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131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7.35
页数: 5
摘要: 简要介绍轿子山镇的地理、气候、地貌等内容。
关键词: 轿子山镇 地方志 概述

内容

轿子山镇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北部,总面积84.27平方公里,东临西秀区蔡官镇,南靠西秀区东关办事处,西接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宋旗镇和普定县白岩镇,北走普定县猫洞乡。镇政府所在地跳蹬场村,距安顺市中心10公里。全镇有耕地面积24383亩,非耕地面积7315亩。
  2002年,全镇有37个村民委员会,212个村民组,119个自然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户数11044户,总人口51458人,其中农业人口47533人,占总人口的92%。境内居住着汉、苗、回、白、仡佬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有12864人,占总人口的25%。
  今镇境,春秋时为牂牁国辖地,战国为夜郎地,秦汉属象郡夜郎县。三国、两晋时隶牂牁郡,南朝隶属夜郎谈指县。唐武德元年(618),初属彝族之播勒部即普里部所属之罗甸国,至宋代仍属罗甸国,元至元十五年(1278)属云南行省普定安顺州,元末属贵州宣慰司普定土府安顺州。元大德七年(1303),隶属普定府,明万历三十年(1602),隶属安顺军民府。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隶属安顺府。民国3年(1914),改安顺府为安顺县,隶属安顺县。1958年,置安顺市,县、市分治至1990年,先后隶属安顺县、安顺市。1991年至1999年,隶属安顺市。2000年撤市设区后,隶属西秀区。
  轿子山镇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的梯级状斜坡地带,地势以镇政府所在地跳蹬场为中心,整体东北高,西北低,呈撮箕口状。南部马家冲一带为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分水岭,海拔1420米至1541米,高差121米。西北部轿子山山脉海拔1240米至1646米,高差406米。山脉中间凸起,呈南北走向往南部与北部延伸,至厦耳三岔河地带形成最低点,海拔1185米;西北部石人大坡为安顺市最高点,海拔1694.8米。中部地势平坦,海拔1401米至1420米,高差为19米。南部马鞍山支流,中部青山河支流和东北部千峰河在西部汇合后,流入象鼻洞。
  境内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年平均气温13.4℃~13.5℃,最低气温-3.8℃,最高气温33.2℃,平均无霜期269.9天,年均降雨量1479毫米,降水日数193.1天,年均日照时数1291.7小时。
  轿子山镇地貌为喀斯特山地、丘陵、岩溶地貌,以剥蚀型、向斜溶蚀侵蚀型地貌为主,呈低中山丘峰盆地地貌。境内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煤、硅酸岩、粘土、沙砾岩、高钙石灰岩、铜矿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煤资源。境内煤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43亿吨,属无烟煤,储量大,煤质好,易于开采,主要以开采零号煤、8号煤、14号煤为主,分布在轿子山山脉一带的厦耳村、讨兑寨村、木头寨村、云盘村、大硐口村和本寨村。境内硅酸岩、粘土含硅量高,是生产水泥、砖的上好原材料。
  境内河流,南部马家冲一带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境内河流全部属长江水系,有1条主要河流——千峰河,11条支流,3条溪流,水域面积188.62公顷。
  境内土壤主要为黄壤,土质种类主要有水稻土、石灰土、粘土、沙土等。
  境内在汉代就已有农耕,明清时期,传入了江南较先进的屯垦技术。清康熙、乾隆年间,鼓励各族群众开荒种地,种植业有所扩大。清朝晚期,鸦片种植泛滥成灾。民国时期境内农业生产滞留在清代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境内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大力推广良种良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了山、水、林、田综合治理的农业模式。2002年,粮食总产量10857吨,油菜籽2533吨,生猪存栏18890头,牛、马大牲畜8323头(匹),家禽136600只,肉类总产量2496.05吨,农业总产值2319.13万元。
  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有用材林8403亩,平均每亩蓄积量4.88立方米。主要树种桦山松370亩,占用材林面积的0.04%,蓄积量为1657立方米;杉木柳杉面积6941亩,占用材林面积的83%,蓄积量为34065立方米;针阔混交林面积1092亩,占用材林面积的12%,蓄积量为4892立方米。2000年,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境内抢抓机遇,加快林业发展步伐,2001年实施天保工程2000亩,2002年退耕还林2500亩。
  境内交通便利,安轿铁路、安轿公路、七跳公路贯穿全境。早在明清时期已有石板铺设的驿道过境内,时有安顺至轿子山驿道、绿塘至安顺驿道、龙场至大水沟驿道和灯笼山至大水沟驿道4条。民国30年(1941)始修安轿公路, 1952年竣工通车。1957年到1995年,修青山至安吉厂公路、跳蹬场至七眼桥公路、跳蹬场至大硐口公路。至2002年,实现村村通公路。
  境内通讯至2002年有7个行政村开通程控电话,电话机210门,邮递服务范围37个行政村。
  境内有轿子山镇煤矿、安顺煤矿、安顺市水泥厂、安顺双牌铝业有限公司、青山砖厂等大型厂矿。驻境轿子山煤矿自1951年建矿至2002年,累计生产原煤1282.68万吨,累计为国家创利税9000.19万元。安顺煤矿自1998年建矿至2002年,新开采零号煤矿井2对,设计能力为年产煤30万吨,除开采零号煤外,建有1个建材厂——京安砖厂,2000年投产,年产红砖800万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002年,拥有乡镇企业75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8家,年产3万吨以上的乡镇煤矿有桂合煤矿、讨兑寨煤矿、绿塘煤矿、山岔河煤矿、哈露冲煤矿、梨树脚煤矿、黄河煤矿和大堰煤矿。砖厂有青山砖厂、闽航砖厂。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9934万元,比1992年的958万元增加了18976万元,增长率为1980.79%。
  境内种植茶叶历史悠久,集中分布在轿子山山脉一带。轿子山位于安顺东北18公里,海拔1667米,常年云雾萦绕,由于山内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故称“煤山云雾茶”。“轿子山茶叶”外形紧结,园直匀齐,色泽绿润,具有全国罕见的“杏香味”,香高持久,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醇浓回甘,汁底黄绿明亮,素有“竹叶青”之称,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硒,有延缓衰老的功效。2002年,境内有优质有机茶2500亩,其中,集体茶园2000亩,生产的“轿顶茶”畅销各地。
  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特征突出,分布着高山、丘陵、森林、湖泊、峡谷、河流、溶洞、山泉等自然景观,2001年12月,千峰山风景名胜区被安顺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极具观赏价值的有玲珑洞、永峰山、云盘民族风情村、知青公园、厦耳小峡谷、棕树湖、洋坪湖等景点,境内亦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早在民国时期,就有过贵州最早的留美学生杨氏兄弟。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曾固是境内小园村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若飞祖籍也在境内小寨村。
  境内文化、科技、体育事业繁荣,镇机关、驻镇单位及各村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1997年建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大楼1140平方米,建有图书馆1个,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广播电视覆盖37个行政村。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增加,体育事业兴兴向荣。
  境内卫生事业,建立健全卫生防疫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人民身体健康。加强公共卫生预防管理,加强对各种疾病和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2002年镇政府所在地有卫生院1所,个体诊所3个,全镇有农村卫生室37个。
  境内居住着汉、苗、回、白、仡佬5个民族,各民族团结协作,在历史进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汉族居住境内各地,主要传统文化有地戏、花灯。境内苗族有小花苗、水西苗和白苗,主要聚居在境内邓家、野鹿山、大洋等14个自然村,另一部分与汉族散居在各村,传统文化有芦笙歌舞、跳花等,民族风情主要有“吹木叶”、“向月亮”等。云盘村的“辗家族”是白苗中的一支,迁入境内较晚,保持着原始古朴的民族风貌。境内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居住在云盘村的大坡、杉树林、青冈坡、熊家山4个自然村;厦耳村的前寨、后寨、老寨田3个自然村;木头寨村的纳井自然村,操汉语,极少数人(阿訇)知晓回文,传统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境内白族有赵、谢、万、文4姓,居住在讨兑寨、小硐口、大硐口、新寨、平寨等19个村寨,操汉语。汉语为各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元宵”等节日为各民族共同的节日。
  境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2年,境内有区直中学2所,镇中心小学1所,片区完小4所,村小15所,幼儿园24个班,在校学生数8444人,教职工23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80%。
  境内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原始宗教。一部分汉族信奉佛教和道教,回族全民信奉伊斯兰教,仡佬族信奉原始宗教。
  随着经济的发展,境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用电器陆续进入农民家庭,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衣着、家具、卫生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2年境内农民人均纯收入2960元,比1991年人均纯收入960元增加了2000元。
  站在21世纪的开端,回首轿子山镇数百年的历史,无论兴衰成败,每一步都凝聚着轿子山镇先民与后人的辛勤劳动与汗水,一部轿子山镇的历史,就是一部轿子山镇人民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3年里,境内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24年,境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各项事业兴兴向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轿子山镇人民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创辉煌。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