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没有沉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096
颗粒名称: 古城没有沉默
并列题名: 忆安顺旧州抗日救亡活动片断
页数: 3

内容

距安顺城30余公里的旧州镇,历史上是交通闭塞,讯息不畅,民风淳朴,居民或耕织,或商贾,或教书育人,各得其所,生活节奏不紧不慢,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属“内向型”。然而当国家民族遭受危难时古城小镇不乏表现民族气节、民族义愤的有识之士和仗义之举,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攻城夺地,得寸进尺,侵占了我国半壁河山,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洗劫和灾难。消息传来,小城人民奔走相告,掀起了以教育界为主体、民众参与的抗日救亡活动,笔者那时还是十来岁的小学生,尽管岁月流逝,回顾当年家乡旧州用各种形式宣传抗战和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教育的景象,至今难忘。
  读初小时,有一篇《台湾糖》的课文:“白糖甜,甜津津,要问此糖何处造,此糖造自台湾人,想当初,郑成功开辟台湾多艰辛,原望后人长保存。甲午年,起纷纷,鸭绿江中浪滚滚。中日一战我军败,从此台湾归日本。台湾糖,甜津津,甜在嘴里痛在心!”老师联系课文,讲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赶走荷兰人、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以后日本兵侵占了台湾,还有大连、旅顺、辽东半岛领土。日军所至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又用武力强迫满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强迫袁世凯签字承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等等。国家遭受的这些奇耻大辱,在同学们的心灵里铭刻最深。“九·一八”、“一·二八”事变以后,有不少抗日、爱国内容的课文,如《空军之父》、《阎海文烈士》、《万里丛军》、《我是一匹战马》等等,还有《八百壮士》的课文:
  我们八百弟兄,守着这孤营,誓死不言退!
  背着苏州河,面向敌部队。营外无援军,营内缺部队。
  可是我们的精神大无畏。
  且把这货仓,当作堡塔和壁垒。
  要把强敌一举来击溃。
  ……
  我们八百弟兄,守着这孤营,誓死不言退!
  见义能勇为,视死也如归!
  闸北我领土,寸土不教碎。
  我们的精神始终大无畏。
  ……
  联系这些课文,老师讲了很多军民团结、全民抗战、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生动事例,鼓励同学们学好功课,将来要报效国家,赶走日本侵略者。此外还邀请了旧州唯一的黄埔军官学校毕业生,当时回乡探亲的李南孙先生(文职,陆军少将衔)来校向师生作共赴国难坚持抗战的讲演,还赠给学校一套抗战挂图。
  旧州小学演唱抗战歌曲十分活跃。先后有周凤翔、袁静恒、陈明、刘超铭、黄思中等音乐老师,他们有的与县城“珠江音乐社”取得联系,得到抗日宣传的音乐教材,有的自己动手作词谱曲,教唱的歌曲,除了全国流行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太行山上》、《流亡三部曲》、《游击队歌》等外,还有《打日本》、《难民曲》、《慰劳之歌》、《雪国耻》、《民族魂》、《大江东去(悼谢晋元将军)》、《认清敌人》等数十首,其中《壮丁上前线》的歌词是:
  东洋强盗野心狂,奸淫妇女抢钱粮,杀我们的父母,炸我们的工厂。我们要拿起斧头镰刀,拿起炸弹钢枪,一齐杀上前去把日本强盗都杀光。我们是健强的壮丁,我们要打东洋,保我们的田地,保我们的村庄;我们要打东洋,保我们的妻子,保我们的爷娘。打东洋打东洋,杀尽东洋强盗回家乡,杀尽东洋强盗回家乡。
  这些抗战歌曲,在校内校外,歌声不绝,特别是逢节日、纪念日庆典时,全校师生集体齐唱。为配合话剧公演,学校还组织了歌咏队,用嘹亮的歌声唤起民众。
  旧州话剧,由老师、高班学生和历届毕业的部分老校友组成,寒暑假期,还特邀安顺女中的部分师生参加演出。剧社的经费向社会各界募捐,道具服装分头筹借,群众也积极支持,有的帮搭剧台,有的上山砍松柏树叶作布景用,演剧都在晚上,台口挂上打汽灯,枣红色的幕布上,有“同仇敌忾”4个美术大字。每逢公演,天还未黑群众就抬着板凳齐集在操场上了。未开幕前歌咏队高唱抗战歌曲,此起彼落。演出的话剧、歌剧有《我爱中华》、《打回老家去》、《保卫家乡》、《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等等,通过演出,振奋了民众的爱国情绪。宣传抗战的另一形式是书写标语,有第八区公所、民众教团,分别在旧州城内外的墙壁、铺台等处书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军民合作一致对外”、“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等标语,北门城墙上还写有“抗战建国”4个特大的字,十分醒目,很远就能看到。每逢纪念日的晚上,还组织提灯会游行,边唱抗战歌曲边呼口号,这种活动有很大号召力,全城的民众沿街站满观看,造成一种同仇敌忾的气氛。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周世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