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026
颗粒名称: (一)服饰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
摘要: 介绍旧州镇的人们的穿衣服饰。
关键词: 旧州镇 服饰

内容

境内各民族服饰男服大体相同,女服各有区别,清代时男的留长辫,盘挽头上,穿长衫,官绅富户戴缎子小帽,穿长袍马褂,留八字胡须。民国时期留中山头,头包青布长帕,身穿长衫,腰系长布带,穿大腰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起时兴穿中山服,80年代后只有部分老年人穿长衫,青年开始穿西服及牛仔服,90年代后茄克服和西服流行,但各村寨仍有年老人穿长衫及布纽扣短衣。
  妇女服饰及头饰各民族都不相同,旧州小城镇内及莲花塘,平寨的汉族穿小袖大襟短衣,前胸系满胸围腰,少女留两条发辫,婚后女子挽髻。民国时期大富人家女子裹小脚。境内各村寨中的屯堡汉族妇女保留明代时期的服饰,穿花边长衣大袖,腰系青、白布或丝头腰带,前有方布围腰,以防衣服沾污,脚穿花尖凤头鞋,鞋底后圆前尖,与鞋邦相映衬。脚打绑腿布、内白外青(20世纪80年代后打绑腿布的少了)。两耳戴环,手戴布手笼与手镯,已婚妇女脑后挽髻,插玉簪,戴网子,头包青帕与白帕。布依族妇女穿短长袖对襟衣,前有满胸短花围腰。苗族(青)妇女穿短衣无纽扣,下穿裙子,胸口中部坦露,已婚妇女戴竹笼帽子,少女头包青布条。苗族(花)妇女全身穿蜡染花衣,头帽及身上吊有响铃。90年代后各民族中少数妇女逐渐改穿流行服饰。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