镇机关、部门包村,把“三结合”工作纳入镇村两级的经济发展规划,以扶贫为基点,以奔小康为目标。1996年至2002年全镇共帮扶1436户,其中独生子女67户,双女结扎201户,计划内二孩困难户1168户,为95户独生子女和双女结扎户办理养老保险。
  4.开办人口学校
  境内开办人口学校始于1993年,至2002年全镇开办人口学校30期,参加培训学习2500余人次。通过办人口学校广大育龄妇女对青春期、婚前期、婚育期、哺乳期、更年期等有关知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更新了观念,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全镇共有2500个育龄妇女领到了人口学校结业证书。
  境内,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积极配合,认真贯彻“三为主”,推行“三结合”实行“村为主”以及推行村民自治,使境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平衡发展。
  第二节 民 族
  一、汉族
  1.族源及迁徙
  汉族进入境内,最早者为明洪武初征南屯田戍边之军队,其余或经商,或战乱灾荒,或做工,进入境内时间有先后,籍贯各异,多为江西、江苏籍,川、闽、浙、豫、鲁、皖、鄂等次之。据汉族主要姓氏《家谱》中记载:
  俞姓:祖籍原山东,唐末,始祖俞公伯高。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入黔,始祖俞公伯启随黔留守普定卫(今安顺),后裔迁居金钟院、单家屯、新院子、水井坎、小园、跳蹬场、袁家屯、讨兑寨、木头寨、厦耳等村。
  王姓:祖籍南京应天府,始祖王二天,洪武十四年(1381)受封殷乐王率兵征南入黔,平南后迁居大山、张官屯、屯家庄、水塘、下寨、石古当等村。
  吴姓:原籍南京应天府,始祖吴文珍,明朝封为十八指挥之一,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入黔,平剿后定居安顺府城东街,后裔繁衍迁居毛栗坡、郭家屯、木头寨、小园、袁家屯、八角洞、大院等村。
  程姓:入黔始祖程珊黎公,明代奉命征南,由江苏南京来贵州,居安顺凤凰山,六世祖移居大山(小寨、新院子)、镜子塘、本寨等村。
  帅姓:原籍山西,后迁江西,明末始祖朝贵、朝益两公从事商业由江西入黔,定居安顺大山(水井坎)、跳蹬场、下寨、邱家苑等村。
  杜姓:原籍江苏南京石灰巷高坎子,始祖杜公兴龙,洪武十五年(1382)调北征南定居安顺小米山,后裔迁居老寿山、观棋山、水洞、跳蹬场、木当等村。
  杨姓:入黔始祖杨成公,原籍江苏应天府(南京)石灰巷(又称十八巷十家巷)。明洪武十九年(1386)杨氏为武官,征南入黔定居安顺金柜街。后裔迁居大硐口、八角洞、本寨。
  大山杨氏:始祖杨彦清公,明隆庆元年(1567)入黔居安顺大山(小园)。
  张姓:明初始迁祖张雄调北征南入黔,后裔迁居安顺张家坪寨,支系分迁水洞、小洋落坝、大院、岩上、新院子、大寨等村。
  甘姓:原籍江苏应天府(南京)石灰巷高坎子,始祖幼表、幼明、幼禄在元舜朝帝时迁居四川泸州虎岩山,洪武中期调北征南入黔居安顺南街,支系分迁孙家庄长寨(今大寨)村。
  肖姓:始祖肖安明原籍江西,明洪武年间随将调北征南入黔居安顺尖山,张官屯等村。
  胡姓,始祖胡公大海原籍江西吉安府,元末明初大海公为将领,明洪武十八年(1385)奉命调北征南入黔,定居安顺,此支系分居木头寨、毛栗坡、老寿山、下寨等村。
  齐姓,始祖齐智明洪武十六年(1383)由山东征南入黔居住安顺府,支系分居齐家庄、小屯,后代繁衍从小屯迁居大寨朱家甫、金钟院大黑山、厦耳崩土山。
  李姓:原籍江西南郡高坝子。明洪武十九年(1386),李虞、李威随明傅友德征南入黔。境内李姓系李威后裔,现居住河安村坡头上、水塘寨、尖山村、平寨村。
  金姓:原籍南京徽州府嘉定县石灰巷,始祖金子中。明洪武二年(1369)带征入黔,居住安顺府城塔山街。洪武十三年(1380),八世祖金桂馥,买明娄布政家北乡全庄一个,清康熙八年(1669),更名金家大山(今小园、小寨村)。部分支系迁居毛栗坡、青山等村。
  2.婚姻
  境内汉族的婚姻,一般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现虽还如此,但须由男女青年双方同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已渐成时尚。订婚时,要杀鸡,然后由男家择吉日报婚期给女方。举行婚礼时,男家要准备半头猪肉(连头带尾)、衣服、财礼交给女家,数量多少视男方家经济情况取得女方家同意而定。结婚前几天,姑娘要哭嫁,原来是出阁坐轿,现多为乘车。出阁时由女方兄或弟背上车,有上路鸡一只。送亲客为二位妇女。凌晨或清晨出阁,当天到夫家。下车后用鸡点血,然后跨鞍入门。夫家神台上点七芯灯,新娘顶乌云帕进入堂后,听司仪安排拜堂,先生封诰四句,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夫家要办喜酒,设宴请客。席散拥新娘进洞房,新郎为新娘挑“乌云帕”,亲友闹洞房。第二天,新娘拜亲友,亲友赠礼物。第三天,新娘进厨房做饭,亲友品尝,吃团圆饭。第四天,新娘回门,三日后返夫家,春节新女婿去给岳父母拜新年。有女无子之家,可招女婿,先立字据,上门招亲夫随妻姓继承产业,三代后是否还宗,可自定,不强求。
  3.丧葬
  境内汉族去世历来用木棺土葬,推行殡葬改革后,开始实行火葬。女性老人去逝,即报晓外家来哭丧,并洗尸、穿衣。穿衣宜单忌双,盖棺不严闭,用白布作孝,剪白纸缠竹作杖。孝男剃头服孝,做“道场”三至七天不等,设灵堂,贴孝对,超度亡灵。择吉日请酒,来客吊唁、下祭。出丧,一般是清晨,撒“买路钱”,挂招魂幡。坟墓要择地定向,掘墓坑曰“买地”,意为买地葬父(母)。墓坑掘好后,用纸钱、雄黄和颖子杆烧井,按时辰落棺入土。砌石垒土成坟,葬妥后,插望山钱。三日后复山,添土,为逝考置牌位。服孝三年,期间春节不贴红对联,屋内不维修。
  4.信仰
  境内汉族一般信仰佛教和道教,多处建有供奉菩萨的祠堂、庙宇,屋内中堂贴神榜,过年过节杀猪宰鸡供奉。“神榜”上,中行写“天地君亲师位”或“天地国亲师位”,两侧写主人姓氏信条及其历代祖考妣。每年农历七月上旬提前接祖先,以酒肉饭菜供奉,农历七月十四日(俗称过月半)傍晚用纸钱装包烧给九泉之下的亡人。
  5.住房
  境内汉族住房多为石木结构,承重墙又称(屋山墙)用正方块石砌抵屋顶。房梁、檐、小梁、楼面、房内墙为多木质,楼正面对外为木护栏,门窗为木制,大门外设一半截小门(称腰门),屋面多以青瓦或石板盖之。前门正厅称“堂屋”,为供奉“神榜”、家人小聚,接待客人茶话之所。正厅后多为厨房,正厅两旁有厢房、平房,主要为卧室,近几年来,境内许多汉族修建了二至三层的水泥砖混楼房。
  6.生产生活
  境内汉族善农耕,接受良种良法快,田间管理佳,一般产量较高。同时具有独特的经济才能,除搞好农业生产外,还从事经商、运输、企业、建筑、养殖等行业。饮食主食以大米为主。肉食以猪、鸡、鸭、鱼等肉为主。每年春节,绝大多数农户腌制腊肉、香肠、血豆腐、盐菜,酿制米酒,制作甜酒和糍耙等。
  7.文化娱乐
  (1)地戏
  境内郭家屯村具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地戏”(俗称“跳神”)。
  地戏的服饰,一般着青、蓝、白、褐土布斜襟长衫长裤,束青布腰带,穿布鞋,背扎靠旗(与京剧靠旗相类似),系两块绣有多种花边的红、绿或其他颜色的布片,将腰身围裹,象征战袍。道具一般使用木制刀、枪、剑、斧等十八般兵器,除刀枪外,女将左手持手帕,男将则持折扇。不论什么角色,一律面蒙青纱,额顶面具(俗称脸子),在表演中最引人注目,充满奇异的色彩。这些面具主要用白杨木雕成,大小跟人的面目差不多,头带盔甲,一般长约30公分,宽约20公分。
  地戏面具分文、武、老、少四类,根据剧中角色的性格特征,老将额上刻粗线条皱纹,配青、白、棕红各色胡须。女将造型妩媚,凤眼微睁,蛾眉含笑。少将双眼圆瞠,面目英俊。凶将猛将双眼暴突龇牙咧嘴,显得凶悍无比。通常以赤红表忠勇,白垩表奸诈,粉红表文静,黑蓝表刚烈,黄色表老成,青绿表神异怪诞。
  地戏的表演以说唱为主,伴之舞蹈。剧情的发展以第三者的说白来推动,人物的矛盾冲突或感情起伏通过唱的形式来表达。
  地戏的伴奏采用铜锣、皮鼓等打击乐器,有金鼓齐鸣之震,造成一种战场斗杀的节奏和气氛,与剧目表现的战争环境十分合拍。地戏戏目皆征战,无谈情说爱题材。
  (2)花灯
  境内大硐口村、郭家屯村、水塘村、下寨的村自发组织花灯队,多在春节期间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展花灯表演活动,演员由中青年男女爱好者组成,演员中有女装男扮或男装女扮对唱。花灯的表演以说唱为主,伴之舞蹈,唱词有民间故事、说四句、婚姻家庭。结合形势的发展还新编歌颂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计划生育宣传、旅游景观等。多为自编、自演、自唱。剧情的发展以众演员帮腔说唱,人物的矛盾与感情通过说唱的形式来表达,花灯的伴奏采用铜锣、小鼓、胡琴,与剧目唱词合拍,在表演中技巧灵活,动作整齐,富有感情色彩,引人注目,常引来观众欢笑。
  传统的娱乐生活还有开茶馆、说书和唱(听)山歌,改革开放以来,汉族文化特长得到发挥。
  二、苗族
  (一)族称分布与住房
  1.族称
  境内苗族有小花苗(蒙阿里)、水西苗(蒙阿志)、白苗(蒙乖)等三个支系。在苗族内部,因居住地域、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三个支系有各自的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1951年按照全国政治协商一届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精神,根据苗族的来源和苗族人民的意愿统称“苗族”。
  2.分布
  境内小花苗分布在轿子山镇38个自然村,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共1534户,6983人。其中11个自然村全居小花苗657户,3226人。全居小花苗自然村:邓家88户,470人;野鹿山79户,381人;大洋落坝79户, 380人;马鞍山58户,280人;苑包64户,308人;徐家小新寨43户,216人;平桥64户,310人;平寨小新寨41户,197人;大桥坡42户,205人;安家箐57户,274人;槐子园42户,205人。与汉族聚居的小花苗自然村有:青山、官旗山、下寨、上寨、鸡窝寨、大寨、小寨、朱家甫、鲍家庄、小洋落坝、张官、镜子塘、大院、棕树、洋坪、大硐口、小硐口、本寨、各什、新寨、讨兑寨、小瓦窑、袁家屯、毛栗坡、木头寨、小牛家庄、郭家屯共27个自然村877户,4282人。
  水西苗分布在境内木头寨箐口自然村、讨兑寨小新寨自然村和吊屯脚自然村,34户,163人。
  白苗分布在境内云盘村,52户,262人。
  3.住房
  境内小花苗住房大多依山建造,居住于田坝地区。水西苗、白苗居住于轿子山山脉。古代苗族建房结构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叉叉房”,房屋柱顶留叉,托“人”字形屋面,上盖茅草,四壁垒乱石。另一类“架子房”,一般建三间或五间,屋内立柱头,四壁垒块石,房顶盖茅草,经济宽裕的盖石板或青瓦,屋内正中为堂屋,左右两间分隔为前后两个半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苗族建房同于汉族。1999年境内云盘村白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帮助下,省民政厅支持10万元,镇政府支持15万元,共25万元,对该村白苗住房进行改建,将原居住既窄又矮的茅草房改建为石、水泥混合结构的楼房。2002年已改建竣工的20户苗民迁住新居,告别茅草房。
  (二)婚姻与习俗
  1.婚姻
  苗族自古以来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男女青年一般通过“跳花”、“游春”、“向月亮”和赶场等机会互相认识、了解,情投意合者,经媒人介绍父母同意缔结婚姻。解放前境内苗族不与外族通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与外族通婚。苗族的婚姻大体经过以下程序:
  提亲。男方请一媒人到女方家说亲,上门说亲一般带两包点心(糖)或水果。如果女方家有意,父母就收下礼品并与媒人洽谈彩礼钱,彩礼钱多少视男方家经济情况而定,但必须征得女方家同意,洽谈彩礼钱时要带“七字”(苗语称“七字”示为吉利)。媒人根据商谈的情况返回男方家回话。如果不同意或要求过高,则婉言谢绝。一般说亲要经过两三次回谈才能谈成。
  定亲。男方邀请与自己同龄的一男青年作“陪郎”,另请二至四人同至女方家,到达后,由媒人点交部分彩礼钱,算为定婚。
  定亲时,酒宴开席前女方的姐妹、哥嫂、弟媳合伙给新郎和陪郎“洗脚”,以此而乐,通过一番热闹,新郎要给“洗脚钱”,同时,女方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健在的,也要给老人敬老费。酒席开始请长辈坐上席,男方来客要唱《定亲歌》。席间,鸡头敬长辈,妇女吃鸡心,青年人吃鸡脚,儿童吃鸡腿。次日男方客人起身出门,女方家要赠送新郎和陪郎各两斤猪肉或两个糍粑,返回家中男方的父母要请家族中长辈吃餐便饭。
  结婚。结婚日子由男方家择定,提前送“日单”和补齐给女方家的彩礼钱,女方的父母按“日单”作好准备。结婚前一天,新郎请陪郎提酒一壶,背米一升,抱小鸡两只(称伴鸡,白苗支系男方家送去母鸡,女方家则用公鸡回赠),到女方家接亲,翌日拂晓,女方家安排请夫妻双全的夫妇一对、男女青年二至六人送亲。新郎不骑马,新娘不坐轿。到夫家时男方家族请长者在门庭手提公鸡从新娘头上绕几圈,边绕边念《护吉去凶词》,扫除沿途所遇的“邪气”,方能进家。新郎、新娘进家不拜堂,婚期不同房。婚期出进三天,客散后新娘随送亲的一道回娘家,再过几天新郎才去接回。以后新娘可在娘家住,也可在夫家住,直到生孩子才“落夫家”。随着时代的进步,此种风俗逐渐解除。
  离婚。离婚要经过双方的寨老、族老或亲朋好友调解。男嫌女而离婚,女方不退或少退彩礼钱,女嫌男而离婚女方要退男方的彩礼钱并赔偿男方一定损失费。
  随着《婚姻法》的实施,苗族群众的婚姻、家庭状况有了一定的变化。
  2.习俗
  (1)饮食
  居住在田坝地区的苗族食粮大多以大米为主,小麦、玉米为辅。山区的苗族以玉米为主粮,糯食是苗族的主食品之一。逢年过节、亲戚朋友来访要做糍粑招待,婚姻往来用糍粑赠送,每年腊月间家家户户都做年粑,肉类以猪、牛、鸡、鸭肉等为主,每年腊月间经济宽裕的人家要杀年猪,腌制腊肉和血豆腐,客上往来腊肉血豆腐是酒席的上等菜。古代,苗族婚丧嫁娶多用牛肉做席。酒是苗族的喜礼,特别是红喜事,男子饮烧酒,妇女儿童饮甜酒。
  (2)饲养
  从古至今,苗族群众习惯发展养殖业,80%的苗民爱好饲养母畜,坝区的花苗大多饲养母猪、母牛、鸭、鹅,山区水西苗、白苗爱好养母牛、母马、母羊、母鸡等家畜家禽。境内在苗族惯有“家有四母(牛、马、猪、羊),一家老幼不受苦”之说,把饲养畜禽视为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途径。
  (3)服饰
  古代,苗族男子穿长衫,头带毛帕,系麻织腰带。解放前男子不剃头,留长发挽后脑(苗语称“蒙豆夫”)。今男子服饰同于汉族。
  “蒙阿里”(小花苗)支系妇女头带半月形红木梳,外绕银链,后脑插银簪。上衣两襟分叉相合,下着长裙,系麻织腰带、白色围腰。衣裙、围腰均用蜡染或刺绣花布镶边。
  “蒙阿志”(水西苗)支系妇女发绾结,斜插半月形小木梳,故又称“歪梳苗”。内衣蓝、白色,外套长袖短衣,衣袖为各色花布镶接而成。下着长裙,裙脚染青、蓝两色,系蜡染围腰。
  “蒙乖”(白苗)支系妇女头戴30余厘米长的大木梳,外绕捻成绕关的假发。上穿斜开襟的麻织白色短衣,系麻织腰带,下着麻织花色长统裙。
  (4)礼节
  境内苗族习惯以酒为礼,有定亲酒、结婚酒、月米酒、过年酒和建房上梁酒,应邀客人必须用酒作陪,不同的酒席有不同的酒歌。建房上梁酒有四言八句,上门吃酒有《拦门酒歌》,席间有《席间酒歌》。席间,菜可多可少,酒不可少,苗族有劝饭劝酒的习俗,劝客人吃饱喝醉。
  初婚的新郎新娘,春节到外家拜年,家族请其吃饭,新姑爷发给孩子压岁钱,表示以礼还礼。刚娶的新娘,男方家族中要请其吃饭。
  苗族群众团结和睦,一家有事全寨帮忙。老人去世,不用请,全寨人都会主动上门帮忙,18岁以上男性晚上守灵一夜通宵,中途离开要惩罚一只鸡或10~20元钱。苗族民间尊老爱幼,同堂吃席长者坐上席,先敬长者的酒,吃鸡要把鸡头敬老人,有儿童同桌吃饭,老人把鸡腿送给儿童。
  (5)节日
  大年。苗族称春节为“大年”,早餐食糯糍粑,中午宰杀公鸡祭祖,晚餐备办丰富酒菜全家吃团圆饭。
  小年。正月十五称小年,中青年夫妇这天要接岳父岳母来过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到寨外捡些小石头挂在牛、猪圈门,表示春耕伊始家畜兴旺。
  三月三。祭山神,苗寨这天买一条狗,请巫师逐家逐户扫寨,边走边念《护吉去凶词》,向各家各户屋内撒“圣水”,扫尽瘟疫火种。
  四月八。纪念杨鲁部落的部将祖犹龙阵亡,大部分苗族家庭做染成红、绿色的糯米饭吃。
  五月初五。过端午节,用雄黄酒、大蒜兑水遍撒屋内屋外,预防毒蛇进家。另外采集民间各种草药预防疾病。
  六月初六。寨民聚会祭山庙,共定村规民约。
  八月十五。月明时,吃月饼,寨民向久婚不育的夫妇送老瓜,预祝早生贵子。
  九月初九。重阳节,境内各苗族村寨用新糯米打糍粑吃。
  (6)宗教
  境内苗族存在“万物有灵”的意识观念,认为土、石、日、月、山、水、雷电、树木都有灵,能致人吉凶,因而进行祈祷或祭祀,寻求庇护或消灾灭祸。其中祭神山、神树(庙)为常见,20世纪60年代以前,境内苗族村寨都护有“神树”、“神岩”、“神山”,严禁他人破坏。到60年代中期“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这些“神树”被砍伐,山庙等也随之灭绝。
  崇拜祖先是苗族民间留下来的一种宗教信仰,认为人的生死是靠祖先保佑,凡逢年过节,办红白喜事,遇事卜卦问吉都有不同程度的祭祖内容。如:大年三十要杀公鸡供奉祖先,正月初三家族汇聚一起备办供品向祖先祭祀,按逝者的辈分从老至幼诵《祭祀词》表示崇敬并求保佑。年满18岁以上人死后要“打牛”送,用公鸡为亡人“开路”。
  境内苗族对竹崇拜,祭祀祖先用三寸长的苔竹制成竹卦;同一祖宗称“一块竹片”(视为本家)人死之后安葬完毕,用三根竹片制成三角形架插在簸箕上,给其披上衣(裙)显示亡人形象,为亡人做“魂”。苗族部分支系男子成年后,用竹蔑编个小竹箩,装上代表本人的“竹筷”,挂在自家的屋脊上,待这位男子去世后取下随棺入葬,对竹产生至高无尚的崇拜。
  (7)苗族风情
  向月亮。“向月亮”是境内苗族男女青年进行社交和开展娱乐活动的形式。同时,也通过这种活动物色对象,达到相互探亲的目的。苗族男、女青年白天照常劳动,“向月亮”一般选天气晴朗、月亮较明的夜晚。男青年吃完晚饭后,相约伙伴到邻近村寨或较远有苗族居住的村寨去游玩,在寨子边吹木叶,该村苗女听后也相约伙伴出门在村寨边与来游玩的男青年谈笑风生,时吹木叶,时对山歌,或拉二胡、吹芦笙。相互介绍双方情况。在交谈和互看貌相后,男、女青年有意者,互使眼色及暗语,远离其他伙伴,单独到一旁进一步倾谈,谈到妹有心、郎有意时,相互内心有约,此后,通过多次“向月亮”加深了解。
  游春。游春是境内苗族青年春节期间进行的一种特殊游玩活动,一般在大年初一至初三。姑娘们在村边选一场所,一边画蜡画、绣花,一边等待小伙子们游玩到来。游春一般是有目的的,它建立在平时夜游(向月亮)相识有意的基础上,大年初一,吃了早餐,小伙子们身穿长衣,系上腰带,背着花篼,肩挂芦笙或手提二胡,走村串寨,最终到有意的苗女之村,小伙子们吹奏芦笙,姑娘们在旁边谈笑风生,一直进行到晚上。平时夜游奠定亲情的苗女赠送男青年糍粑(称抱粑),说明相互亲爱,春节后逢赶场之期,男、女青年相约,男青年又买糖赠送女青年,表示相互爱慕,事后请家族老辈与苗女家说亲。
  跳花。境内苗族正月初四至初六跳杨鲁花坡(董家庄坡),初七至初九跳胶泥坝和野狗洞花坡,初十至十二跳东门庄花坡。跳花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男女青年口吹芦笙围绕花坡边转边跳,一种是二人或四人对跳,称“芦笙斗鸡舞”或“上三步退三步”等。
  (8)禁忌
  境内苗族民间有很多预兆吉凶的说法,如:喜鹊在住房上叫有喜事为吉,乌鸦在房附近叫有祸事为凶。燕子来住房做窝大吉大利,蛇进家蟋蟀在家叫为凶。狗下一个儿、猪下一对仔不吉,公鸡不按日辰叫、狗上房为凶。结婚遇打雷不吉,蒸饭饭甑大叫不利。年初一至初三晚上忌洗脚,白天忌倒洗脸水出去。结婚新娘进家时忌孕妇看,女子坐月忌到水井挑水。早上出门赶场忌外人在自家门边站,同桌吃饭忌有的吃饭有的洗脚。
  (9)丧葬
  境内苗族丧葬,正常死亡者土葬,非正常死亡者火葬。土葬多用木棺存尸,砌石井成椁,坟包砌石垒土,坟前立石碑。丧葬仪式分“送终”、“开路”、“开丧场”、“打牛”、“招灵”。
  送终。老人临终时,儿子、儿媳守在身边,聆听遗嘱。寿终时刻要到“三岔路”烧火把,鸣炮一串以通知寨人家族,众人为亡人及时剃头(或梳带)、洗身,随后将尸体装殓棺材,停放于堂屋。派人通知亲戚朋友下祭,吊唁。女婿女儿为亡人备办缝制穿戴、垫盖,下祭时女婿要送小猪一头、鸡一只,礼物要送双份。儿子、儿媳要备办黄牛一头、鸡5~9只。
  开路。夜深人静时,开路师面对亡人坐,用雄鸡作“开路鸡”,开路师口诵《开路词》,大意有6个部分,一是劝“亡人”转回“三步三坎”;二是送“亡人礼物”;三是开天劈地与人间百家姓;四是越过众多关卡力排各种险阻;五是指引“亡人”越进“阎王城”(鬼城)与众祖先聚汇;六是指引“亡人”向阎王爷要世间事物;七是向苗族老幼喊“魂”。
  开丧场和打牛。安葬死者的头天晚上,亲朋好友成群结队前来下祭,唢呐、锣鼓声通宵达旦,一夜为死者“送盘餐”。翌日拂晓,在不绝于耳的芦笙、唢呐声、鞭炮声、锣鼓声,死者被抬到丧场停放,丧场中央插有“牛伞”,侧面挂一大皮鼓,孝子斜挂木弯箭在棺前一手牵牛,一手持钢刀扬于牛头上。孝婿在侧面口诵《砍牛词》,俗称“打牛”,在苗族民间有孝子牵牛“送”父(母),孝婿“打牛”给丈人(丈母)之说。众亲戚一人吹芦笙,一人击打皮鼓,围着棺材,边吹边跳。有些家族不开设丧场“打牛”在家里进行,称“打强盗牛”水西苗个别家族信奉基督教,已不再“打牛”。
  招灵。安葬完毕,把亡灵招回家做“魂”(好事),用三角形竹架做亡人形象,披衣(裙)插在簸箕上,抬到寨子外“做魂”处,供上酒肉饭菜,反复为亡人和众祖先祭酒饭,为全族老幼“叫魂”,然后将“魂粑”割成小块分给全寨老幼吃“招灵”粑。招灵在芦笙和鼓声中结束。
  3.语言文学
  (1)语言
  境内苗族语言声母有塞擦音(tstshtatat)小舌塞音(qqh)清鼻音或送气清边音(mnmhnh);有带鼻冠音的塞音、塞操音(mpnhsntnte);有腭化唇化舌根音(pjmpjkwnkwnw),韵母有一个鼻音韵尾,没有塞音韵尾,同时有现代汉语借词专用韵尾,声调分化成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2)文学
  境内苗族民间文学分神话故事和诗歌两类。
  ①神话故事
  民间神话故事主要有《杨哑细羿》、《伏羲兄妹造人烟》、《杨梦怀》、《杨鲁与杨芳》、《阿五与八大嘴的斗争》、《螺仙女与阿二》。
  ②诗歌
  诗歌在苗族民间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主要有叙事诗、情歌、酒歌、芦笙词和祭祀词等。叙事诗《迁徙歌》记述古代苗民从黄河中下游一带迁徙洞庭湖地区,再迁徙到今安顺一带,进而又有部分向“小朝”(今云南南部和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迁徙史。民间传统的情歌分两类:一类用苗语唱,另一类用汉语唱。情歌数量多,艺术性强,内容丰富,感情强烈。自古以来是苗族人民爱情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男女青年的婚姻媒介,男女青年对唱时,互相间倾诉情怀,表达真挚的爱情。
  情歌结构上,每首歌分上、下两部分。如:
  男唱:燕子做窝屋内来,蜂子做窝在半岩,
  蜂糖好吃路难走,情娘欢迎哥才来。
  燕子衔泥来做窝,蜂子做窝在半坡,
  蜂糖好吃路难走,情娘唱首欢迎歌。
  女唱:燕子做窝屋内来,蜂子做窝在半岩,
  蜂子锥人人人怕,人家贤慧燕子来。
  燕子衔泥来做窝,蜂子做窝在半坡,
  蜂糖好吃路难走,妹家耐心等情哥。
  情歌上、下部分内容基本相同,只改变个别字词,韵脚的声调一般为平仄声相对。
  酒歌是苗族在酒礼上不可缺少的礼节,酒歌有《拦门酒歌》、《席间酒歌》两类,由中、老年人,分主方和客方对唱。拦门酒歌主方在屋内,客方在门外,隔门对唱,歌的长短视双方才华而定,直到一方输口方能结束。席间酒歌主要在酒席中进行,主客入席后,客人派一代表唱酒歌。
  芦笙词,有红白喜事两类,不同的喜事,吹不同的内容。
  此外,境内苗族还有《上梁词》、《开财门词》、《扫邪护吉词》等。
  (三)乐器与美术
  1.乐器
  (1)芦笙
  芦笙是境内苗族中常用的乐器。其制作是:用六根竹管插入木制葫芦内,安装铜簧片制成。境内小花苗、水西苗的芦笙制作与吹奏方法相同,其吹法用嘴吹(呼气);白苗吹法用嘴吸(吸气)。苗族吹奏的芦笙,长三尺五寸,短一尺五寸,两只配对吹奏称“子母芦笙”,同一尺寸配对吹奏的,称“姐妹芦笙”。境内大洋村苗族王坐才是制芦笙的能手。
  境内苗族中70%的人会吹芦笙,常在喜庆节日、婚丧嫁娶场合演奏。
  (2)唢呐
  唢呐是苗族从古至今的一种乐器。嘴盘两部分为赤铜制成,上有四道园形铜箍作装饰,盘部呈喇叭形状,包边焊接镌有图案花纹,正面有7个“眼口”,背面有一个“眼口”,有花纹图案,唢呐由长短配对,称“雄雌”。多用于红白喜事吹奏,红喜事多用于建房“上梁”、“招女婿”、“送兵”等。白喜事主要用于老人去世下祭。
  (3)二胡和笛子
  二胡有“公母”弦四根,公弦声音高吭,母弦声音低沉。二胡、笛子可以配套演奏也可以单独演奏。多用于结婚时吹奏。
  2.美术
  境内苗族妇女擅长蜡画、蜡染、刺绣和纺织。
  蜡画:用白布铺在蜡画板上,将谷糠或锯木面燃烧,使坩埚升温,待黄蜡熔化,用特制的蜡刀沾蜡汁于白布上。图案内容十分广泛,有龙、凤、鸟、蝶、鱼、虫、花、草等动、植物。想象丰富,风格古朴典雅。境内会蜡画的苗族中、青年妇女有227人,其中大院村熊基平、邓家村杨秀英是蜡画能人。
  蜡染:将画好的蜡画放在靛蓝缸内染好,取出后用清水淋洗去蜡,呈现出兰底白色的蜡染布料。蜡染多用于苗族妇女衣裙。
  刺绣:刺绣有平绣、辫绣和绒绣多种,花形图案相似蜡画,专用人工一针一线钩织而成。
  纺织:纺织品有麻布和棉布两类。古代多为自纺、自织、自用。随着时代的变革现已少见。
  三、白族
  (一)族源分布
  1.族源
  白族是古代“龙国人”与一部分明初西迁贵州应天府(南京)人的共同体,称“南龙人”。战国初年,中原龙国为楚所灭,楚将所俘龙国人流徙到贵州。故称“盖徙氏之裔”。秦汉之际,龙家有所发展,龙谢两姓与传、尹、董三姓并存于柯及其附近地区,成为“西谢蛮”和“西赵蛮”,明朝以后迁来境内。古有“火烧十八寨,抵不上讨兑十三寨”之说,说明境内白族人口逐渐增多。
  《安顺县民族志》载:“南龙人”的族别识别工作于1981年遵照国家民委(79)166号、(82)86号和省政府(82)112号文件精神的指示,安顺县组织以民委副主任杨润益为组长,谢印章、杨波、杨国昌、伍明芹为成员的五人“龙家调查组”在县境内进行调查,取得了相关资料。同期省民委识别工作队进行考察。1983年11月22日,安顺地区召开南龙人识别问题座谈会。1984年2月19日安顺地区又召开南龙人族别识别科学讨论会,专门研讨南龙人族别问题。1989年3月9日,根据省地民委的指示,安顺县召开了南龙人认同白族座谈会并安排各乡(镇)分管民族工作的负责人抓好南龙人认同白族的申报工作。通过申报,赵、谢、万、文、成五姓认同白族,境内有赵、谢、万、文四姓,无成姓。据《谢姓家谱》载,境内谢姓,原籍江苏南京乌衣巷,始祖谢涛是著名诗人,明初奉调入黔。
  2.分布
  境内白族赵、谢、万、文四姓主要居住在讨兑寨、小硐口、大硐口、新寨、洋坪、本寨、各什、平寨、袁家屯、小寨、木头寨、屯脚、郭家屯、河安、云盘、厦耳、青山、水塘、大寨(塘边)19个村寨。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境内白族人口2930人,其中200人至500人的村寨有8个(青山、水塘、木头寨、讨兑寨、新寨、大硐口、各什、平寨)。100人以上至200人以下村寨有4个(本寨、小硐口、河安、厦耳)。100人以下的村寨有7个(洋坪、袁家屯、小寨、屯脚、郭家屯、云盘、大寨塘边)。
  (二)习俗
  1.居住
  境内白族住地多依山傍水而建。古代,部分寨子外有石墙,墙外有护“城”河。住房有古代和现代两种:古代为木质结构,堂屋左右两侧前半间架双把托,托的两端刻有龙头图案。名曰:“龙头独架双托”。现代建房同于汉族。
  2.服饰
  明清之际,境内白族衣服“尚白”、“尚青”。马灯笼家头饰“若马灯”;大头笼家“以牛、马鬃尾杂盘之若盖,以尖笠覆之”。现代服饰同于汉族。
  3.婚姻
  明清时期不与外族通婚,均系同族同姓联姻,有“宁愿葬错九家坟,不愿开错一门亲”的观念,婚姻中“姑表婚”、“姨表婚”较为普遍,民国时期渐与汉族通婚,婚姻程序古以父母包办,经亲戚(或媒人)介绍,订亲而成,未婚前男、女双方互不见面,直至娶亲过门方可认识。婚姻起,始实行六礼(发八字、回讯、讲讯、拜年、送日子、娶亲),除其他礼物外,须备有猪腿。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多为父母作主,经媒人介绍后,女到男方看家,仍行“六礼”。男女双方可在同伴的陪同下相互行走,直至娶亲过门、拜堂、合为夫妻。70年代后期,提倡婚姻自由,严禁父母包办,结婚夫妇办理结婚证。80年代,婚姻属自由恋爱,父母只作间接参考。未婚青年在同事或同学的介绍下,相互来往,“六礼”一般不要求齐备,但讲讯、送日子、娶亲仍需礼物,须备猪腿。经介绍人作中介,与男、女双方家庭协商,由男方家一次性付给女方家“彩礼钱”,婚前由女方备制家具、电器及床上用品,男方家备有房子。酒宴一般进馆子承办,农村多为在家自办。
  4.节日
  境内白族节日一般与汉族相同。
  三月初三:妇女老人朝山拜佛。
  四月初八:买酒肉供奉祖先,家人团聚。
  七月初六:传说是祭祀李天王的日子,早年为族内大庆,需祭以36挑鸡(每挑31只)、38挑鸭(每挑28只)。每家用一张祖宗牌写上五辈祖先的名字,贴在神龛板壁上供以酒菜。
  七月十四(俗称“七月半”):备办酒肉、饭菜供祭祖宗,焚烧纸钱。
  十月初一:庆祝牛王节,过法类似于仡佬族。
  5.丧葬
  丧家死人,请阴阳先生看日子,择墓地,夜对道场、办灵。一般3~7夜不等,以看日子而定。一般妇女老人去世,由出嫁姑娘在上山的前夜为其点灯。清以前行“焚而瘗之”的火葬,清以后基本同于汉族,惟多做“雷茶”,即由丧家亲族按户凑米面、姜米、核桃仁及红糖等煮成之粥,在明清时期曾普遍使用。民国以后,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而逐渐消失。
  6.语言
  白族没有方言差别,只有土语区别,今境内白族只有个别老年人能说出少量单词。
  7.文学艺术
  境内白族在文学方面擅长山歌、叙事歌、酒歌和故事。
  山歌是境内白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表达形式,多为四句一首,曲调、音调达八度以上,起伏不定。
  叙事歌和酒歌在婚丧、节日、集会等场合演唱,内容多为表达婚姻习俗,叙述本族的历史大事。
  故事多是神话传说,类于汉族。
  文娱乐器有锣、鼓、哨、笛等。春节,境内白族多玩花灯。
  工艺美术有刺绣、编织。刺绣图案有盘龙花、双龙花,端庄典雅,美观大方,多为镶在礼服上。编织有久负盛名的细耳草鞋。
  四、回族
  (一)族源与迁徙及人口分布
  1.族源
  回族来源于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和阿拉伯人。公元13世纪中期,成吉思汗西征攻占了许多伊斯兰教国家,将被征服各国军队和征召的人民混编为“探马赤军”,率领回国攻打金宋。公元1252年(宋理宗淳佑十二年),忽必烈自甘肃、宁夏地区率十万蒙古混合军攻占云南,留其部下兀良合部带兵镇守。兀良合部的回兵便留下来定居云南。
  贵州省西北部的威宁一带,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设为马撒路,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改为军民总管府,由云南省派官治理,屯军戍守,一部分回兵来到那里。元成宗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亦奚不薜(水西)土官蛇节和顺元路土官宋隆济反元,元庭派兵镇压,军中一部分回兵定居下来。由于上述原因,故《威宁县志》载:威宁西北一带……多回族。
  2.迁徙
  境内回族多系云南昭通鲁甸和威宁迁来,有李、马、董、锁、桂、张、猫、刘、丁、黄十姓。李姓迁徙原因是:李姓祖先李德安、李德胜发动反封建官府斗争失败,李德安为官军所害,李德胜被迫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2年)带领全家逃来安顺。马姓迁徙原因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任命开国有功之将傅友德、沐英、兰玉统率大军南征。据《马姓家谱载》始祖马能、马俊二公随傅、沐、兰三将转战滇黔直抵贵州乌撒(即威宁)因屡建战功,马能、马俊得授乌撒卫之职,清朝初年由威宁支系迁来安顺居住云盘村(大坡)、木头寨(纳井)。
  3.人口分布
  境内回族主要居住在云盘村的孙家大坡、杉树林、青冈坡、熊家山4个自然村;厦耳村的前寨、后寨、老寨田3个自然村;木头寨村的纳井自然村。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境内回族总人口612人,云盘村381人,厦耳村182人,木头寨村43人,跳蹬场(城镇居民)6人。
  (二)居住环境与生产
  1.居住
  境内回族多系顺山立寨,村寨中有供节日活动的公共场所。云盘村(大坡自然村)1997年自筹资金修建一栋“清真寺”,内设“饶窝”和经堂。是回民节日请“阿訇”念经和“礼拜”活动的中心场所。
  回族住房同汉族,惟堂屋不设神龛,而挂伊斯兰教的经文或经文对联。
  2.生产
  境内回族多居住于轿子山山脉或山头或山冲,海拔1500米。解放前,回民大多开荒种地,以苦力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回民逐渐开办采煤和发展林业畜牧业。农作物主要种植玉米、荞、麦、水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种植花生、辣椒、大蒜等经济作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牧、煤、林、茶、果多渠道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宗教与习俗
  1.伊斯兰教
  境内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该教以信安拉、信经典、信天使、信圣人、信前定、信死后复活为六信仰,以念礼斋课朝为五大功修星期五为“聚礼日”每年有五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节,此外……规范。
  2.习俗
  回族以伊斯兰教教义为精神纽带而形成,其生活方式均以伊斯兰教规定及理论道德为准则。
  (1)服饰
  男性未婚青年,头戴白帽或绾羊白帕,身穿对襟短衣,袖口细而短,衣扣对排头;已婚者加一条带头有缨须的白布挑花腰带。
  阿訇上穿短便衣或长衫,下着灯笼裤,头戴八角白帽,帽顶有刺绣经文(阿拉伯文)。
  女性婚者有绾髻,上套发罩,插银簪,外包青丝帕,身着大襟短衣,系绣花银链围腰。老年妇女以青纱帕包(形状鸡尾)头。
  (2)饮食禁忌
  境内回族主食以大米为主,肉食以牛、羊肉为主,鸡、鸭、鹅、鱼肉作补充。较为讲究的是牛肉,有鲜牛肉和干牛肉两种。其做法有清炖、细炒、煎、炸等。此外,自制食品还有油香、豆瓣酱。主要饮料是茶,户均年用量数十斤以上。茶有糖茶和炕茶两种,糖茶用食糖与茶合泡而成。
  回族的饮食遵守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按《古兰经》的说法,一忌食自死肉;二忌食血液;三忌食猪肉;四忌食未念“真主”名而宰之畜、禽肉;五忌食外族宰的牲口肉;六忌食马、骡、驴等平蹄肉。
  (3)婚姻
  境内回族的婚姻,是男女双方自愿,父母同意,通过媒人说合缔结而成。缔结的程序有提亲、订亲和结婚。
  提亲。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前去说亲。媒人第一次去不带礼物,只探对方意见,在女家默许后才带几把面条、斤把茶叶。一桩婚姻的说成,一般要经过三至四次往返。
  订亲。双叫“瓦尔德”(阿拉伯语)。双方达成协议后约定时间举行。订亲的彩礼分食物和现金。食物主要是茶叶、糖、米(一斗)和布(可做两套衣服),现金数额由双方协商而定。届时,男家请一至二人与媒人同往女家。女家设糖、茶、汤圆宴款待并请亲戚相陪,名曰“吃糖茶”。
  结婚。确定婚日,由媒人与男方家一至二人带两匹布或适当现金到女方家谢亲(即送婚期)。婚前三日送牛肉一腿或一只羊、米一斗到女方家“过礼”。婚日晨,男方家请两妇女前往女方家迎亲。迎亲人到女方家吃罢饭即返回。发亲时,由新娘的哥或叔从屋内扶新娘上马(或轿)跟在新人后面往新郎家。当新娘行至距男方家不远处时,新郎身戴红花与陪郎前往迎亲。并向送亲人行迎亲礼,然后新郎在前新娘在后前往新郎家。到新郎家门口,由其护送之亲属将其抱下马,随新郎入洞房。是日下午,新郎家安桌子,放“喜果”(糖果),请阿訇念“伊扎布”(阿拉伯语),撒核桃让亲戚喜庆,通过这些仪式表示婚姻已告成。是夜闹洞房,新郎的表兄、弟、姐、妹等到房里逼新郎与新娘对话或吃一个果子,直到闹得新郎、新娘求饶后才兴高采烈地离去。次日晨,新郎、新娘须给父母长辈和帮忙之人敬茶,接茶人说些“四句”。
  回族娶妻嫁女,亲友均前来祝贺,亲者于喜日之前来放炮、挂红以示祝贺,吃一餐饭即返。菜为八大碗。入席时间请阿訇、长辈和贵客坐上席。席间主人敬茶以表示热情。办完婚酒,娘家近者新娘要回门,远者则待到正月间。新郎新娘带上糖、茶叶、面条等前往新娘家或送嫁物之家拜访。
  (4)丧葬
  境内回族在孙家大坡后山上择“公墓”而葬。丧葬一般经过以下程序:
  葬前准备。寿终前阿訇打讨白(给亡人忏悔)词。在心脏停止跳动时,将眼、口按闭,四肢拉直,置于洗床上,盖上布单,拉上布幔,停放,面部略偏向西。丧家用白棉布缝制“卡番”(即寿衣)、白布帽,然后将亡体洗净,用“展水”(白布)擦干,包以“卡番”,放入“经匣”(公用木匣),由阿訇率众举行“殡礼”,诵经祈告。通过“转经”说明亡者有罪,垦求赐诉。
  安葬。人死之后,争取时间速葬,以得入土为安。墓地是一家族一块,以平稳、干燥而幽静处为宜,墓井挖深六尺,底大口小。在井底向北挖一深洞,洞宽以能转身出入为宜,俗称挖“姑勒”。葬时将亡体从“经匣”中取出,头北脚南面侧向西的平放于洞内,用石板封洞口,以垒土成坟。念《素勒》经一段,表示与死者告别。
  吊葬。在入葬次日举行。吊丧者送祭帐或钱。丧家宰牛或羊款待。缅怀方式为一星期做“头七”,二星期做“二七”……二十八天后做“满月”,有的甚至做“四十日”、“百日”、“周年”等。
  (5)节日
  境内回族的节日,按《古兰经》的规定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开斋节。是穆斯林斋戒一月期满庆祝日,在伊斯兰教历的9月举行,于教历10月1日经过一个月的封斋。
  古尔邦节。又名“忠孝节”、“宰牲节”。《安顺县民族志》载,相传伊斯兰教“先知”易卜拉辛梦见“真主”无牛、羊,“真主”要他亲自把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宰祭“真主”,以试其对“真主”忠诚与否。次日晨,易卜拉辛带易司马仪至麦加附近的米拉山谷正准备宰时,“真主”派天使送一只羊来代替了易司马仪。伊斯兰教为纪念易卜拉辛的忠诚,定教历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意即“献牲”之节。
  圣纪节。又称“圣忌节”或“圣祭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之节。一般认为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生于阿拉伯太阳历象年(571)3月9日或12日,故教徒们在这天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借以怀念穆罕默德。
  节日期间,境内回族教徒集中于云盘(大坡)清真寺,宰牛或羊做礼拜,由阿訇率众念经祭祀。
  (三)语言文字
  境内回族由于历史原因,普遍讲汉语,习汉文,以汉语、汉文作社会交际的工具。很多人家用汉文续家谱、定字辈。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文只在宗教活动中才使用。因此,在回族中阿拉伯语保留得极少,只有一些名词人们尚能说出。
  如清真寺(阿拉伯语默时只德),阿訇(阿拉伯语,伊玛目),回族(阿拉伯语,穆斯林),食盐(阿拉伯语,买勒哈推尔目),鸡(阿拉伯语的困),狗(阿位伯语克勒白),跑(阿位伯语宰落),茶叶(阿拉伯语沙石),用餐(阿拉伯语,比来推尔目),礼拜(按甩了特)斋戒(莱买丹),天课(染柯特),朝觐(阿拉伯语,比来哈吉),古兰经(阿拉伯语,古来阿里),圣纪节(阿拉伯语,尔底乃并依),开斋节(阿拉位语,尔底费图尔),古尔帮节(阿拉伯语,尔底艾入哈),走(阿拉伯语,染海白)。
  是否回族,均用上述词来表达,只有懂得这些阿拉伯语词句,才能得到回族礼仪的接待。
  五、仡佬族
  (一)族源、族称与人口分布
  1.族源
  仡佬族来源于古代濮人中的“鸠僚濮”。濮人的故地是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东汉孔晃注:“濮人,西南之蛮”。孔安国亦说:“濮为西南夷也”。在贵州的是“鸠僚濮”。
  三国时期,贵州西部的鸠僚濮逐渐发展并危及蜀汉南部。《华阳国志》载:“平南事讫柯兴,兴古僚种反”。《晋书·武帝本纪》亦载:“武帝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六月,牂牁僚二千余落内属”。咸丰《安顺府志·纪事志》说:“(蜀汉)后主时,普里(今安顺)革僚反,命济火讨平之”。
  宋元时期,“普里附于暴蛮”、僚患渐戢,明清之际,因“开发苗疆”,僚事复现。明洪武“二十六年(1395年),西堡长官阿得及诸寨长作乱”, “二十八年(1359年9月),西堡长官阿傍作乱”, “武宗正德五年(1510)西堡阿得,狮子孔阿江据沧叛”。明人曹学全认为:“普定卫(今安顺市)……仡佬,可励苗所居”。这些“革僚”或“仡佬”即今安顺市仡佬族的先民。
  2.族称
  仡佬族自称“仡”或“仡佬”,内部有“花仡佬”、“红仡佬”、“清仡佬”、“打铁仡佬”、“披袍仡佬”等以服饰的颜色、类型或从事的职业命名而称。
  3.人口分布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境内仡佬族有89人。其分布在境内大硐口村60人,新寨村5人,水塘村13人,各什、讨兑寨11人。
  (二)风俗习惯
  1.居住和饮食
  境内仡佬族的居住和饮食同于汉族,无显著差异。
  2.服饰
  仡佬族的服饰,男子同于汉族,妇女上古为“椎髻”下着“桶裙”。清末为上穿短衣,下着桶裙,方布蒙首,脚着绣花鞋,领口、袖口和肩绣有花纹图案。辛亥革命后其服饰同于境内汉族。
  3.婚姻
  仡佬族的婚姻,一般要经过择偶、说亲、订亲和结婚等程序。
  择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男女自由选择;二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
  说亲。又称提亲。由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求亲,双方互相认识了解“生辰八字”。“八字”合而女方及其父母同意便可订亲。
  订亲。男方请媒人携带鸡、酒、糕点等到女方家,女方家设宴款待并回赠礼物(女方家绣的刺绣品),表示婚姻已定。
  过礼。又称“报日子”。男方家在征得女方家同意后,择定婚期并写在红纸上,连同备办的鸡、酒等礼物前往女方家。
  结婚。由男方家请人前往女方家接亲。女方家派人护送新娘到新郎家拜堂。三天后新娘随同送亲客一道返回娘家,过几天男方请人去接。男女双方家都办酒,女方家的“姑娘酒”,酒期两天;男方家的“正酒”,酒期三天。办酒期间,亲朋好友备礼前来祝贺,宴后而回。
  4.节日
  仡佬族的节日,分为独有的节日和与他族的共同节日两类。前者有祭山节、尝新节和牛王节。
  祭山节。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日妇女不出门,男子带公鸡、猪头上山祭祀,祭完,将祭品就地吃后而回。
  尝新节。名“吃新节”,每年农历七月,第一个晨日(龙)或(狗)日举行,届时,各家均采摘已成熟或尚未成熟的粮食做供品祭祀祖先。意为纪念开山辟地的先民,庆祝丰收,共享劳动果实。
  牛王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日,宰猪、杀鸡、酿酒,做糍粑敬贡牛王,各户让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用糍粑挂在牛角上,牵到河边喝水,游走。
  与他族共有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过法同于境内汉族或杂居的其他少数民族。
  5.宗教
  仡佬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自古及今信奉多种神的原始宗教。
  (1)“万物有灵”式的自然崇拜
  境内仡佬族普遍信仰自然界的多神,古代人们对打雷下雨等自然威力无法理解亦无法摆脱各种自然灾害,因而对自然威力带有恐惧感,并从恐惧变成顶礼莫拜,认为大树、巨石、水火、秧苗、土地等均有神,年年择日祭贡。
  (2)图腾崇拜
  境内仡佬族以竹为图腾。《华阳国志》载有仡佬人图腾传说,“有竹王者,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闭有儿声,取持归,破得一男儿,长大后有才武,遂缘夷狄,氏以竹为姓”,仡佬人认为,竹与其祖先有血缘关系,“竹即祖先先祖即竹”两者必不可分。“仡佬”一词即是竹或崇拜竹的民族之意。
  (3)祖先崇拜
  境内仡佬族对祖先的崇拜较普遍。大多为:在堂屋设神龛,上贴“地盘主业,古老前人”的牌位,平时敬贡,逢年过节摆上贡品,念祖先的名字进行祭祀。
  6.禁忌
  境内仡佬族的禁忌主要有:正月初一忌扫地、挑水、动刀、倒污水出门;妇女分娩忌生人入房;产妇未满月忌串门;妇女忌食牛肉。
  7.丧葬
  非正常死亡者,实行“积薪而焚之”的火葬。儿童和少年死亡用草垫裹尸置于偏僻的山崖上。正常死亡者,寿终即为亡人清洗,穿寿衣停于堂屋侧边,用白纸盖其面,然后设灵堂,置灵位,将亡人生前的床铺草送到寨边三岔路烧尽,鸣炮通知寨邻和派人通知亲友。丧期死者的儿女披麻戴孝昼夜守灵,唱孝歌出殡前夜办灵做“道场”通宵念经。出殡日晨举行“开路”仪式,由几位长者排于灵前用本族语言唱颂“开路歌”,完毕孝子在前领丧,亲友将棺送往墓地,沿途仡佬不丢“买路钱”。葬前,请阴阳先生看“风水”,据风水、山脉择好墓地,做好墓坟。棺送达墓地即择时放于墓内,盖上石盖,垒土成坟。亡期满三年,亡家为亡者办“好事”。届时亡家备供品,由一长者用仡佬语唱颂经词祈求亡灵保子孙。
  8.语言文字
  (1)语言
  安顺市仡佬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僚语族仡佬语支安顺、普定方言。境内仡佬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男女老少都能说汉语,汉语成为仡佬族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工具。
  (2)文字
  境内仡佬族早期没有文字,只有很多以物象形成示意的符号,如用草标插在门前,示意忌生人进房;用不同的树枝放在路口,示意人的去向或止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造了仡佬文字,但在境内的仡佬族中没有使用,仅统一使用汉字。
  (三)文学诗歌
  (1)文学
  1.古代传说故事
  有反映天地形成的《布什各与布什密的故事》、《公鸡叫太阳》,人类起源的《阿仰兄妹造人烟》,有歌颂人民不畏强暴,敢于反抗的《刺梨坎严惩刁徒》,有反映男女青年追求婚姻自由的《王二和诺依苏》、《相思杉》,有歌颂仡佬先民英雄业绩的《搭桥》和《神仙棋》等故事。
  如:《阿仰兄妹造人烟》大意是:从前,洪水滔天,所有的人都淹死了,世上只剩阿仰兄妹二人,二人在天神御格的帮助下结为夫妻,生了九子繁衍后代。
  《刺梨坎严惩刁徒》的大意是:从前,有一名叫杨树青的仡佬族青年,受到大恶霸袁大头的迫害,他不畏强暴,孤身在一个名叫刺梨坎的地方惩治了袁大头及其帮凶。
  2.诗歌
  有叙事诗歌、盘歌和情歌三类。
  叙事诗歌的内容叙述解放前人民的苦难生活,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
  有钱人占大田坝,仡佬被赶老山林。
  种的粮食财主收,挨冷挨饿仡佬人。
  天昏昏,地茫茫,遍白雪,荒山凉。
  没有吃,没有穿,仡佬人将要死亡。
  老天呀老天,张开你的双眼。
  看看这人间的凄凉,天神呀天神。
  伸出你的双手,救救我们仡佬人。
  盘歌叙述生活中常见的东西,采用生动活泼的问答形式,通过对唱,既锻炼思维,又增长知识。如:
  问:哪样出来高又高?哪样结穗半中腰?
  哪样黄来连架打?哪样头上棒棒敲。
  答:高粱出来高又高,苞谷结穗半中腰,
  黄豆黄来连架打,葵花头上棒棒敲。
  情歌是男女青年倾诉内心爱慕之情的工具,构思新颖,比喻生动。如:
  男唱:出门看见映山红,花多叶少开得浓。
  可想伸手摘一朵,不知妹心同不同。
  女唱:妹家住在九龙坡,路又弯来刺又多。
  手提金镰刀一把,割条大路等情哥。
  情歌多为七言,四句一首,第一、二和第四句的末字押韵。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